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華 張立娜 王偉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高血壓是目前我國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全國有2億多的高血壓患者每年由于血壓升高而導致死亡的患者超過150萬,中國每年大約有3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是與高血壓有關,每年高血壓醫藥費已達400億元,給家庭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擔[1],因此,為了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我們在蓮花社區對高血壓患者采用了綜合管理的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到2012年11月100名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39~81歲,平均年齡60歲,病程5~35年,并為入選的100名高血壓患者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對其進行綜合管理,其中1級高血壓患者45例,2級高血壓患者34例,3級高血壓患者21例,隨訪周期為1年。
1.2 診斷標準[2]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于等于140 mm Hg,舒張壓應小于等于90 mm Hg,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60 mm Hg,舒張壓90~100 mm Hg,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160~180 mm Hg,舒張壓100~110 mm Hg,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大于等于180 mm Hg,舒張壓大于等于110 mm Hg。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期血壓的平均值大于等于90 mm Hg才能確診為高血壓。
1.3 綜合管理方法 對入選的100名高血壓患者實施綜合管理的方法,具體措施如下[3]:①為100名高血壓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根據患者的病情長期規律的合理用藥,并向患者講述長期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并應選擇副作用少、效果好、價格合理的藥物以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②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定期為高血壓患者進行血壓測量,根據血壓的高低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③定期在社區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向患者講述健康的生活習慣對于高血壓患者的重要性,食鹽與高血壓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每天鹽的攝入不能超過6 g,要多食清淡的低脂肪、低熱量的食物,一般而言,肥胖的人患高血壓的幾率較大,若每天攝入的熱量過多就會轉換為脂肪保存在體內,從而加重心臟的負擔,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食用動物脂肪以及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肥肉等,烹調用油應使用植物油,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應戒煙、戒酒,戒煙可以有效的防治高血壓,酒精可興奮大腦,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加重高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要戒煙、戒酒;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運動對于高血壓患者起著重要的作用,患者最好選擇有氧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慢跑、游泳、太極拳等,運動時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加運動量,應在飯后2 h開始運動,在運動中出現任何不適的現象時應立即停止運動[4]。
對100名社區高血壓患者比較實施綜合管理前后的變化,實施綜合管理后患者的血壓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趨于穩定,實施綜合管理前患者的收縮壓在(160.5±12.1)mm Hg,舒張壓在(97.9±7.2)mm Hg,實施綜合管理后患者的收縮壓在(130.2±5.7)mm Hg,舒張壓在(83.7 ±4.8)mm Hg,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如限制鹽的攝入,堅持體育鍛煉,定期進行運動,戒煙、戒酒等。
高血壓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多發病和常見病,該病起病緩慢,早期無明顯的癥狀,或僅有頭暈、頭痛、心悸、耳鳴等癥狀,高血壓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險因素,若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嚴重者還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死等疾病。相關研究表明,控制血壓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目前對于血壓的控制率僅在6.1%[5],高血壓與不良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對100名社區高血壓患者實施綜合管理,隨訪1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明顯改善,我們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壓的升高,如控制鹽的攝入,戒煙、戒酒,適當的進行運動等。
近些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通過開展社區綜合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壓及相關危險因素,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本研究表明通過對患者進行行為干預,可以使患者的血壓得到控制。
綜上所述,高血壓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擔,在社區內對高血壓患者實施綜合管理可以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其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使高血壓患者得到及早治療。
[1]李健.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實施社區綜合管理的效果評價.當代醫學,2010,16(15):32-33.
[2]張東,盧立新,于國龍,等.綜合管理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效果的影響.心肺血病雜志,2010,29(1):5-8.
[3]張詠梅,徐悅.社區高血壓患者綜合管理及效果評價.中國社區醫師,2012,14(8):13-15.
[4]黃先志,劉德忠,張月云,等.社區高血壓患者綜合管理效果評價.中國公共衛生,2011,27(11):1466-1467.
[5]鐘玉薇,黃冠穎.社區高血壓綜合管理近期效果評價.吉林醫學,2010,31(22):3625-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