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 張峰 李愛萍
老年疝氣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王朋 張峰 李愛萍
老年患者;疝氣;心理護理
老年疝氣是普外科的常見的疾病之一。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串氣”,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復發疝、白線疝、股疝等。疝氣多是因為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過肥、用力排便、婦女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這些患者存在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們不愿意向家屬透露自己的病情,不到萬不得已時就不到醫院就診,因此在關注患者康復的同時,更需要關注患者心理需求的滿足和人格尊嚴的完善[3]。我們對老年疝氣患者進行了心理分析。
1.1一般資料 2012年1~12月,選取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120例,老年疝氣患者,年齡58~74歲,男84例,女36例。其中,正常疝氣102例,嵌頓疝18例,本次住院時第一次手術的115例,第二次手術的5例。
1.2方法 這些患者從住院開始責任護士就用親切的語言同患者溝通,目的是拉近護患關系,讓患者對護士充分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友愛和親情基礎,然后進行疝氣患者心理問卷調查。一般發卷時間不在患者住院的當天進行,因為護士同患者接觸的時間短,還沒有完全的信任和了解,一般在患者住院后3 d內完成。
正確的護理對老年疝氣的轉歸及預防再次復發至關重要。
老年疝氣患者的心理壓力大,他們不愿意讓自己的親朋好友知道。一方面他們對醫院環境陌生,對手術產生恐懼,另外一方面由于患者對疝氣知識的缺乏而擔心能否治愈,是否復發。還有一部分患者來自于農村,沒有經濟來源,而擔心住院費用過多,難以承受。
4.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行面對面的護患交流[2]護士采取床旁談心的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工作深入細致,熟悉患者,用親切誠懇的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不能輕視患者,有意識的保護患者的隱私,建立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從而減輕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
4.2重視患者各方面的需要,滿足患者的依賴心理 在工作中,護理人員要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動作輕柔,提高血管的穿刺成功率,同時醫護人員應認真聽取患者的訴說,對患者的焦慮恐懼情緒,應有目的的給予疏導、釋放。患者與信賴的醫務人員進行交談,會讓他們感覺被理解,使其能以積極的態度配合康復治療,收到良好的效果。
4.3術前心理護理 患者因為擔心手術而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護士要用輕柔的語言與之交談,講解疾病的病因,主要手術治療的方法,不要用醫學術語,要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為患者講明手術修補是治療老年疝氣的最有效的方法,就像生活中的補褲子,褲襠破了,如果直接縫合的話,張力太小,下次還容易破,要用一小塊布把它補好,這樣張力就大了,以后活動注意的話,就不那么容易破了。這樣比較容易被患者理解。另外還要提前向患者介紹醫師、麻醉師、醫師的資歷及技術水平,讓患者感覺到已受到醫院的重視,已滿足自尊心,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
4.4術中心理護理 進入手術室是患者心理上最容易緊張的時刻,手術室人員的一舉一動非常注意。護士應面帶笑容熱情回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巡回護士一直守在患者身邊。
4.5術后心理護理 及時反饋手術情況,及時處理術后的疼痛。護士及早告訴患者術后24 h內切口最痛,48 h后疼痛會明顯減輕,使患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遵醫囑術后6 h后使用止痛劑。按時發放住院患者的一日清單,消除患者對醫院是否濫收費、多收費的疑慮。
4.6做好出院指導 囑咐患者要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咳嗽,飲食上要多吃粗纖維飲食,防止便秘,必要時使用緩瀉藥,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增加腹內壓。出院后逐漸增加活動量,3個月內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1]。
[1] 李秀云,汪暉.臨床護理常規.人們軍醫出版社:180.
[2] 顏霞,張素,孟春英,等.溝通技巧對護理質量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1988,33(6):366.
[3] 王婕.未婚異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中國實用醫藥,2012,8:201-202.
474500 河南省西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