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強 劉巖青 劉全印
睪丸扭轉又稱精索扭轉,是由于睪丸和精索本身的解剖異常或活動度加大而引起的扭轉。12~18歲青少年為本病的高發年齡段,約占65%[1]。本病常常需要急診處理,若無豐富的泌尿外科臨床經驗,容易造成誤診為睪丸附睪炎而延誤治療,導致睪丸壞死被切除,從而引起患者的心理及生育功能障礙。故而為了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減少誤診誤治,現將我院1998~2011年間收治的12例患者資料并結合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總結。
本組12例,年齡12~32歲。年齡小于15歲3例,>15~30歲8例,30歲以上1例。左側睪丸扭轉9例,右側睪丸扭轉3例。扭轉時間最短4 h,最長7 d。所有患者均表現為患側睪丸突發劇烈疼痛,睪丸腫大,陰囊皮膚發紅。睡眠中發病7例,劇烈活動后發病3例,無明顯原因2例。
其中8例患者表現僅為突發的患側睪丸劇烈疼痛,無明顯會陰部放射痛;3例患者在患側睪丸劇烈疼痛的基礎上,伴有同側腹股溝區及下腹部的放射性疼痛,并伴有惡心、嘔吐;1例患者就診時睪丸疼痛已明顯減輕,陰囊處皮膚紅腫,睪丸明顯腫脹。上述患者均表現為陰囊托高試驗陽性。除1例扭轉時間長者,睪丸、附睪界限不清,其余11例患者患側睪丸上移呈橫位,睪丸、附睪均增大。彩超檢查提示睪丸、附睪增大,回聲不均勻,CDFI顯示睪丸和附睪血流信號減少或消失。
12例均行手術探查。術中發現扭轉均為鞘膜內型,未見1例鞘膜外型,扭轉程度180°~360°不等。術中發現扭轉睪丸大多呈灰色,4例呈暗紅色,1例呈黑色。術中將扭轉精索復位后均用熱鹽水紗布濕敷、包裹30 min,部分扭轉程度重者加用利多卡因封閉精索,觀察睪丸血運恢復情況。其中4例呈暗紅色者色澤轉紅,血運恢復良好,故行患側睪丸復位固定術后再行對側睪丸探查固定術。其余8例經濕敷后色澤無明顯變化,切開睪丸白膜后無新鮮血液溢出,血運未恢復,遂行睪丸切除術,并行對側睪丸探查固定術。
術后隨訪6個月至2年,復位固定者未發現患側及對側再次扭轉。8例睪丸切除者身體狀況良好,未發現對側扭轉。新生兒至70歲老人均可發生睪丸扭轉,而以20歲內者多發,睪丸扭轉發病以左側高于右側。其發病原因有睪丸系膜過長、睪丸下降不全、睪丸發育不良、睡眠中擠壓睪丸、陰囊外傷史等多種因素:①延診、誤診原因醫生因素:青春期為高發年齡段,醫生對本病認識不足,未行仔細查體,簡單考慮為急性睪丸、附睪炎。但18歲以下無性生活的青少年發生附睪炎的機會很少。患者因素:患者因害羞心理,出現睪丸癥狀后不敢到醫院就診,而有的醫生雖已診斷,但患者及家屬恐懼手術,為求確診再到其他醫院就診,往往喪失挽救睪丸的時機。②輔助診斷CDFI及同位素99锝睪丸掃描是睪丸扭轉輔助檢查中最重要的兩種檢查手段。其中同位素99锝睪丸掃描判斷睪丸扭轉的陽性率要高于CDFI,是睪丸扭轉手術探查的依據,但在一些基層醫院,要受設備條件的限制,故不能列為急診檢查的首選。而CDFI雖然有部分假陽性率,但其無創、快速、普遍的優點,在睪丸扭轉的早期診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檢查的首選方法。③治療早期手術是關鍵。睪丸扭轉的預后取決于扭轉時間的長短和扭轉的程度。確診為睪丸扭轉及高度懷疑扭轉者,均應手術探查,以免耽誤治療而造成睪丸切除,應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復位。扭轉后5 h以內復位者,睪丸可以存活,無嚴重不良后果。④手法復位睪丸扭轉時間短,程度輕,可試行手法復位。基于有報道稱手法復位癥狀完全緩解的病例,手術探查仍有32%的病例殘留有小角度睪丸扭轉。但如果扭轉時間短,程度輕,手法復位簡單快捷,可極大的為挽救睪丸爭取時間,故可作為緊急情況下的急診處理,復位成功后要建議患者盡早做雙側睪丸固定術;復位不成功要立即手術治療,挽救睪丸。
總之,睪丸扭轉的及時診斷與手術治療是重點,而及時的診斷又是手術的前提,故應在臨床工作中時刻謹記此病,避免想當然的經驗而造成誤診產生不可挽回的結果。
[1]黃隨富,滕志剛.睪丸扭轉20例臨床分析.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26(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