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飛 田曉馨
重癥腦卒中患者起病迅速、進展快,病情危重,早期死亡率高。醫師急需快速進行CT檢查確診,并根據CT表現決定合理的治療措施,搶救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安全、快速地行頭顱CT檢查就成了重癥腦卒中急救護理工作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我們強化轉運檢查護理程序,對138例重癥腦卒中患者進行轉運檢查,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118例,其中男69例,女49例,年齡38歲~81歲,平均62.6歲。患者發病至就診時間20 min~8 h。接診時患者均呈昏迷狀態,GCS評分≤8分,均屬重癥,其中雙側瞳孔不等大26例,雙瞳散大6例,雙瞳縮小15例;伴躁動抽搐62例,嘔吐咖啡樣物55例,尿潴留38例,大小便失禁46例。血壓增高106例,呼吸困難舌后墜72例,體溫增高55例,心電圖異常83例。
1.2 方法
1.2.1 初步急救護理 主要措施:開放呼吸道,對舌后墜、嘔吐者,置口通氣道,及時有效地吸出呼吸道內嘔吐物及分泌物。深度昏迷、呼吸規者則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躁動及有抽搐者給予鎮靜治療。常規吸氧、留置尿管。有嘔吐者留置胃管。必要的腦保護措施,如冰袋降溫、降顱壓、控制過高血壓等。
1.2.2 物品準備 與CT室配合,根據病情備齊相應的急救藥品和器材,如氧氣袋、簡易呼吸器、多功能監護儀、除顫儀、便攜式吸痰器、急救藥品箱等。
1.2.3 安全轉運檢查 轉運前評估病情,呼吸道是否通暢,躁動是否控制等,檢查各種管道是否通暢、固定牢靠,攜帶物品是否齊全。電話與CT室護理人員協調,做好相應的準備,隨時可進行檢查。搬運工作主要由專職醫生、護士、家屬或陪人協助共同完成。并與家屬交代病情及可能出現的危險。轉運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生命體征變化及各種導管連接通暢情況。
1.2.4 意外及對策 對轉運及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及意外做到心中有數,有預見性,并做好預防措施及急救護理對策,確保患者安全。若出現意外,能夠及時就地有效地搶救處理。進入CT檢查室后再次迅速評估病情、判斷患者能否進行CT檢查。CT檢查過程中如出現躁動、導管脫落等情況,應暫停CT掃描,進行相應處理,病情允許后繼續掃描;如出現如發生危及生命的征象如嘔吐、窒息、呼吸困難、心律嚴重紊亂、呼吸心跳停止,必須立即停止掃描,立即現場搶救,必要時放棄檢查。
所有患者均完成頭顱CT檢查,安全返回,無1例死亡。但發生意外情況15次,包括嘔吐,通氣道脫落,躁動,導管脫落,血壓急劇變化,均經處理后完成CT。其中掃描過程中意外2次,中斷檢查,迅速處理后繼續完成掃描。CT表現:出血性腦卒中86例,其中基底節出血51例,腦葉出血10例,小腦出血5例,腦干出血8例,腦室6例,及蛛網膜下腔出血6例;缺血性腦卒中22例,混合性腦卒中10例。40例經術前準備送手術室開顱手術,5例介入動脈溶栓,73例轉內科治療。
CT檢查是腦卒中診斷與鑒別診斷的必要的首選檢查手段。一方面重癥腦卒中病情危重,醫生急需通過CT檢查確診,并對下一步治療提供重要依據。另一方面,患者家屬心理極度緊張,強烈需求迅速有效診治。而患者病情危重,生命體征不穩定,且隨時可出現腦疝、嘔吐窒息、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等危險。文獻報告,危重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發生意外、危險、病情變化較多,有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險[1],轉運過程中死亡率可達2.75%[2]。所以如何盡快、安全地轉運患者進行頭顱CT檢查是急救護理工作的重要問題。
我們認為對重癥腦卒中患者進行轉運CT檢查應做好以下幾點:①進行必要的初步急救護理。主要是解除威脅患者生命的因素,保證患者呼吸和循環功能的相對穩定。特別是保持呼吸道通暢及鎮靜,減少搬運檢查過程中病情突然變化及意外發生。正確評估病情,判斷轉運檢查是否可行,不可倉促、強行轉運檢查。如果患者已循環呼吸衰竭,瀕臨死亡,隨時可能心跳呼吸停止,就沒有搬運檢查的意義。②物品準備齊全,急救護理人員分工協作。與CT室配合,備齊相應的急救藥品和器材[3]。轉運檢查過程中有專職急救護理人員全程陪同,各司其職,并密切配合。陪同急救護理人員要有高度責任心,并熟練掌握各種急救技能,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有預見性,并盡可能避免意外發生,觀察病情仔細,一旦意外發生后有對策、處理及時有效。③建立健全綠色通道,確保安全、快速地轉運檢查。與CT室密切配合,做到隨到隨查。堅決杜絕轉運途中及檢查耽擱、等待現象。④與家屬充分溝通,避免糾紛。向家屬充分、合理地解釋患者病情的危重性、轉運檢查的目的及必要性、轉運檢查存在的風險及、實施轉運方法及注意事項,取得家屬的理解及配合、風險共擔[4]。
總之,我們總結重癥腦卒中轉運檢查過程中安全隱患因素,制定合理對策,強化轉運護理程序,對118例重癥腦卒中患者進行轉運CT檢查,無1例死亡,雖發生15例意外,其中2例中斷掃描,但因發現及時、處理得當,結果均安全完成檢查,給專科進一步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對降低病死率和傷殘率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家屬對急救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信任度。
[1]Evans A,Winslow EH.Oxygen saturation and hemodynamic response in crytically III,mechanically ventilated adults during intrahospital transport.J of Critical Care,1995,15(4):106.
[2]方方.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護理學雜志,2008,23(9):22-23.
[3]王妙麗.急危重癥患者CT檢查的急診護理.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3):2079-2080.
[4]高琳,邵力偉,劉國紅.護理風險管理在患者集體轉運中的運用.中華護理雜志,2005,41(5):44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