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華
贛州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江西贛州 341000
顱底腫瘤主要起源于顱底、顱底骨上面、顱底骨本身以及顱底骨下面的腫瘤, 這些腫瘤既能由顱外病變侵蝕破壞顱底達顱內,也可能由顱內發生,破壞顱底突向顱外[1]。 為了探討顯微鏡下經顱底入路切除中顱底腫瘤的療效, 現回顧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3月該院收治的26 例中顱底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26 例中顱底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該組26 例患者中,男12 例,女14 例;年齡23~69 歲,平均年齡為(40.1±2.8)歲;病程1~57 個月,平均病程(28.3±2.4)個月。主要的臨床癥狀為頭痛、頭昏、惡心嘔吐、對側肢體不全癱瘓、視力視野障礙以及內分泌紊亂(男性患者表現為性功能減退)。 所有患者均行頭顱CT、MRI 檢查。 CT 表現: ①病灶呈高密度或略高密度的患者12 例,等密度患者4 例,混雜密度患者7 例,低或略低密度患者3 例;②增強掃描:明顯或部分強化患者23 例;③CT 骨窗像顯示:骨質破壞患者7 例,骨質增生患者6 例,骨質受壓變薄患者4例。MRI 表現:①T1 加權像:低信號或略低信號患者5 例,等信號患者17 例,混雜或部分高信號患者4 例,其中病灶邊界清楚的患者19 例;②T2 加權像:對水腫信號的顯示更加冥想;③增強掃描:明顯或部分強化患者23 例。
所有患者均在顯微鏡下經翼點或其擴大入路進行手術。 在骨窗形成后,術中應盡量將蝶骨嵴的外側磨除,有的患者也磨除了受腫瘤刺激所增生的骨質與前床突[2]。 對于顱內壓較高且腫瘤體積較大的患者而言, 麻醉之前均需要加以腰穿蛛網膜下腔置管,以便術中腦脊液的放出,從而降低顱內壓,也便于腦組織的牽拉[3]。 對于術前腫瘤血供極豐富的患者,術中應在棘孔處將腦膜中的動脈離斷,或是對硬膜上擴張的供血血管進行電凝;對于腦膜中動脈明顯增粗的患者,可采用絲線進行縫扎,即從硬膜外初步減少腫瘤的供血,從而減少在硬膜下切除腫瘤時的出血量。圍繞蝶骨嵴以弧形剪開硬膜,將側裂打開將腫瘤暴露出來[4]。 若是一些腫瘤極大, 則可以犧牲一部分非優勢半球的額下回或是顳極的腦組織,從而使腫瘤充分的暴露。 在進行腫瘤切除時,首先要鏟除腫瘤基底與硬膜的粘連,進一步減少腫瘤的血供。 但在實際操作中, 往往是切除腫瘤基底與囊內分塊切除腫瘤交替進行,從而將腫瘤的體積逐步的縮小,以便于腫瘤四周的分離,充分的進行囊內切除對腫瘤的分離是有利的[5]。 如果手術對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以及大腦中動脈等重要血管的操作幅度較大,那么,術中均取浸泡有罌粟堿的棉片將其覆蓋,濕敷3 min,以避免腦血管出現痙攣的現象。 對手術中腫瘤巨大而與視神經、動眼神經或是其他重要神經組織粘連嚴重,且進行全切除困難的情況,為了安全起見,未勉強進行全切除。
從26 例患者中選取了20 例患者進行隨訪, 觀察患者在隨訪中病情是否復發及死亡情況。
該組26 例患者,腫瘤全切除的患者19 例,腫瘤大部分切除的患者4 例,腫瘤部分切除的患者3 例,無手術死亡的病例。 術后病理證實,26 例患者中,腦膜瘤14 例,海綿狀血管瘤2 例,垂體瘤3 例,原始神經外胚葉腫瘤2 例,顱咽管瘤4 例,血管外皮細胞瘤1 例。
該次研究中從26 例患者中選取了20 例進行隨訪, 隨訪時間為2~52 個月,其中腫瘤全切除患者17 例,腫瘤大部分切除患者2 例,腫瘤部分切除患者1 例。 全切除患者中有4 例復發,其中1 例已經死亡。
由于部分腫瘤生長極其緩慢,因此,直到對顱神經或是臨近的結構有影響時才會引起患者或醫生的重視。 而這時,腫瘤的體積已經相當大,進行手術治療的風險與難度也會增加[6-7]。 因此,臨床醫生對這類腫瘤應該提高警惕,早診斷、早治療,以降低手術的風險,提高治愈率。
該文主要研究中中顱底腫瘤的手術治療, 對于中顱底腫瘤而言,采用經翼點或其擴大入路,完全能夠滿足手術的需要。 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手術過程中應該將手術區充分的暴露出來,以獲得良好的視野,提高治愈率。 另外,在進行腫瘤切除時,必須熟悉顱底解剖,并對腫瘤周圍的神經關系進行反復研究,在確定之后才能進行切除。 該次研究中的26 例患者, 全切除19例,占73.0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萬經海,李漢杰,李長元,等.經顱底擴大翼點入路切除顱底腫瘤[J].中國解剖與臨床,2000(2):29-31.
[2] 章翔,蔣曉帆,費舟,等.神經內鏡與顯微手術切除前、中顱底腫瘤[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6(5):59-61.
[3] 木合塔爾·霍加,多力昆·吾甫爾,李軍.顱底腫瘤切除的手術入路選擇初探[J].新疆醫學,2008(12):3-9.
[4] 方乃成,邵高峰,何玉領,等.顯微手術治療顱底腫瘤86 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01,8(5):387-388.
[5] 方志敏,潘模英.翼點入路顯微手術切除顱底腫瘤[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7(2):160.
[6] 楊志剛,楊成蓉,張德明,等.顯微技術下切除顱底腦膜瘤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1,6(12):44-45.
[7] 周開宇,范學政,王廣濤,等.中顱底腫瘤的顯微手術切除[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7,30(8):5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