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淑紅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疾病[1]。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一種嚴重并發癥,骨質疏松癥患者最主要的癥狀是疼痛,以腰背痛為主,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一旦外傷后發生骨折,則腰痛更為劇烈,活動進一步受限,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不僅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SKY膨脹式椎體成型器是在球囊擴張椎體成型器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用SKY椎體成型器能順利完成經皮穿刺椎體后凸成型,它是一種新興的脊柱微創手術,是將骨水泥注入病變椎體,恢復椎體高度,增加椎體的強度,提高脊柱的穩定性,防止椎體進一步塌陷和再骨折。椎體內骨水泥分布良好,外漏發生率低,操作簡單,緩解疼痛,效果明顯[2]。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對21例57椎體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老年患者用SKY椎體成型器進行了治療,效果顯著。現將圍手術期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21例,57個椎體。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齡65~78歲,平均年齡69.5歲。病例均為多椎體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以腰背部疼痛就診。其中累及T92個,T115個,T127個,L111個,L26個,L38個,L411個,L57個。均有明顯疼痛,X線攝片顯示明顯的骨質疏松及椎體壓縮性骨折,CT及MRI確認壓縮椎體后壁無損傷,且無明顯的椎體內占位性病變,無脊髓及神經根損害癥狀。
1.2 手術方法 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進行手術:①患者取俯臥位,行局部麻醉,常規消毒,鋪無菌巾。②嚴格按比例調配骨水泥。③將穿刺針針尖置于椎弓根外上緣,經椎弓根行椎體穿刺,穿刺成功后連接注射裝置,當椎體復位滿意時,將適量處于拉絲期的骨水泥注入椎體,由C型臂X線機檢測注入過程及骨水泥的注入量,觀察骨水泥填充,彌散情況至填充彌散滿意后3~5 min拔出穿刺針,壓迫包扎,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常規行X線CT檢查。
21例病例,經過治療,術后4~6 h腰痛癥狀開始緩解,全部病例術后疼痛癥狀消失,3~7 d后下床活動,無神經損害癥狀,術后X線檢查骨水泥無滲漏,未發生任何并發癥,術后5~7 d患者康復出院,經過隨訪,療效顯著,患者滿意。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及家屬對SKY椎體成型器經皮穿刺椎體后凸成型術的知識及手術方式,手術的安全性缺乏了解,擔心術后療效及費用等,造成了患者及家屬的焦慮心理。因此,護士要及時,經常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配合主管醫生給患者及家屬耐心講解,使其對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向其介紹主治醫生的資歷,增加其信任感,消除患者的恐懼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
3.1.2 臥位練習 術前3 d開始進行俯臥位及腰部的過伸位鍛煉,頭偏向一側,胸、肩部及骨盆下墊軟枕,使腹部懸空便于呼吸,2次/d,時間由短到長,循序漸進,以提高手術的耐受性。
3.1.3 術前準備 護士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根據醫囑指導患者做好各項檢查,如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心電圖等,術前1 d做碘過敏試驗,排除凝血功能障礙,出血傾向,全身情況差,嚴重心肺疾病及不能耐受手術者。術前1 d備皮,術前12 h禁食,4 h禁飲,術前晚為保證患者充分休息,可給適當的鎮靜劑,術日晨測生命體征,術前30 min排空小便,遵醫囑給予術前針肌內注射。
3.2 術后護理
3.2.1 一般護理 術后,患者返回病房,遵醫囑給予心電監護,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3 d內臥床休息,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協助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多飲水,防止便秘,保持床單整潔干燥。
3.2.2 體位護理 術后平臥4~6 h后可允許翻身,翻身時注意保持頭頸與軀干一同翻動,保持腰部挺直,防止扭曲,動作輕柔,腰背部墊軟枕。
3.2.3 術后合理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換藥時嚴格無菌操作,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滲血等感染征象。
3.2.4 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①脊髓、神經根壓迫癥狀,術中骨水泥注入椎體時,如漏入硬膜外、椎間孔、椎間盤,會引起對脊髓、神經根的壓迫,因此術后6 h內,要密切觀察患者雙下肢皮膚顏色、溫度、感覺運動及足背動脈搏動等情況,如雙下肢皮膚顏色變深、皮溫低、足背動脈搏動消失、雙下肢感覺麻木、肌力下降等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②肺栓塞,肺栓塞是骨水泥微粒進入椎體靜脈竇,形成的栓子進入肺循環造成的。肺栓塞的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咯血。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如發現患者突發胸痛、發紺、呼吸急促,及時給予氧氣吸入,通知醫生進行救治;若出現咯血,應是患者頭偏向一側,防止血塊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密切觀察咯血的顏色和量,并做好記錄準備好搶救藥品和器械,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其緊張、恐懼情緒,使其配合治療和搶救。③發熱,是最常見的并發癥,術后3 d內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體溫超過37.5℃時每4 h測一次體溫,當超過39℃時要給予物理降溫措施,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退熱藥物。行降溫措施,30 min后復測體溫,體溫正常后改為每日測體溫2次。發熱期間,鼓勵患者多飲溫開水,做好口腔護理,同時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及時更換濕透的衣服,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增加患者的舒適感。
3.2.5 功能鍛煉 術后6 h疼痛減輕后,可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直腿抬高和伸膝等運動,鍛煉股四頭肌力量。術后3~5 d,在護士的協助下,可以坐起,床邊站立,如無不適,再進行行走練習,循序漸進,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因為骨折椎體內經骨水泥灌注后,椎體的剛度上升,與相鄰節段形成了明顯的梯度差,加速椎間盤的退變,誘發其他椎體骨折[3]。
3.2.6 健康教育 囑患者出院后加強營養,注意休息,6個月內避免負重,彎腰等,防止跌倒,同時進行腰背肌鍛煉,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進食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產品等,促進機體鈣質的形成,必要時輔助鈣劑、維生素D等,注意保持適當的鈣磷比例,忌煙酒及辛辣食物。定期隨訪繼續給患者以指導,直到患者完全康復。
[1]來小彬.預防老年骨質疏松.護士進修雜志,2010,5:387-389.
[2]鄭召民,鄺冠明.SKY骨擴張器系統在經皮椎體后凸成型術中的臨床應用.中國脊髓雜志,2005,3(15):166-169.
[3]楊惠林,HanSenA,陳亮.椎體后凸成型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中華骨科雜志,2003,23: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