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任鳳巖 董宇明 齊月 張紅梅
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周間分娩者,早產占分娩總數的5% ~15%[1]。早產的防治有資料報道,除了畸形,70% ~80%的圍產兒與早產有關[2]。本文總結96例早產的發病因素分析與應對措施,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有效降低早產的發生率,有助于降低圍產兒死亡率。
1.1 一般資料 ①一般資料。本組96例,孕婦年齡20~38歲,平均27歲。單胎87例,雙胎9例,初產婦80例,經產婦16例。孕28~32周22例,孕33~35周20例,孕36周以上54例。②早產原因數量統計。胎膜早破34例(35.4%),生殖泌尿系感染14例(14.6%),妊高癥12例(12.5%),多胎9例(9.4%),胎盤異常8例(8.3%),胎位異常7例(7.3%),外傷4例(4.2%),瘢痕子宮1例(1.04%),原因未明7例(7.3%)。
1.2 早產因素分析 從本組病例總結胎膜早破、生殖道炎癥、妊高癥及多胎妊娠是造成早產的主要幾大原因。其中胎膜早破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感染,細菌主要來源于宮頸、陰道的微生物的上行感染,部分來源于宮內。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可導致羊膜腔壓力過高,以致發生早產。
1.3 應對措施與結果 ①對于孕周大于36周的54例患者,等待自然臨產,隨時觀察宮縮、陰道流血、流液情況、監測胎心及產婦的生命體征。②對于孕周28~35周的42例先兆早產,胎兒存活,無胎兒窘迫,采用期待療法,盡量維持到足月。對胎膜已破病例,絕對臥床,抬高臀部,給予宮縮抑制劑保胎治療,對宮口已開大4 cm以上的患者禁用藥物抑制宮縮,效果差,對母嬰的副作用也大。抑制子宮收縮、延遲孕齡,爭取時間,促進胎兒肺成熟,提高生存率,是處理早產的理想目標。破膜超過12 h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積極治療合并癥和并發癥。常用宮縮抑制劑為硫酸鎂,用法:硫酸鎂5 g加入5%葡萄糖500 ml,緩慢靜脈滴注。可用地塞米松6 mg肌內注射促進胎肺成熟,2次/d,共4次。應用硫酸鎂時時要嚴密觀察其毒性作用。用藥過程中應監測孕婦血壓,同時還應檢測以下指標:膝腱反射必須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min,尿量24 h不少于600 ml。在保胎過程中,要進行胎心監護,教會患者自測胎動。③對于發生感染者無論孕周及胎兒大小應該終止妊娠,以防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如早產已不可避免,應盡早決定合理的分娩方式,如臀位、橫位,估計胎兒成熟度低,而產程估計需用較長時間時,應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經陰道分娩者可會陰側切或產鉗術縮短第2產程。充分做好早產兒保暖和復蘇的準備。結果:42例保胎病例中,31例保胎至≥36周,保胎成功率73.8%,11例失敗,占26.2%。
早產是新生兒發病及死亡的首要原因,約有1/4的成活早產兒會遺留智力障礙或神經系統后遺癥[3]。預防:重視產期衛生保健,孕婦加強營養,妊娠晚期避免過多的肛查和陰道檢查及重體力勞動,孕晚期禁止性生活[4]。加強對高危妊娠的管理,積極治療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此外,孕婦良好的身心狀況可減少早產的發生,突然的精神創傷亦可誘發早產[5]。對子宮內口松弛者于妊娠14~16周作宮頸內口環扎術。有多胎和早產史的產婦提前住院待產。綜上所述,早產對母嬰危害極大,正確分析早產發生的常見病因,對早產要積極預防,對有早產先兆的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延遲孕齡,提高生存率。
[1] 梁志.78例早產病因分析.廣西醫學,2005,4,27(4):577-578.
[2] 宋殿寬.婦產科急重癥的搶救.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9.
[3] 譚曉燕,譚玲,熊輝.57例早產病因與新生兒結局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6,21:494-495.
[4] 仰晨.早產的高危因素及預防.中國婦幼保健,2005,4:28.
[5] 張鳳珍,姜秉芬,宋曉軍.早產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