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博 崔丹 王廣義 牛運祺 于海英
高血壓腦出血(HICH)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容易引起腦血腫、顱內高壓及腦疝等并發癥,好發于中老年人,病死率及致殘率極高[1]。近年來開展的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微創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齡35~71歲,對照組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齡31~73歲。兩組在性別、年齡、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病程時間12 h~4 d。有高血壓史3~28年。不同程度的昏迷81例。出血量20~90 ml,全部患者均經頭顱CT證實為腦出血。
1.2 治療方法 ①藥物組給予脫水劑、止血劑、糖皮質激素、抗生素、降低顱內壓、控制高血壓、營養神經藥物、防治并發癥等內科治療。②微創組在藥物組基礎上通過CT下定位法給予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
1.3 手術方法 以CT片為依據定位,根據血腫中心至穿刺點的距離選取適宜的穿刺針。穿刺時要避開重要血管及功能區。顱內血腫穿刺針為YL-1型,直徑3 mm,一次性使用,長度合適,將針尾固定在電鉆夾具上。常規消毒皮膚、鋪巾、局麻,根據CT標記鉆透顱骨和硬腦膜后即停鉆,拔出鉆頭,穿刺針經針芯送入血腫中心,不銹鋼穿針牢固定在顱骨上,退出針芯見暗紅色血性液體涌出,擰上蓋帽,從側管稍加負壓抽吸血腫。如果為液狀盡量抽吸干凈,如果為血凝塊不要抽吸干凈,抽出血腫的2/3或1/2即可停止,通過血腫粉碎器[2],將生理鹽水5 ml左右(內含4萬U尿激酶)注入血腫腔內,保留4 h后開放引流。術后1、3、5 d復查頭顱CT。觀察5~7 d,總的清除量達到血腫量的2/3~3/4時考慮拔除穿刺針,留置時間不宜超過一周[1]。
1.4 療效判定 “治療3個月后判定標準,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 ~100%。②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 ~89%。③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 ~45%。④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之內[3]。”
1.5 統計學方法 由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率與率的比較用χ2檢驗,均數間比較用t檢驗。
微創組60例中基本痊愈24例(40%),顯效進步13例,進步14例,無變化6例,死亡3例(5%),總有效率85.0%;藥物組62例中基本痊愈16例(25.8%),顯著進步9例,進步8例,無變化13例,死亡16例(25.8%),總有效率53.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壓性腦出血也逐年上升,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如果血腫壓迫時間過長,周圍腦組織不可逆損傷亦加重,采取有效的合理治療方式對于患者的預后十分重要。傳統開顱手術雖然可迅速清除血腫,但創傷大,時間長,失血多,適應證局限,而且需全麻,引起的水腫反應重[2],病死率及致殘率高。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是在CT下精確定位穿刺,成功率高,視野清晰,能徹底清除血腫及止血,無需用特殊麻醉。運用血腫粉碎穿刺針和溶解技術對血腫進行沖洗、液化、引流,方法簡單快捷,在短時間內完成手術,密閉性強,不易感染,并發癥少,是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廣。
[1]傅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2011,8,49(23):4-6.
[2]韋文科,陳紅,黃廣蘇,等.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分析.醫學文選,2005,10,28:700-702.
[3]楊東霖,王小芹.通絡消栓湯治療急性腦梗死96例.吉林中醫藥,2005,5,2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