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
惡心嘔吐是惡性腫瘤化療中最常見的一種胃腸道毒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的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1]。為了防治腫瘤患者化療中出現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河南職工醫學院附屬醫院從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對45例行順鉑化療的患者在常規止吐的同時結合采用維生素B6、胃復安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止吐,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分析報告如下。
共收集本科食道癌化療患者90例,男66例,女24例;年齡38~76歲,中位年齡49.26歲。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男28例,女17例。治療組45例,男27例,女18例。化療方案均使用含5氟脲嘧啶(5-Fu)或順鉑(DDP)為主的化療方案,均在我科完成4~6個周期化療。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年齡、性別、病情及身體狀況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在化療前后30 min,各靜脈推注恩丹西酮注射液8 mg;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于化療前1 d天開始使用維生素B6、胃復安足三里穴位注射維生素B6100 mg、胃復安40 mg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常規消毒后將抽有藥液的注射器垂直刺入穴位2~5 cm,在進針過程中不斷提插,待患者出現得氣感(酸、麻、脹)后回抽無血,即將藥物注入。1次/d,共5 d。有嚴重器質性疾病,如心臟病、肝腎功能衰竭者慎用,更不宜用強刺激。
3.1 療效標準 根據化療不良反應的WHO分級標準,將惡心嘔吐分為0~Ⅳ級,0級:無惡心嘔吐;Ⅰ級:輕微惡心,無嘔吐,不影響進食;Ⅱ級:明顯惡心,嘔吐可控制,影響進食及正常生活;Ⅲ級:頻繁惡心嘔吐,不能耐受,需治療;Ⅳ級:難控制的嘔吐。根據以上分級標準,療效評判標準是0級和l級為顯效,Ⅱ級為有效,Ⅲ級和Ⅳ級為無效。治愈:治療后10~30 min內惡心、嘔吐癥狀消失,食欲不減或有所增加,效果持續8~36 h;有效:治療后30 min內惡心癥狀明顯減輕,無嘔吐,食欲減退輕微,效果持續時間3~5 h;無效:注射30 min后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均無明顯改善[2]。
3.2 結果 治療組45例經治療后全部獲效,其中治愈41例,有效4例。對照組45例中治愈11例,有效19例,無效15例。兩組比較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化療過程中每天認真記錄惡心、嘔吐的發作情況及鎮吐療效;積極糾正患者恐懼和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關心患者的生活,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如建議患者每天早晚進行散步鍛煉、聽音樂等。根據患者的飲食嗜好,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制定飲食計劃。化療期間飲食宜少食多餐,5~6次/d,每天早上6時進早餐,化療前2 h內避免進食,同時應多食富含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劇烈嘔吐者,可給予冰塊或果汁冰塊,慢慢嚼碎咽下。因鉑類化療藥可損傷患者昧覺,故指導患者食用魚、海藻類食物,可緩和口中苦味和金屬異味[2]。
5-Fu和DDP都有嚴重的胃腸道反應毒性,頻繁的惡心嘔吐可導致患者脫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增加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并可使患者對化療產生畏懼心理,影響治療正常進行或因此中斷治療的重要因素。化療藥引起惡心、嘔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細胞毒藥物刺激位于小腸黏膜的嗜鉻細胞釋放5-羥色胺,進而激活迷走神經及大腦神經沖動傳導至嘔吐中樞及化學感受器,導致惡心、嘔吐的產生[2]。中醫認為,化療藥物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傷人體正氣,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脾失運化、胃失和降而上逆,出現惡心、嘔吐、納差等胃腸反應。治療以降逆和胃為主。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合穴,是治療脾胃疾病的主穴,故有“肚腹三里留”之稱。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理,取足三里穴位注射。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針刺足三里穴可引起與內臟功能有關的皮質下植物神經中樞葡萄糖代謝增加,為針刺足三里穴治療功能性胃腸疾病的中樞調節機制提供了依據[3]。胃復安能抑制延腦催吐化學感受器(CTZ)而止吐,還能促進胃蠕動加快胃內容物的排空,改善胃功能。通過靜脈途徑給藥只有藥物本身治療作用,另外藥物代謝快、作用時間短,療效不滿意[4]。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將針刺穴位刺激作用及藥物穴位的滲透作用和藥物作用結合在一起,發揮綜合效能。筆者觀察本法治療化療所引起的惡心、嘔吐副作用療效明顯,方法簡便,價格低廉。既能減輕患者痛苦,又可明顯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值得臨床推廣用。
[1]卞志遠,琚勤昌,劉寶琴,等.嘔必停與胃復安及小劑量地塞米松聯合應用治療大劑量順鉑所致的遲緩嘔吐.腫瘤研究與臨床,2003,15(4):275.
[2]經升琴.耳穴按壓防治順鉑化療致遲發性嘔吐的觀察及護理.甘肅中醫,2007,20(11):105.
[3]金香蘭.針刺足三里穴中樞作用機制的研究.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3):184.
[4]李海金.恩丹西酮與胃復安預防順鉑化療反應的療效分析.中國腫瘤臨床,1997,24(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