董艷紅 代紅娟 袁文英 李賀 周蕊
急性心肌梗死90例病情觀察與護理
董艷紅 代紅娟 袁文英 李賀 周蕊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相應心肌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心肌細胞壞死,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病死率高[1]。臨床治療成功率的高低與臨床仔細的病情觀察和搶救治療及時與否及精心護理有著密切關系。護士密切觀察發現心肌梗死后的病情變化和梗死的先兆、積極開展床邊監護、配合醫生治療對提高心肌梗死的存活率有著重要作用。現對西峽縣人民醫院保存完好心肌梗死資料的90例患者護理體會做一總結。
病例選擇本院2008年4月10日至2012年9月10日住院患者,資料較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齡31~76歲,平均年齡58.7歲,50歲以下占30.2%,50歲以上占69.8.8%。前間壁心肌梗死30例,下壁梗死30例,前壁梗死16例,廣泛前壁梗死10例,前壁右室梗死2例。在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前提下積極配合搶救治療和精心護理,治愈好轉出院86例,死亡4例(2例為前壁梗死+右室梗死,1例為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間隔穿孔,1例患者為前壁合并乳突肌功能失調)。
2.1急性期按危重期的觀察與護理 患者一旦診斷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或有梗死先兆者就應入住CCU(心臟病重癥監護病房)病房,密切觀察胸疼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長短及胸悶、惡心、嘔吐情況,并進行心電監護,48~72 h內必須連續監測心電圖、血壓、呼吸、體溫等生命特征變化;注意觀察心律、心功能變化,72 h后酌情而定,因發病24 h內病情易變,死亡率高。因此,我們護理人員必須用好心電監護儀,熟練掌握心電技術,觀察心電演變過程,分析心電圖,隨時觀察發現各種意義的心律失常,一旦發現立即向醫生報告,積極配合處理。
2.2做好心律失常的觀察與護理 因為有75%~95%的病例并發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特別是心肌梗死發病的當時和發病前48 h內更為重要。觀察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顫、室速、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房顫、頻發室早和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特別是尖端扭轉型室速是造成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護理人員必須準備好抗心律失常的藥物,熟悉心肺復蘇的技術,同時對房室傳導阻滯等也應多加注意,多巴胺及阿托品,臨時起搏器,除顫儀等各項藥品及設備要備齊。90例心肌梗死病例觀察體會到,必須做到早發現、早確立、早治療心律失常方能降低病死率,隨時給醫生提供病情,便于及時搶救治療。
2.3做好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觀察與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是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按KILLIP分級[2],方法簡單,觀察咳嗽后肺底部啰音、第三心音和有無急性肺水腫等,并注意觀察患者心率的快慢,有無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煩躁不安、大量泡沫痰以及大汗淋漓等情況,往往以此掩蓋心絞痛,特別是老年患者,就需要做心電圖方能明確診斷。處理及時與否決定著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好壞,如應用利尿劑時需注意電解質的改變,在24 h后應用洋地黃制劑一定要監護觀察用藥后患者的反應,用擴管藥后要嚴密觀察血壓,我們的體會是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盡量不用硝酸甘油制劑。
2.4做好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的觀察與護理 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嚴重并發癥,死亡率高達80%~100%。護理人員應觀察患者神志改變、肢涼、出汗、尿少、脈搏細弱,發紺、意識障礙、有無酸中毒、嗜睡、煩躁不安、昏迷、脈壓大小等情況,嚴格檢查患者的服藥情況,一旦出現休克要反復向家屬講明病情及預后,快速補液,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必要時外出行主動脈球囊反搏術。
2.5做好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 因飽餐和高脂肪飲食易致血栓形成,擴大心肌梗死面積,故給與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維生素半流質飲食,少量多餐,禁用咖啡、濃茶,進食速度不易過快過飽,因過快過飽可增加心臟負擔使病情加重,病情重者在發病后24 h內禁食為好。急性心肌梗死使患者產生恐懼心理,急性發作時劇烈的胸骨后疼痛,常可引起瀕死感,認為生命垂危馬上會死亡,再加上監護室內陌生的環境和搶救的醫療設備更加使患者恐懼。因此,我們護理人員應首先給患者精神安慰,向患者講解情緒緊張與疼痛的內在聯系,并說明監護室的環境及作用,建立治療信心,體貼關心患者,使患者有信任感,積極配合治療。
2.6保持大便暢通,做好恢復期護理 本文死亡4例患者,2例病情穩定,由于去廁所大便后突然死亡,其原因是排便用力過大引起惡性心律失常。筆者體會到凡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應給與緩瀉劑或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均勻用力排便,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反射性引起心律失常及猝死,故保持大便通暢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預后是很重要的。做好恢復期的護理,指導患者休息與活動,經過90例觀察患者病情進入恢復期后一定注意不能中體力勞動。患者出院時護士一定要向患者做好保健及心肌梗死后的康復指導,這樣我們護理工作才算最具體而完整。
2.7做好患者術前及術后的心理護理 有條件的患者建議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及冠脈內支架植入術,部分患者由于對手術不理解,術前恐懼緊張失眠,因此護士作為接觸患者最多的醫務工作者應該配合醫生向患者本人做初步淺顯的講解,必要時在術前晚上口服或肌內注射鎮靜劑,并向主管醫生及時反應患者的心理動態變化。
[1]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第4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 王吉耀.內科學.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03-304.
474500 河南省西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