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 魏平 葉小莉
根據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一般對于深度燒傷患者來說,早期結痂必要的經歷環節是植皮手術,以確保創面較好快速的愈合,在創面進行醫學修復領域期間,往往會碰到皮源不足的情況,尤其是進行大面積深度燒傷和大范圍皮膚損傷治療時,給手術及臨床診治增加了巨大的難度。2011年至今以來,我科選取應用早期手術切痂,自體微粒皮與異體皮混合移植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的典型患者36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組36例燒傷患者中,男24例,女12例;年齡16~68歲,平均年齡39歲。燒傷總面積50% ~95%,平均(60±5)%;其中Ⅲ°和Ⅲ°以上面積30% ~75%,平均50%。其中15例伴中度吸入性損傷,其中12例創面主要位于四肢,少量輕微創面位于頸、背、臀等,9例創面燒傷部位位于全身,四肢均為Ⅲ°燒傷。
1.2 治療方法 將接診的36例燒傷患者入院后直接轉入重癥燒傷監護病房,給予常規抗休克補液,心肺復蘇(CPR),對于四肢、軀干環形焦痂或深度燒傷創面,早期進行及時切開減壓,抗炎、對癥以及支持等治療。患者休克期正常穩定渡過后,用滾軸取皮刀或電動取皮刀進行頭部取皮或于完好皮膚處取皮,我院患者取皮區多為頭皮,少數為腹部,背部及臀部未燒傷部位,供皮區與受皮區面積比約為1∶10~1∶15,厚度控制在0.3 mm以內為標準,選用銳利的臨床專用小剪刀剪制成厚度小于1 mm的微粒皮(或皮漿)備用。然后進行切痂,切痂部位為止血帶平面以下創面;層次至深筋膜層,創面無明顯壞死組織殘留[1]。切痂后,術野必須嚴密止血,以電凝止血配合熱鹽水或腎上腺素鹽水紗布濕敷止血,止血必須徹底,因異體皮片下積血易造成自體微粒皮早期液化,壞死,嚴重影響手術效果,止血后將制作的自體微粒皮皮漿均勻涂抹于創面上,再以異體皮覆蓋創面,縫合固定異體皮片,加壓包扎固定。2~3d后打開敷料,觀察異體皮片情況,異體皮片多可存活15~30 d,待異體皮自行溶解脫落后,即可見創面可見較多皮島生長,皮島逐漸融合成片,最終創面瘢痕愈合(注:異體皮自溶過程中需及時清除壞死皮片,防止造成創面嚴重感染)。
所有患者均手術成功,異體皮脫落后自體微粒皮大部成活,殘余創面經后期肉芽創面植皮后愈合好,異體皮與自體微粒皮混合移植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節省了皮源,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生命。經對本組患者創面愈合情況5~12個月隨訪,切痂創面瘢痕愈合,經積極的瘢痕治療和功能康復鍛煉,肢體功能恢復較好。
身體燒傷現象已經是一個長久歷史上不斷出現的創傷,燒傷的治療時間較為漫長,治療期間或后期的不良并發癥及隱患較為頻繁,致殘率占有相當大的百分數。細胞完整的新鮮異體皮是早期切痂創面覆蓋的強大助力,大大減少燒傷后創面膿毒血癥的發生,提高大面積燒傷患者的救治成活率和手術成功率,而且大大縮短了臨床治療時間。
此外,本組36病例患者均于度過休克期后行切痂手術,有效地遏制了全身炎癥反應和高代謝反應,減少了創面對內環境的擾亂。經對本組患者創面愈合情況5~12個月隨訪,切痂創面瘢痕愈合,經積極的瘢痕治療和功能康復鍛煉,肢體功能恢復較好。為了給微粒皮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①首先,應該選擇頭皮為供皮區,因為頭部皮膚較厚,取皮后5~7 d即可愈合,可反復多次進行取皮而不遺留瘢痕及影響頭發生長,正常情況下,保證取皮厚度在0.2~0.3 mm之間為宜。②燒傷創面處理時,一定確保創面壞死組織切除徹底,因壞死組織溶解后易造成創面感染,影響微粒皮存活[2]。保證受傷創面是活力健康組織,有利于微粒皮成活。治療中需要及時徹底止血,否則皮下容易血腫,可使微粒皮不能與創面接觸而不能存活。③術后需預防感染,加強營養支持治療,有利于促使微粒皮的成活。
根據以上臨床治療效果總結得知,隨著先進醫學技術的不斷壯大和擴展,超強的醫療設備和完善的診療方案極大的彌補了以往臨床治療史上的不足和缺陷。行自體微粒皮與大張異體皮混合移植術,可明顯縮短病程,節省了自體皮源,可大大提高大面積燒傷患者的救治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效果較理想。
[1]李崢.自體微粒皮移植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臨床效果觀察.四川醫學,2010,10:44-45.
[2]羅紅.大面積深度燒傷自體微粒皮移植同種皮覆蓋圍手術期護理. 吉林醫學,2010,11: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