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薔薇
急性腦卒中可使全身各器官及功能發生改變,甚至導致各器官功能障礙,心臟是最易受到侵犯的器官之一[1]。腦心綜合征(CCS)是指各種急性顱內病變如急性腦血管病、顱腦外傷、顱內炎性反應等引起的繼發性心臟損傷,臨床上表現為類似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癥狀和體征[2]。本文對我院34例急性腦卒中患者并發CCS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54例腦卒中患者,診斷均符合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MRI或腰穿檢查證實急性腦卒中[3]。腦出血142例,腦梗死79例,蛛網膜下腔出血33例。其中合并腦心綜合征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36~82歲,中位年齡(63.8±7.1)歲;其中腦出血20例,腦梗死6例,蛛網膜下腔出血8例。原無冠心病及相應的心電圖改變,符合腦心綜合征的診斷標準[4]。
1.2 方法
1.2.1 心電圖 患者入院時及第3、7 d復查心電圖,并且均持續48 h心電監護。
1.2.2 實驗室檢查 患者于入院時及第3、7 d清晨空腹采血送檢血清心肌酶譜。
1.2.3 治療 ①腦卒中: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常規吸氧、控制血壓、降低顱內壓、保護腦功能、保持電解質平衡和防治并發癥等,蛛網膜下腔出血者予尼莫地平和止血藥;腦梗死者酌情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對癥、支持治療。②腦心綜合征:一旦發現心律失常,均立即行心電監測,酌情予抗心律失常藥,出現血流動力學異常時予電復律或電擊除顫;心肌缺血者予擴冠脈、降心肌氧耗等抗缺血治療,心力衰竭者予強心、利尿等處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腦心綜合征的發生率比較 本組資料中腦心綜合征發病率為13.39%,142例腦出血患者中,22例(15.49%)出現腦心綜合征,79例腦梗死患者中,6例(7.59%)出現腦心綜合征,33例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中,6例(18.18%)出現腦心綜合征,說明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明顯高于缺血性腦卒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有無并發腦心綜合征患者病死率比較 34例腦心綜合征患者中,12例死亡例,死亡率為35.29%,220例無腦心綜合征患者中,13例死亡例,死亡率為5.91%,說明合并腦心綜合征的腦卒中患者病死率明顯高于同期未合并腦心綜合征的腦卒中患者病死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腦心綜合征是急性腦卒中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病機制、病理生理較復雜。急性腦卒中合并腦心綜合征的發生機制可能與丘腦下部、腦干網狀結構、邊緣系統等高級自主神經中樞功能失調,神經體液調節紊亂有關。腦干、丘腦本身病灶及其鄰近部位卒中后缺血、缺氧,導致腦水腫,直接或間接地損害腦干及丘腦下部,導致自主神經系統受損,引起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功能障礙。本組資料顯示腦出血患者和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均顯著高于腦梗死患者,說明出血性卒中患者對心臟的影響比缺血性卒中患者要大??赡茉蚴?腦出血致顱內壓急劇增高,顱內血腫等對腦組織或神經傳導通道產生直接的機械損傷。本文結果顯示合并腦心綜合征的腦卒中患者病死率明顯高于同期未合并腦心綜合征的腦卒中患者病死率。說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常常影響心臟功能,降低腦灌注,減少腦血流,進而加重腦原發病變,影響患者預后。
總之,急性腦卒中可引起心臟損害,不僅使卒中病情復雜化,而且有時是腦卒中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腦卒中的急性期,除積極治療原發病外,應特別加強對心臟監護,最大限度地減少心源性猝死的發生,以提高急性腦血管病的生存率。
[1]黎立明,劉見民,蔡文波.急性腦卒中并腦心綜合征48例臨床分析.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2,17(3):189-190.
[2]孔靜波,劉書紅.急性腦卒中并腦心綜合征臨床分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2):47-48.
[3]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內科雜志,1996,12(6):379.
[4]步文廣.急性腦血管病后腦心綜合征166例臨床回顧分析.中國基層醫藥,2005,12(1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