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雷震
近年來,隨著交通意外的發生率的增高,頜面部外傷,尤其是頜面部骨折的發生率成逐年增高趨勢,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1]。目前,堅強內固定治療作為頜骨骨折的首選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得到了普遍認可。本研究中,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00例頜面部骨折患者,給予開放復位,骨折端進行堅強內固定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00例頜面部骨折患者,其中男80例,女20例,年齡13.0~65.5歲。100例頜面部骨折患者中,48例下頜骨骨折、14例顴弓骨折、12例顴骨顴弓聯合骨折、9例顴、上頜骨骨折骨折、6例單純上頜骨骨折,以及11例全面部骨折。術前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并結合曲面斷層X線片、顴弓位X線片,以及CT掃描等輔助檢查,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頜面部骨折。
1.2 治療方法 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在全身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盡早進行手術治療。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傷后的2周?;颊咴谌闋顟B下,根據術前設計的手術入路方式,切開并松解骨折端,進行解剖復位,恢復咬合關系,根據骨折端的情況,選取合適的鈦板(一般情況下,面中部、髁突骨折多選用微型鈦板,而下頜骨骨折多選用小型鈦板),并與骨面緊密貼合,螺釘固定,術后給予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5~7 d,告知患者進半流質飲食。
經過相應治療后,所有患者切口均達到一期愈合標準,術后隨訪2個月,其咬合關系、面部形態和功能均達到滿意效果,沒有出現鈦板排斥反應,以及螺釘脫落現象。
鈦板堅強內固定治療能夠使骨折斷端呈現三維方式的內固定,改變了傳統頜間固定、鋼絲結扎的固定模式,更符合生物力學的客觀要求,達到了骨折的一期愈合標準,最大程度地完成了固定的穩定性,具有操作簡便、損傷小、精確度高、牢固可靠等諸多優點,并且患者還可以早期進行功能訓練,促進了骨折的快速愈合,提高了患者的預后質量,已經成為頜面部骨折治療的首選方法,并得到了普遍認可[2]。
近年來,由于人們對外形容貌重視度的提高,頜面部骨折的治療要求也相應提高,并不能僅限于功能的恢復,還需要兼顧外形的修復,達到外形和功能的雙復常標準。所以,對于整個手術成敗,手術入路方式成為一個關鍵環節[3]。術前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全身狀況、骨折情況,以及對外形的需求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和分析,選取合適的手術入路方式。本研究中,采用開放性傷口,口內切口入路方式,必要時,可以采用局部小切口、半冠切口手術入路方式。在眼瞼緣下,做一個大小合適的切口時,應該先將上下瞼緣縫合,避免術中損傷角膜,手術操作過程中,切開眼輪匝肌,并向眶下緣分離,減少術后瞼外翻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應在距牙齦5 cm以上處,做口腔前庭切口,以便保證縫合時切口兩側有足夠的軟組織,避免術后功能訓練時牽拉導致裂開[4]。
通過我們的臨床實踐經驗,對于頜面部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法及臨床分析,總結了以下經驗,以供臨床參考。對于下頜骨粉碎性骨折,建議首先使用巾鉗,對骨折線的牙槽端進行固定,待咬合關系恢復后,暫時頜間結扎,隨后對下頜骨下緣進行解剖復位,就此恢復下頜骨局部的三維結構,為其他骨折部位的復位,提供臨床參考,然后以先大后小的原則,根據骨折塊的形狀,對各個骨折端進行復位。對于全面部骨折患者,首先對下頜骨,復位并固定,待下頜骨結構和咬合關系復位后,上頜骨則以此為參考,進行復位,隨后對頜間固定,維持其咬合關系,然后對顴骨、顴弓骨折端,進行復位。
鈦板內固定治療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術后并發癥為咬合不良和感染。術后咬合不良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鈦板固定前,沒有完全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系,或者勉強恢復咬合關系,但在鉆孔時,骨折斷段發生移位;鈦板與骨折切面沒有完全貼合,出現翹動情況;術后鈦板彈性作用,導致骨折斷段發生移位;術后缺少有效的頜間固定。術后感染可能與骨折傷情嚴重性、固定不夠穩定,以及手術水平等因素有關。臨床上多數研究者認為,骨折斷段的不穩定性是導致術后感染的重要因素,而臨床實踐證實,相對于術后抗生素的應用,固定的穩定性更能有效控制骨折斷段的局部感染,同時,手術過程中,嚴格按照手術操作規程,術后對手術區域進行加壓包扎,以及給予相應的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這些都是預防術后感染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中,經過相應治療后,所有患者切口均達到一期愈合標準,術后隨訪2個月,其咬合關系、面部形態和功能均達到滿意效果,沒有出現鈦板排斥反應,以及螺釘脫落現象??偠灾?,對于頜面部骨折患者,堅強內固定治療的療效顯著,有利于術后早期功能的恢復和預后質量的提高,值得臨床推廣。
[1]林江.口腔頜面部骨折微型鈦板堅固內固定的臨床研究.口腔醫學,2009,24(3):101-103.
[2]王玫.鈦板堅強內固定治療186例頜面部骨折的臨床分析.口腔醫學,2011,31(9):575-576.
[3]劉學軍.鈦板堅強內固定治療口腔頜面部骨折的臨床應用.中國當代醫藥,2012,19(7):163-164.
[4]金慧軍.堅強內固定技術治療頜面部骨折的效果觀察.河北醫學,2012,18(7):96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