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俠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高,生存質量下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要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來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這樣有助于控制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本文觀察組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此類患者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最小為60歲,最大為81歲,平均年齡為(67.9±5.6)歲;根據美國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Ⅱ級18例,Ⅲ級24,Ⅳ級8例。對照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最小為60歲,最大為80歲,平均年齡為(68.4±6.3)歲;根據美國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Ⅱ級17例,Ⅲ級22,Ⅳ級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慢性心力衰竭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①心理干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會因為病程長、醫療費用負擔重等原因,導致老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充分了解患者產生心理情緒的原因,和患者溝通交流,緩解不良情緒,減少不良情緒對疾病影響,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信心。
②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治療過程中所用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等,囑咐患者要按時定量服藥,避免自行增減藥物劑量或者不服用某些藥物等。指導患者飲食,多食用高維生素、低脂低鹽食物,囑咐患者改變生活習慣,戒煙戒酒。為患者制定運動計劃,囑咐患者保持步行、慢跑等運動,運動中避免勞累,做到勞逸結合。
③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個體化康復計劃指導,首先告知患者要根據醫囑服藥,并堅持用藥,根據患者住院中的飲食情況,為患者制定出院后飲食計劃,囑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拋棄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囑咐患者定期到醫院復診,及時了解患者出院后情況,做好相關指導[1]。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包括患者是否堅持用藥、患者是否保存良好生活習慣、患者是否根據飲食指導進行飲食、患者是否進行低強度有氧活動、是否定期復查等方面進行評估,患者能夠完全遵從上述5個方面,此患者評定為完全已從,堅持3~4個方面評定為依從,不能做到3個方面以上,評定為不依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進行隨訪,調查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情況。觀察組干預后依從性評定結果:完全依從共35例,所占比例為70.0%;依從共12例,所占比例為24.0%,不依從共3例,所占比例為6.0%。對照組干預后依從性評定結果:完全依從共26例,所占比例為52.0%;依從共13例,所占比例為26.0%,不依從共11例,所占比例為22.0%。觀察組完全依從和依從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長,經濟負擔較大,患者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患者治療依從性會降低,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心理護理干預、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的等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心理情緒,提高患者認知程度,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我護理能力[2,3]。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護理干預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關梅菊,曹清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齊魯護理雜志,2010,J6(9):76.
[2]邱瑋瑜,劉慧玲.影響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原因及護理對策.廣東醫學,2008,29(4):694-695.
[3]朱靜.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護理中的應用.全科護理,2010,8(6):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