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華 張浩 冉玉力 張勇 夏明銀 李錦
在腎臟病診斷中,腎穿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已成為腎內科一種重要的診斷手段,在腎小球疾病的臨床診斷、指導治療、判斷預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其他檢查無法替代的[1]。經皮腎活檢是目前最常用的腎活檢方法。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應用Bard穿刺槍分別在便攜式B超直視引導下斜角進針和彩超穿刺探頭引導下腎活檢,2種方法操作均簡單,成功率高,并發癥少,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先后對256例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自動活檢槍經皮腎活檢術,其中男139例,女117例;年齡12~79歲,平均45歲;臨床診斷腎病綜合征84例,慢性腎炎48例,急性腎炎30例,隱匿性腎炎22例,狼瘡性腎炎18例,急進性腎炎15例,乙肝相關性腎炎13例,紫癜性腎炎12例,糖尿病腎病9例,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5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A組128人(便攜式B超引導組)和B組128人(彩超穿刺探頭引導組)。
術前準備:①停服抗凝劑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至少3 d,女性選擇非月經期。②術前練習憋氣及臥床排尿。③檢查血常規、凝血四項、肝腎功、傳染病四項。④血壓高者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⑤腎臟B超檢查,測雙腎大小、形態、腎皮質厚度,排除孤立腎、小腎等禁忌。⑥術前排空大小便。
1.2 儀器 A組應用國產開立A6 Sonoscape便攜式超聲儀,B組應用TOSHBA SSA-350超聲儀,C4~2 mHA凸陣探頭及專用引導支架。2組均使用Bard自動活檢槍,以及與之相配的16 g自動活檢切割針。
1.3 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腹部墊約10 cm厚度硬枕。一般選擇右腎下極實質為穿刺點。(A組):超聲定位后常規消毒、麻醉,穿刺針與腎臟長軸成70°~80°,在B超實時引導下將活檢針進針至腎下極包膜外,囑患者屏氣后再進針、彈射切割。(B組):打開彩超穿刺探頭引導線開關,調整掃查切面和引導線角度,使引導線與腎臟長軸成70°~80°,采用探頭上下極翻轉,確定穿刺點。順著引導線將活檢針進針至腎下極包膜外,囑患者屏氣后再進針、彈射切割。一般取材2~3針,術后超聲觀察腎下極包膜周圍情況。術后及時觀察血壓、尿液顏色,送檢尿液。活檢標本分別用10%甲醛、生理鹽水及2.5%戊二醛溶液固定保存,分別送光鏡、免疫熒光和電鏡檢查。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穿刺成功率、組織標本長度、腎小球數目、并發癥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
2.1 腎穿刺成功率及標本情況 A組:一次穿刺成功率116/128(90.6%),二次穿刺成功率100%,組織標本長度6~15 mm,平均(12.1+3.2)mm,腎小球數目7~31個,平均(14.5±5.7)個;B組:一次穿刺成功率118/128(92.2%),二次穿刺成功率100%,組織標本長度7~16 mm,平均(13.8±2.3)mm,腎小球數目7~33個,平均(15±4.9)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并發癥 A組:肉眼血尿9例(7.03%),腎包膜下小血腫(<2 cm)12例(9.38%),腎包膜下血腫(≥2 cm)5例(3.9%);B組:肉眼血尿8例(6.25%),腎包膜下小血腫(<2 cm)13例(10.2%),腎包膜下血腫(≥2 cm)4例(3.1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慢性腎臟病起病隱匿,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缺乏特異性,腎活檢病理檢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能明確腎臟疾病的病理類型和病變程度,對腎臟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預后評估提供重要的依據。但作為創傷性檢查,仍具有一定風險。隨著介入性超聲的不斷發展,腎活檢針的不斷完善改進,超聲引導下腎穿刺活檢的成功率、安全性極大提高。國內外文獻報道Bard穿刺槍取材好,安全準確,發癥少,有利于病情的診斷[3]。本科2組患者均使用Bard穿刺槍,總取材率達100%。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穿刺成功率高、組織損傷小、安全性好、并發癥少等優點。
腎穿刺常見并發癥為肉眼血尿、腎包膜下血腫等。本研究中2組病例肉眼血尿、腎包膜下血腫的發生率均較低,未發生腎臟大出血、腎周巨大血腫等嚴重并發癥。我們體會到,術前指導患者呼吸與屏氣練習,術中避免針尖劃傷腎包膜,術者穿刺動作熟練、準確、迅速,這樣能盡可能減少穿刺并發癥。對于急性腎衰竭的腎穿刺患者,腎穿刺組織長度不宜過長,一般長度不超過1.5 cm,必要時1 cm以內,以減少出血風險。
準確的超聲定位是腎臟穿刺成功的關鍵。彩超穿刺探頭引導是近年來腎活檢中應用較廣泛的定位方法,具有定位準確、取材準確率高、并發癥少的優點[3],在開展腎活檢單位中,大部分使用彩超穿刺探頭引導下腎活檢。但彩超價格昂貴,不宜于在基層醫院普及。帶穿刺探頭的彩超機體型較大不宜搬動,在臨床使用中需要較遠距離的搬動患者,增加了術后出血的風險。本研究中比較便攜式B超直視引導下斜角進針和彩超穿刺探頭引導下腎活檢,兩組在穿刺成功率、組織標本合格率、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無明顯差異。普通便攜式B超引導下腎活檢方便、實用,腎穿刺的成功率高,并發癥少,而且,便攜式B超價格低廉,攜帶方便,設備簡單,無需專用穿刺探頭和穿刺支架,可以在科室里甚至床旁開展,減少了患者搬運風險,是一種安全、實用的腎活檢技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陳惠萍.腎穿刺活檢與病理.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著,1999,8.
[2]Manno C,Strippoli GF,Amesano L,et al.Predictors of bleeding complications in percutaneous ultrasound-guided renal biopsy.Kidney.
[3]鄧行江.超聲引導自動腎活檢斜角進針法與垂直法對比研究.臨床研究,2004,24(4):4-5.Int,2004,66(4):1570-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