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霞 劉花 翟旭杰
臨床護理缺失現象的原因分析
任麗霞 劉花 翟旭杰
護理缺失;護理缺陷
護理缺失[1]是指由于各種原因使應該落實的護理措施部分或全部未落實或延遲執行,護士的職責未全面履行的現象,護理缺陷[2]是指由于護理、服務過程中的失誤、失職及管理過程中的不完善而形成的質量不足或服務不滿意,是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影響護理安全、護理質量,應該引起全體護理工作人員的重視,管理者如何發現臨床護理工作中的缺失現象,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是促進臨床護理工作安全有效開展的保障,為此筆者通過對我院多年度護理質量檢查結果的分析和對高年資臨床護士的調查,了解常見臨床護理缺失現象、分析原因。
1.1通過分析多年度臨床護理質量檢查結果,發現臨床護理工作缺失現象主要有兩類,一是臨床護理工作管理的缺失,主要表現為病房隨員多,秩序差,各類物品設備管理不到位,消毒隔離措施落實不到位,排班不合理等。二是臨床護理工作過程缺失,主要表現為技能操作細節缺失、基礎護理缺失、執行醫囑問題、護理表格書寫問題、用藥指導、健康指導問題、不規范帶教問題等等。
1.2對我院149名40歲以上護理人員調查結果顯示臨床護理工作中缺失問題主要也有兩類,一是各類制度執行不到位,主要有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崗位職責履行等;二是護理業務素質低,主要有護士責任心不強、健康宣教不到位、對患者病情了解少、基礎護理缺失、技能操作細節缺失、執行醫囑問題等。
2.1管理缺失是引起臨床護理工作缺失的客觀因素。護士長是護理質量管理的基層人員,需具備臨床專科護理知識、技能和靈活的管理方法,能有效的將管理方法與臨床工作結合起來,確保一線護士對管理要求的執行力度。能有效理解相關工作規范并培訓臨床一線護士,21.48%的高年資護士認為管理者對臨床護士的培訓管理直接影響護理人員的安全執業態度和職業行為,年輕護士服務態度差,責任心不強、技能操作細節缺失、各項制度執行不到位與他們不熟悉環境、不適應工作流程、不具備成熟的臨床決策能力有關,需要系統培訓。護士長角色繁多,許多專業外的管理工作占用護士長的工作時間,專科指導工作減少,管理力度偏移,護士遵從規范的依從性下降;同時護士長對病房管理督促力度下降,病房環境混亂,不符合臨床護理工作要求,影響各項護理操作的實施,護士會無原則的簡化操作流程,造成細節要求的缺失;病房隨員多,療區秩序混亂,護患溝通交流時間少、效果差,護士的工作重心只集中于患者表現出的軀體不適,而伴隨患者的社會心理需求被忽視或很少介入,易引起患者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的不滿,甚至惡意相向,惡化醫療秩序,影響一線護士的工作態度,工作過程中注意力分散,工作時面對對醫療知識欠缺和對各項操作流程都陌生的家屬,給操作者帶來一定的壓力,導致缺失或缺陷發生。
2.2培訓缺失或不規范的培訓也是引起臨床護理工作缺失的主要因素。目前新入院臨床護士還是以“以老帶新”的模式進行,年資較高的護士,從事多年護理工作,難免會有倦怠感,而對帶與教疏于要求,或者因為重復工作和繁雜事務影響耐心,使學習者對護理工作內涵的認識和理解偏差,在執行上與規范存在差異。帶教者的不規范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年輕護士的執業行為,一些不規范的行為形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對規范的執行形成沖擊。
2.3一線護士的工作待遇影響護士工作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待遇不好會降低護士在工作期間的責任感,導致工作隨意性增大,影響規范和規章制度執行的依從性。目前各醫院大量雇用非在編注冊護士來滿足臨床一線工作需要,然而在待遇上尚未真正實行同工同酬,在心理上存在不良暗示,對我院離職護士的調查發現65.3%的離職編外護士認為,做護理工作只是為了得到一份工資,自己不滿意或出現護理問題時就可以辭職不做,并不考慮護理質量問題、專業發展、臨床工作技能創新等其他方面問題,勢必影響她們在臨床工作中正常能力的發揮和工作積極性的調動。
2.4護理人員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也是護理缺失和缺陷發生的原因。目前,護士新生力量以獨生子女為主,為別人服務的意識和能動性不強,對護理專業的職責內涵了解不深,專業思想不穩固,職業道德淡薄,責任心不強,在工作中存在游擊習氣,導致執行醫囑失誤、不遵守操作規程、不認真書寫護理文件等問題的存在。同時年輕護士對專科知識的實踐存在局限,臨床工作中遇到問題有憑主觀想法處理的可能,導致實踐與規范差距。目前護理人員學歷水平逐年提高,但臨床實踐經驗相對不足,大部分取得繼續教育后學歷的人員,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用心程度不高,實際學識并沒有提高多少,缺少學習的系統規劃,能力的積極性不強,體現在臨床工作上還是照舊,不愿主動改進,不注重所學理論知識對自己工作的實際意義。護理人員的這種惰性態度,影響著新技術新方法實施過程中的規范性。
2.5護士職業倦怠感是引起護理工作缺失最直接的因素。長期一線臨床工作,接觸同類患者,重復同樣工作和一些負性因素的刺激,直接影響護士心理和工作行為,使得護士對工作職業倦怠感增加,影響工作積極性和對規范的依從性,造成護理操作過程缺失,甚至是差錯事故。莫冬綿[3]研究發現職業倦怠的病房一線護士發生差錯事故的次數是非職業倦怠的病房一線護士的6.4倍。
2.6護理人員缺失和開放床位數的相對增多直接影響臨床護理工作的缺失程度。醫院床護比與護理質量呈正相關,即護理人力不足的醫院,護理質量低[4]。人員缺失使得人員平均工作量增加,護士在班期間往往只注重做好那些易危及患者生命和治療需要的工作,而對于細節性及原則性把握不強,導致操作過程中某些環節缺失。護理人員缺失包括絕對數量缺失和人員能力相對缺失。數量缺失可以根據醫院相關要求和人力配置原則逐步加強,而護理人員能力缺失,是軟實力的缺失,直接影響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護理缺失的發生與諸多因素相關,減少和預防護理缺失的發生,需提高醫護理全員的護理質量意識,強化管理力度,規范管理手段。
[1] 陳洪波,劉義蘭,馮曉敏.醫院護理缺失現狀及其原因研究.中國護理管理,2009,9(11):29-30.
[2] 王毅.骨科及普外科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護理管理雜志,2004,4(6):51-53.
[3] 莫冬綿,卓燕芳,郭惠敏,徐梅玲.護士職業倦怠與護理差錯關系研究.CGP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0,13(8A):2510-2512.
[4] 施雁,華萍,毛雅芬,等.護理人力資源與護理質量相關性分析.中國醫院管理,2005,9(5):61-63.
130033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