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云國 胡玲玲
手是人體重要器官,擁有一雙健全的手是每個人所必需的,然而由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意外,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修復損傷恢復手功能是手外科醫務工作者重要使命。
本組病例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齡19~52歲,其中壓榨傷16例,撕脫傷15例,切割傷5例,36例均有不同程度軟組織缺損,骨肌腱外露,其中拇指12例,食指18例,中指2例,手背4例。所做皮瓣中,島狀皮瓣6例,鄰指皮瓣12例,腹部皮瓣18例,斷蒂時間均為術后三周。
麻醉成功后,傷肢常規刷洗消毒鋪巾,清除傷口異物,去除失活組織,骨關節損傷者,骨折復位后克氏針斜行成交叉固定,修復關節囊;肌腱斷裂者吻合肌腱。徹底清創止血,然后根據創面大小剪一樣布做皮瓣模型,將樣布鋪于供皮區設計皮瓣,注意使皮瓣位置與軀體血管走向大致平行,其面積略大于創面面積,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自深筋膜以淺掀起皮瓣,注意止血。供區創面面積小時可直接皮膚縫合閉合創面,若面積大時則行皮片移植。再將皮瓣覆蓋于受壓創面,間斷縫合,其基底部可置一膠片引流。術畢妥善固定患肢勿使牽拉、扭轉皮蒂。
3.1 患者術后應安置在安靜、清潔、通風病室,室溫保持在25℃左右,保持皮膚干燥。凡腋下手指間皮封面互相接觸處,懸空指縫,要用棉墊或紗布隔開,妥善固定以免移動位置影響愈合。
3.2 術后皮瓣觀察尤為重要,應從固定、滲血、溫度及血運幾方面進行,皮瓣固定包扎過緊可壓迫皮瓣影響血運,故過松過緊應及時調整,皮瓣滲血屬異常情況時,有少量滲血時,可用沙袋壓迫止血,如有大量滲血,易使皮瓣變硬,壓迫而至皮瓣壞死,應立即進行結扎處理,密切觀察皮瓣血運,術后6~8 h查看傷口血運,特別是術后1~2 d最為重要,查看時要看皮瓣遠端縫合部位有無蒂部翻折、扭轉、受壓等。觀察皮膚顏色、溫度、返紅試驗、皮膚彈性,如皮膚顏色紅潤,皮溫正常,返紅試驗好,按之有彈性,說明血運好,如皮膚顏色蒼白或青紫,皮溫低,傷口敷料有滲出或異味,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3.3 術后患者飲食應清淡富有營養,忌煙酒忌辛辣食物。
3.4 斷蒂后助患者早期進行手功能鍛煉,動作宜適度,次數由少到多逐漸增加。
36例皮瓣全部成活,經過六個月到兩年的隨訪,手功能及外形恢復滿意。
手外傷軟組織缺損處理不當易致手部功能障礙,帶蒂皮瓣手術操作簡單,成活把握大,目前仍不失為覆蓋手部創面一種有效的手段,尤其適用基層醫院。因傷肢需固定于被動體位,故皮瓣長寬應使患肢與軀體制動于較為舒適的位置,皮瓣長寬比以<1.5∶1為妥。手術操作時要輕柔以減少對組織的損傷,妥善止血,防止血腫形成,以免影響皮瓣血運。皮瓣太厚時可是當修薄,以不影響皮瓣遠端血運的原則。術后必須妥善固定患肢,注意觀察皮瓣血運,如有血運障礙,注意是否制動不當使皮蒂牽拉、扭轉、受壓或過度折疊,應及時調整,并可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復方丹參注射液,改善皮瓣血液循環。根據病情應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皮瓣斷蒂后須囑患者早期進行手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