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秀蘭
膝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
喬秀蘭
膝關節置換;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近年來老年人進行膝關節置換的越來越多。此手術后的并發癥,深靜脈血栓(DVT)的形成,及其繼發的肺動脈栓塞對患者的危害往往是很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對此骨傷科對它給予足夠重視。并對此手術患者實施一套完整的預防護理措施。防止DVT的發生。河南省濟源市第一人民醫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開展此手術87例,發生深靜脈血栓2例,發生率2.7%。
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行膝關節置換術87例,單側置換75例,雙側置換12例,最小年齡57歲,最大年齡84歲,平均年齡62歲,男32例,女55例。發生靜脈血栓的2例中,女1例,男1例,經過早期的治療全部康復。
2.1自身因素
2.1.1年齡 膝關節置換多數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血管壁老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亢進。
2.1.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存在高血脂,高血糖和血小板功能異常,血液粘滯,血流緩慢,紅細胞聚積加速,致使血液呈高凝狀態。高血糖等因素,造成血管內皮的損傷,都為DVT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2.1.3肥胖 肥胖患者平時活動少,心臟負荷重,右心壓力過高,導致血液推進能力下降。
2.2手術原因
2.2.1手術本身 手術對于任何人都是強烈應激刺激,它可使血小板增高。術前患者禁食水,術中失血都造成血液濃縮,患者血液粘稠。
2.2.2止血帶使用 術中止血帶的使用會阻礙靜脈回流,靜脈中血液淤滯。另外,止血帶的應用使患者血流動力學也發生影響,松止血帶時血液的快速沖力更容易把栓子沖涮掉進入血液循環,造成血管栓塞。
2.2.3骨水泥 手術中應用的骨水泥是一種粉末狀聚合物和一種液體狀單體組成,當兩者相遇時,發生聚合反應,產生一種熱效應,當骨水泥變硬后假體被固定。手術中骨水泥的侵蝕,熱聚合反應,都可損傷血管內膜及壓迫靜脈影響血液回液,為血栓形成提供條件。
2.2.4麻醉 膝關節手術常用椎管內麻醉成全身麻醉。麻醉藥物中的肌松劑,使下肢肌肉處于完全松馳狀態。“肌泵”的功能障礙,靜脈擴張,血液回流緩慢,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淤滯凝聚易形成DVT。
2.2.5手術時間 手術的時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時間越長,越容易形成DVT。
3.1宣教 術前對患者講解什么是DVT,及其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性,引起患者的重視,講解術后患者早期活動重要性,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和護理工作,飲食清淡,低脂肪,高纖維素,還要勸患者戒煙和被動吸煙,因煙中的尼古丁可以致血管收縮。
3.2早期活動方法 ①踝關節伸屈活動也稱為踝泵。②股四頭肌“靜力性的收縮訓練”具體方法:患者平臥,足尖面上繃緊大腿部肌肉練習,每次保持5 s,放松2 s。③股四頭肌直腿抬高,具體方法,健肢放在患肢足下,協助患肢完成抬腿動作。抬高床面15 cm,直至力竭。術前既讓患者掌握這些練習為術后的功能鍛煉做好鋪墊。
臨床抗凝藥物很多,本科使用的是低分子肝素鈉針,與其他抗凝藥物相比,它具有降低DVT的發生率,同時并不增加出血率,使用時個體差異小等優點。術前3~5 d,20~30 mg/d,皮下注射,術前24 h停藥,術后第2天皮下注射20~30 mg/d,至術后21 d停藥。術后補充足夠的血容量,鼓勵患者多飲水,防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
術后患者取舒適的平臥位抬高患者頭部,高于心臟10~15 cm。術前有屈曲畸形患者,將軟墊墊在小腿下,靠自然垂力使膝關節伸直,矯正屈曲畸形[2]。
早期的功能鍛煉可以幫助肌肉收縮,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防關節僵硬和粘連,使水腫減輕,有利于膝關節愈合[3]。麻醉沒有恢復前我們給患者穿彈力襪。應用下肢間斷氣體加壓裝置2次/d,一次30 min,并給予患肢向心性按摩。麻醉恢復后即讓患者做踝泵運動,1次/5 min,1次/h,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第1天除踝泵,運動外,加上股四頭靜力收縮運動,每天做500~1000次。術后第二天,除進行前一天的鍛煉再加上直腿抬高訓練,10次/次,1~2次/d。開始CPM功能鍛煉,從600開始,2次/d,1 h/次,每日增加150,直至患者一周增至900。術后第2天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一周內不讓患者下地負重活動,術后第5日協助患者雙膝移至床旁小腿下垂,靠垂力作用練習膝關節屈度。術后3~10 d可下地站立。術后第12日扶拐行走。出于對疼痛的自我保護,膝關節發生屈曲攣縮,在訓練間隙,用膝部支具使膝關節處于強迫伸直位。如有下肢腫脹,疼痛加劇,可暫時降低活動強度或休息一天,待反應緩解后可繼續訓練。
由于DVT類型不同,癥狀各異,靜脈血栓和血管栓塞不完全性,癥狀多不典型。應傾聽患者主訴,患者的不適感,沉重脹痛感予以重視。觀察雙下肢皮膚顏色水腫,淺靜脈怒張,每日做小腿腓腸肌門診檢查。必要時測兩個肢相應不同平面周徑,相差0.5 cm以上及時通知醫生。采取進一步檢查,對于確定為DVT的患者,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10~14 d,患肢抬高并制動,膝關節屈曲100°~150°,注意觀察皮膚,注意保暖,禁止按摩,禁止在患側下肢靜脈輸液,遵醫囑應用尿激酶等溶栓藥物。
[1] 陳常娟,李成芬.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與預防護理對策.中國傷殘醫學,2008,16(6):35-36.
[2] 甘煜東,丁晶.人工關節置換的臨床護理及康復指導體會.西南軍醫,2008,10(6):177-178.
[3] 唐泓源,張黎明,皮紅英,等.關節置換的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相關危因素的護理評估.護理研究,2007,21(28):2564-2567.
454650 河南省濟源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