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 胡曉敏 黃君
肝膽管結石,病情復雜,治療困難,復發(fā)率高,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筆者所在醫(yī)院近年施行肝內狹窄膽管切開取石、整形,大口膽腸內引流術66例,效果較好。現(xiàn)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1 擇期初次手術患者的護理 ①心理護理。②備齊各種影像檢查資料,B超、CT,肝腎功能,PTC、ER-CP等。③術前3 d用抗生素,有感染者進手術室前靜滴抗生素一組。④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水/電解質紊亂,術前備新鮮血。⑤重度梗阻性黃疸的患者服用膽鹽劑、維生素K,術前3 d腸道準備。
1.2 再次手術患者手術的護理 ①備齊以往手術及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資料。②膽汁培養(yǎng)包括厭氧菌及藥敏,并根據(jù)結果選擇抗生素。③若作膽腸手術應行胃腸鋇餐,了解以往內引流方式及達到的效果。④注意腹部刀口瘢痕位置,選擇好再手術刀口,并備皮。
1.3 急癥多屬于高危患者,更應謹慎注意多臟器功能,重癥者應作凝血象檢查,注意DIC。
2.1 按肝膽外科護理常規(guī)。
2.2 常規(guī)吸氧24 h。
2.3 禁用嗎啡、巴比妥類藥物。
2.4 保持血壓穩(wěn)定,防止循環(huán)血量不足。梗阻性黃疸患者脈率慢,低血容量反應不靈敏,故應注意尿量觀察,一般每小時不少于60 ml。
2.5 若有腹腔引流管周圍出血及T管出血,多來自肝膽管,須再手術。
2.6 有感染癥狀時注意刀口、膈下、肝下區(qū)的感染。
2.7 持續(xù)低負壓吸引雙套管引流,應保持引流通暢;24 h記錄引流量及性狀;雙套管以無菌紗布包好,防止感染并牢固固定,以防翻身脫管。
2.8 T管引流的護理,①T管引流在有效的引流期間嚴防脫管。②保持引流通暢。③每日準確記錄引流量及性狀,總引流量每日約500 ml左右膽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④2周后行T管造景或試夾管24 h之內患者無腹痛、發(fā)熱等癥狀,證明下端通暢方可拔管。⑤拔管后注意患者食欲,有無腹脹,黃疸及大便色澤的變化。
3.1 1~3級肝膽管結石并狹窄,采用狹窄膽管切開整形,大內口引流術是目前較理想的手術方法,進肝顯露1~3級肝管手術復雜,難度大,術后有出血、感染、膽瘺、肝衰等并發(fā)癥的危險,故手術前后的良好護理是手術成功的必要條件。
3.2 肝內膽管結石手,術前介入放射學檢查,如經(jīng)皮肝穿膽道造影(PTC)及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均有引發(fā)出血、感染、膽瘺的可能,因此必須有充分細致的準備及認真嚴格的檢查后進行護理。
3.3 肝內膽管結石多屬于高危患者,特別容易出現(xiàn)低蛋白血癥及肝腎功能損害,故患者術前的營養(yǎng)狀況及恢復期的護理不可忽視。
3.4 肝內肝管結石復發(fā)率較高,應向患者宣傳科學的生活方式,做好出院指導,也可減少復發(f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