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紅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一種呼氣流速降低和肺用力呼氣時間延長為特征的肺部疾病,病理改變為終末細支氣管的肺泡囊持久性破壞擴大,導致小氣道陷閉[1]。病程長,病情反復發作,并發癥多,現就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護理進展綜述如下:
1.1 氧療的護理
1.1.1 持續低流量給氧 凌懂明報道[2]為防止高濃度吸氧對通氣的抑制作用,采用低流量吸氧,濕化瓶內的濕化液不少于2/3的滿度,注意氧氣的加溫、濕化,氧氣溫度在37℃、濕度在80%左右,在濕化瓶的外部用熱水袋保溫;夜間或活動后適當提高2.0~3.0 L/min,鼓勵患者每日吸氧達到15 h以上,或者至少到到12 h以上,不能因癥狀的好轉而減少吸氧時間。急性期氧濃度宜25% ~30%,流量為1.5~2 L/min[3]。吸氧時須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排出痰液。在濕化痰液后,應協助患者翻身,同時配合拍背。拍背時應有節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叩拍時與呼氣同步。對老年患者不宜過分用力,拍背時要隨時觀察面色、呼吸、心率等[4]。對痰多的患者,給予霧化吸入,當患者感到呼吸困難時可取遠位或側位吸入,對嚴重呼吸困難的患者,護士應守護患者身邊,密切觀察吸入情況。一旦發生痰液阻塞氣道,立即協助吸痰避免發生窒息。鼓勵患者多飲水,少量多次,20~40 ml/次,20 min/次[5]。
1.1.2 無創通氣 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早期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無創呼吸機鼻罩或面罩無創通氣治療[6],無創通氣簡便易行,依從性好,護理難度相對低,減少了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危險因素,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無創治療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配合治療,治療中注意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保證通氣效果,進行血氣檢測,以了解通氣改善情況。
1.1.3 家庭氧療 患者病情穩定出院后,可在家進行家庭氧療。曾劍兒,何炳斌等研究結果[7]長期家庭氧療是COPD患者病情進展延緩、生活質量得以提高的有效手段,作為COPD緩解期患者一種簡便、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緩解期進行長期家庭氧療,吸氧10~15 h/d,氧流量1~1.5 L/min。有報道[8]:家庭氧療聯合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有明顯的增強作用,可明顯降低患者AECOPD的頻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
1.2 藥物治療的護理 按醫囑應用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祛痰藥物等。注意觀察用藥后患者體溫是否下降,咳嗽是否減輕,痰液的顏色是否轉白等,觀察用藥后痰液是否易于咳出;注意觀察氣喘是否消失,應用茶堿類藥物時應嚴格掌握用藥濃度及滴速[3]。注意觀察藥物不良反應[9]:止咳藥可待因為中樞止咳藥會成癮,并抑制咳嗽,噴托維林有口干、惡心、腹脹、頭痛等;溴已新胃潰瘍慎用。
1.3 呼吸運動功能鍛煉 指導患者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王永紅報道[10]:加強膈肌功能的鍛煉,對肺氣腫患者改善呼吸,增加通氣很有效,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但COPD的患者膈肌容易發生疲勞,從而使腹式呼吸減弱。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指導患者采用放松體位取立位、平臥位或半臥位,身體前傾,將手置于腹部,吸氣時可感到腹部隆起,呼氣時感到凹陷,經鼻子吸氣,口呼氣,吸氣時,患者應放松,呼氣時間要比吸氣時間長,讓吸入的氣體達到肺底部。呼吸時不可用力,從而改善腹式呼吸,呼吸7~8次/min,10~20 min/次,鍛煉2次/d。縮唇呼吸具體方法如下[11]:患者閉嘴經鼻吸氣,然后通過縮唇(吹口哨樣)緩慢呼吸,同時收縮腹部,吸氣與呼氣比為1∶2或1∶3。有報道認為[1]:將患者不自主的呻吟式呼吸轉變為縮唇式呼氣,可以延長呼氣時間,降低呼吸頻率,提高肺活量和呼吸功能。
1.4 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 有研究報道[12]: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自發性氣胸一旦確診,應立即抽氣,胸腔安置閉式引流,并且加強對基礎疾病的治療,防止和糾正其他并發癥,如皮下氣腫、縱隔氣腫、酸堿平衡紊亂、消化道出血以及呼吸、循環衰竭等。毛紅英研究報道[13]:對氣胸超過50%患者均做胸腔閉式引流,以縮短病程。術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引流術后護理最重要的是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在防止引流管滑出方面,采用在引流管近手術切口處做記號,以便及時發現管子有無滑出或伸入。引流管通暢時,引流管水柱隨呼吸運動而出現波動,如水封瓶水無波動常有如下兩種情況:一是水柱無波動但呈負壓,表示肺已復張或引流管阻塞;二是水柱內液平與瓶內液平等高,提示引流管漏氣或管子已滑出胸膜腔,均應做出相應的處理。賈瑞霞,宋俊蘭等報道[5]:胸腔閉式引流袋高度應低于穿刺點10~20 cm,固定牢靠,保持管道密閉和通暢,防止扭曲、受壓、阻塞,水封瓶中玻璃管應浸入水中2~3 cm。若閉式引流后水封瓶內不再有氣體逸出,表明肺破口愈合,漏氣停止,繼續觀察24~48 h無變化,胸片提示肺已復張,即可拔管。行胸腔閉式引流后,囑患者勿過分牽拉胸導管防止脫落,指導患者咳嗽、呼吸以利排氣。
1.5 預防呼吸道感染 相關報道[14]:呼吸道衛生問題如感染、吸煙和其他刺激性氣體或煙霧的吸入等,均會加重支氣管炎癥、充血和水腫,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呼吸衰竭。因此,應特別注意預防感冒,在感冒流行期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注意天氣變化,秋冬季節是慢支高發季節,患者應該及時添加衣物、防止受涼;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在家通風2次/d,上午9~10時和下午3~4時(此是空氣質量較好),30 min/次左右,室溫20℃ ~22℃,濕度50% ~60%;加強身體鍛煉及鼻耐寒鍛煉,增強體質;對吸煙者應勸其戒煙,避免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消除呼吸道不良刺激,發現感染征象及時治療。
1.6 心理與飲食護理 耐心說服患者及家屬,使其明白單靠藥物治療是不夠的,不良的情緒可加重病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于疾病恢復[11]。對于有水腫及腹水的患者應限制鈉鹽的攝入,如有低鈉血癥,可進含鹽飲食,多汗者給含鉀多的食物。根據患者口味適當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少食多餐,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為宜。陳心容報道分析認為[15]: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爭取家庭社會系統的支持,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盡可能的幫助患者;同時教會患者自我護理的方法,提高機體抵抗力,盡量減少復發,減少住院次數。同時,加強與醫生溝通,降低醫療費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讓患者愿意接受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病程長,并發癥多,除進行藥物治療外,需持續低流量給氧、呼吸肌鍛煉及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做好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出院后進行家庭氧療,預防呼吸道感染等綜合措施,積極治療達到穩定患者肺功能,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緩病情發展,改善生命質量的目的。
[1]吳洪,段惠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縮唇式呼氣的訓練與護理.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半月刊,2009,11(11):194.
[2]凌懂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療的護理干預.中國醫藥指南,2009,37(5):137-138.
[3]趙志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護理.中國醫藥指南,2010,8(26):144-145.
[4]畢紅燕,謝金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70例的護理.光明中醫,2009,9,24(9):1790-1791.
[5]賈瑞霞,宋俊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70例的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388-389.
[6]徐淑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無創通氣的護理.實用醫技雜志,2007,14(28):3935-3937.
[7]曾劍兒,何炳斌.長期家庭氧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療效研究. 中國醫療前沿,2010,5(18):33-93.
[8]姜麗娟,王芬.家庭氧療聯合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6):163-164.
[9]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9.
[10]王永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康復治療.吉林醫學,2010,31(27):4793.
[11]王宏霞,張琦,程艷秋,等.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4(21):228-229.
[12]馬成芳,潘林娟,王卿,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護理體會.護士進修雜志,2009,24(9):853-854.
[13]毛紅英.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自發性氣胸病人的護理.全科護理,2010,8(1):224-225.
[14]張云英,伊麗琪.淺談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家庭護理.包頭醫學,2009,33(3):185-186.
[15]陳心容.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療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中醫藥臨床雜志,2009,2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