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霞
1例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腔內修復術的護理體會
花霞
通過對1例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腔內修復術患者實施術前術后護理,減輕了患者焦慮,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從而總結腔內修復術的護理體會。
腔內修復術;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護理體會
患者,趙某,男,73歲。因“腹部隱痛不適3年,加重1月”入院,門診腹部B超示: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真腔膨大伴粥樣斑塊,假腔內血栓形成,門診以“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收入院。患者入院時生命體征平穩,查體:腹部膨隆,可捫及巨大包塊,上界至劍突下方5 cm,下界至下腹部髂前上棘平面,包塊搏動性強,入院后行腹部MRI、胸片、24 h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相關輔助檢查,于2010年5月21日在全麻下行腹主動脈腔內隔絕術,手術順利。術后患者恢復好,康復出院。
通過介入手段行帶膜支架腔內隔絕術,具體手術方法是:①全身麻醉,先行動脈造影證實。②切開一側股動脈,透視下使用輸送器將帶膜支架放置于合適位置后釋放,擴張。③對側股動脈切開從對側股動脈置入另一帶膜支架與主干相接。④再次造影檢查帶膜支架位置及擴張情況后吻合股動脈,關閉切口。
3.1術前護理 ①下肢循環觀察:腹主動脈瘤常伴有附壁血栓形成,可造成管腔狹窄,術前可發生血栓脫落出現下肢缺血癥狀[3]。因此術前應觀察下肢血運情況,觀察下肢有無疼痛、皮膚蒼白、皮溫下降、感覺減退、運動障礙或末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等,測脛后動脈及足背動脈搏動強度,以便術后對照觀察肢體的血循環。②術前指導:護士應熟悉該病發生發展特點,告知患者術前瘤體有破裂的可能,并指導患者掌握預防瘤體破裂的方法和先兆癥狀。囑患者戒煙,預防感冒,如有咳嗽癥狀,及時止咳;臥床休息,不去人群擁擠的地方,防止碰撞、摔倒,避免腹內壓增加的動作,如下蹲、彎腰、挺腹等;指導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排便困難者給于緩瀉劑;同時經常詢問患者有無腹部不適或腰背部疼痛等情況,如出現突發的腹部或腰背部痛以及搏動性腫物壓痛,應高度懷疑為瘤體破裂,及時通知醫師處理。③心理護理:患者因不熟悉病房環境,對疾病知識不了解,大都處于精神緊張狀態,同時又擔心治療效果,因此護士除教會患者掌握防止瘤體破裂的方法外,還要為患者講解該病發生發展的特點,說明該病治療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以及該治療方法的優點,既使患者認識到該病的迫切性,又可減輕對疾病和手術的恐懼,增強治療信心,穩定患者情緒,使其以樂觀、輕松的心態面對治療。
3.2術后護理 ①體位護理:術后因主動脈內有血管內支架,故搬運時須平行輕抬輕放,麻醉清醒后給于30°低坡臥位,可減輕腹部張力。雙下肢平伸、制動12 h,平臥24 h,當天可在床上做足背屈伸運動,術后48 h可適當下床活動。術后3周內避免劇烈活動,有利于血管內膜的生長,防止帶膜支架移位[4]。②傷口護理:用1 kg的鹽袋壓迫股動脈切口處6~8 h。由于術中應用肝素,應嚴密觀察傷口滲血情況,有無血腫或瘀斑,發現滲液較多或血腫時,應及時通知醫生做相應處理。③病情觀察:術后應嚴密觀察脈搏、血壓、中心靜脈壓變化,對高血壓患者采用硝酸甘油5~20 ug/min輸液泵泵入,使血壓維持在130~150/70~90 mm Hg之間,中心靜脈壓在8 cmH2O,待血壓控制后繼續口服降壓藥使血壓保持穩定;嚴密觀察并記錄雙下肢皮膚溫度、顏色變化,采用手觸摸和多普勒聽診儀監測足背動脈搏動,以便了解末梢血液循環情況,以及時發現下肢動脈栓塞,防止肢體壞死;術后記錄24 h尿量,注意觀察尿的顏色、性狀、pH值、比重,必要時監測尿常規和腎功能。④飲食護理:患者手術當日禁食,術后第2天即可進食流質飲食,并逐步過渡到半流質、普食。鼓勵患者多飲水,促進造影劑的排泄,減少對腎臟的影響。⑤用藥護理:為防止血栓形成,術后常規應用抗凝祛聚藥物,術后常規低分子肝素鈣5000 IUiH,q12 h,連續7~14 d,出院后改為華法林口服。用藥過程中每日監測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密切觀察患者皮膚黏膜有無瘀斑瘀點,口腔鼻腔有無出血,有無嘔血、黑便、血尿等,若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⑥并發癥觀察:內漏是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治療的常見并發癥,發生于移植物的近端、遠端、連接處或移植物破損處,少量內漏可自行閉合,部分內漏如不及時治療可逐漸增大甚至破裂,故應積極觀察血壓、腹痛、瘤體體積變化、動脈瘤搏動情況,并告知患者不可過早劇烈活動。觀察腹部體征,手術成功后,動脈瘤搏動應減弱乃至消失,腹部包塊變小。
腔內隔絕術是目前治療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新型治療方法,輔以正確的圍手術期護理是手術成功和患者康復的重要保證。術前正確的心理護理和完善的術前準備,術后有效的病情觀察和康復指導,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痛苦,促進患者的康復。
[1] 關萍,黨翠云,賈鷹.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89-90.
[2] 劉建勇,金畢,歐陽晨曦.帶膜支架腔內隔絕術與人工血管置換術治療腹主動脈瘤的風險比較.華中醫學雜志,2007,2(31):113-114.
[3] 趙紅.腹主動脈瘤介入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當代醫學,2009,29(15):627-62.
[4] 付華靜,張彥舫.血管覆膜支架植入治療胸腹主動脈瘤患者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7):12-13.
637000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普外一科
腹主動脈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的血管局部薄弱,張力減退后伸延而產生的永久性異常擴張或膨出[1]。其致命的并發癥是動脈瘤破裂致大出血死亡,一旦瘤體破裂,死亡率高達94%[2],進展兇險,被稱作“人體定時炸彈”。其治療主要采取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有腹主動脈瘤人工血管置換術和腹主動脈瘤帶膜支架腔內隔絕術。由于治療方式不同,護理重點也不同。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采取腔內隔絕術治療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1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