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社琴
由于血液細胞分析儀在臨床上基本得到了普及,從而使檢驗科的工作效率以及經濟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也改善了檢測結果的精確性和準確性。然而,卻對血細胞形態學以及檢驗結果綜合分析產生了忽視,從而導致了漏診以及誤診現象的發生率增加,給患者帶來諸多無法挽回的損失。到目前為止,在形態學檢查方面血細胞分析儀僅為一種過篩手段,在發生可疑情況時,特別是在病理條件下需要展開合理的人工顯微鏡檢查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1]。本次研究中出于對血液分析儀在臨床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過程中的誤診以及漏診情況進行分析探討的目的,對8例全血細胞減少患者展開了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現匯報檢查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資料來源于我院所收治的全血細胞減少臨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8例,包括有男5例,女3例,年齡5~63歲,平均(45.7±13.5)歲。
1.2 方法 所用儀器為Sysmex·K-4500型血液分析儀,檢測時均采用進口相關配套試劑。具體操作為上機操作以Sysmex·K-4500說明書為依據展開,在完成儀器檢測之后,每份標本隨機抽取2張血片,采取瑞氏染色,在血片體尾交接處細胞分布均勻的部位展開合理的細胞形態學檢查。
1.3 診斷標準 研究中對于全血細胞減少的診斷標準為:不得少于兩次連續Hb<100 g/L,WBC<4.0×109/L,PLT<100×109/L。
本組8例研究對象均為由于造血系統疾病而導致全血細胞減少,其中包括有再生障礙性貧血3例,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者3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者2例。3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采取K-4500血液分析儀展開血常規檢測時,全血細胞明顯減少,白細胞直方圖小細胞尖峰發生顯著增高,白細胞分類小細胞比值大于60%,經過血片顯微鏡檢查發現成熟淋巴細胞比例發生明顯增高。3例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患者經血液分析儀對血常規進行檢測時,全血細胞明顯減少,白細胞直方圖小細胞的尖峰以及大細胞的尖峰保持一致,分類小細胞比值以及大細胞比值均大于45%。經過血片顯微鏡檢查發現,3例患者都可以看到晚幼紅細胞,通過血液分析儀檢測發現晚幼紅細胞可能以小細胞形式分類。本組中的2例MDS患者通過血液分析儀對血常規檢測時,同樣證實為全血細胞明顯減少,血細胞分類大細胞比值顯著增高,幼稚細胞明顯減少。采取血液分析儀對血細胞進行分類的依據為細胞大小,無法按照細胞形態學展開合理分類,這樣便會使少量幼稚細胞被劃分為大細胞,若是不采取顯微鏡檢查血片進行復診,很容易導致MDS的漏診。
目前在臨床上血液分析儀已經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其功能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血細胞三分群、五分群儀器已經在國內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因在國內的十幾年間血常規檢驗已經從手工操作向半自動或者是全自動檢測過度,完成了一個巨大的飛躍,不可避免的便會存在諸多有待進行深入探討的問題。血細胞分析儀中的血細胞分群主要以細胞體積大小為依據,并非是按照血細胞形態學進行分類。眾多專家學者堅決反對在采用三分群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之后,便不再展開顯微鏡下血細胞分類的這種錯誤作法。截止到目前,即便是在國內外最先進的五分類血液分析儀的應用過程中,在血細胞分類方面也僅作為一種過篩手段,無法對手工顯微鏡下分類予以完全取代,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血細胞分類計數參考方法”的有關要求為根據,利用相對科學的比對試驗,才可以對血細胞顯微鏡復查標準予以制定,并且在日常的臨床工作過程中應予以嚴格的執行,從而對造成誤診漏診進行有效的避免[2]。
通過閱讀文獻和以上誤診以及漏診研究分析我們體會到:在血液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細胞形態學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即便是一些不單獨依靠形態學進行診斷的疾病,其細胞形態的改變,也會對疾病的早期診斷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應對以下幾點給予注意:① 對細胞形態學檢驗重要性的宣傳進行強化,從而使細胞形態學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工作得到有效加強。② 對細胞形態學人員臨床知識水平進行提高,由于細胞形態學診斷所涉及的學科相對較多,對血液病臨床知識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種血液病特別是諸多貧血性疾病,診斷不僅僅單純依靠細胞形態學,還要求對諸多疾病的臨床表現進行充分的掌握,并且對各種相關實驗予以了解才可以得出更加明確的診斷。③ 對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有效建立與合理完善,由檢驗學會組織專家,對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的血液分析儀細胞復檢標準予以制定,且全國各地均應予以認真執行。④為細胞形態學工作人員制定科學的資格認證制度,一些不具備相關認證資格的人員,不允許其從事相關的細胞形態學工作。⑤在國內以及各省內經常展開細胞形態學術交流活動以及網上會診,從而保證對疑難血液病的診斷水平能夠得到顯著提高,有效降低誤診和漏診的發生率,為及時展開積極有效的治療提供可靠的保障,減少患者的痛苦,改善康復水平[3]。
[1]趙傳衛,曾文佼.血液分析儀與傳統手工檢測靜脈及末梢血液標本的比較.中國現代醫生,2008,8(46):140-141.
[2]叢玉隆.IS015189認可現場評審引發的對細胞形態檢驗問題的思考.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8,31(24):725-728.
[3]吳際貞,孟憲君.三分群血液分析儀對中間細胞群增高時鏡檢的臨床意義.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9,14(09):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