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華
由于產婦對生育疼痛的恐懼,醫生對剖宮產的適應證掌握不嚴等原因,導致我國剖宮產率逐年上升,有相關的研究報道顯示,我國的剖宮產率達到46.25%,遠高于其他國家平均27.01%的剖宮產率[1]。對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其終止妊娠的方式并不是只有再次剖宮,剖宮產僅是不可經陰道分娩的一種補救手段[2]。筆者對我院婦產科對65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進行經陰道分娩并配合有針對性的產程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產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65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曾有過一次剖宮產史,患者年齡介于28歲到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37±4.52)歲,孕周均在28周以上,平均孕周為(35.97±4.18)周。
1.2 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指征 距離上次剖宮產超過兩年;上次剖宮產的方式是子宮下段橫切口,術后未受到感染,傷口愈合良好;B超提示子宮前壁下段肌層厚度>3 mm,各層次回聲均勻并連續;不存在上次剖宮產的指征,且沒有新的剖宮產指征如巨大兒、羊水過少、頭盆不對稱等;孕婦有經陰道分娩的意愿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對出現分娩指征的孕婦給予經陰道分娩并配合有針對性的產程護理措施,關注生產時產婦及胎兒的情況,如發生異常情況則立即轉為剖宮產。在進行陰道分娩的同時,要有遇到異常情況即立刻轉予剖宮產、急救、輸血等的準備。
1.4 護理方法
1.4.1 心理疏導 對于決定經陰道分娩的孕婦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讓孕婦及其家屬認識到經陰道分娩與剖宮產的優點與缺點,了解到剖宮產并非是唯一選擇,幫助孕產婦建立信心,在分娩過程中給予產婦持續的支持,讓產婦感覺安全、放松并與醫生、助產士及護士配合。
1.4.2 加強監護 當產婦進入第一產程,助產士對產婦實施一對一的觀察與護理,使用胎心監護儀對產程全程監護。密切關注宮縮、宮口擴張、胎動、胎心等情況,注意產婦的心率、血壓、脈搏、呼吸等,并詳細記錄。如果出現宮縮過強、羊水渾濁Ⅱ度以上、胎心每分鐘大于160次或者小于120次,生產時發生繼發性宮縮乏力、活躍期延遲、頭先露下降受阻等異常情況,應該馬上告訴醫生并遵醫囑進行處理。如果出現惡心嘔吐、冒冷汗、持續性下腹痛、病理性縮復環等情況,則要考慮先兆子宮破裂,應立即予以處理,及時轉予剖宮產。
1.4.3 保證母嬰安全 產婦進入第二產程時,助產士要注意指導產婦調整好呼吸,學會合理使用腹壓。由于瘢痕子宮在分娩時不能過于用力,以防子宮破裂,因此需行會陰切開術,必要時尚需予胎頭吸引術。
1.4.4 產后護理 胎兒娩出后要注意觀察胎盤、胎膜的完整性,檢查子宮有無損傷,尤其是瘢痕位置,如發生裂開,應及時予以修補。若有行會陰切開術,要予切口縫合。注意觀察產婦的血壓、脈搏、呼吸等基本生命體征、子宮收縮、陰道出血、尿量及尿液性質等情況,并詳細記錄。囑咐患者及其家屬產后飲食要以高熱量、高蛋白為主,食物當以細軟且容易消化。
65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順利經陰道分娩的有56例,占86.15%,其中有10例予胎頭吸引術,占15.38%;有9例為剖宮產,原因是有4例由于產婦繼發宮縮乏力、3例出現胎兒宮內窘迫、2例發生先兆子宮破裂,手術過程順利,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術后胎兒均存活且健康。
對于選擇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生產方式,大部分的孕婦及其家屬偏向于選擇擇期再次剖宮產分娩[3]。但再次剖宮產比經陰道分娩,患者所需承擔的風險更大,因此,對于沒有剖宮產指征的產婦,并且臨床上符合經陰道分娩的指征,醫務人員首選鼓勵孕婦選擇經陰道分娩,以降低剖宮率、降低醫療風險、保護孕產婦的生命安全。本研究結果顯示,65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產婦有56例順利經陰道分娩,成功率達到86.15%,且產程順利,未發生子宮破裂、大出血等不良事件,胎兒均健康娩出,產婦產后恢復良好;僅有9例因產婦或胎兒出現異常情況,立即轉予剖宮產,手術也順利完成。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只要掌握好經陰道分娩的指征,并且配合有針對性的產程護理措施,可行且安全。
[1]唐蔚,何力,羅曉柳,等.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65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2,07(18):120-122.
[2]李冬如.瘢痕子宮妊娠經陰道分娩的護理體會.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3):275-276.
[3]黃金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08,3(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