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光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呈上升趨勢。高血壓病不僅使患者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發生改變,而且可發生心、腦、腎等器官繼發性病變,使其生活質量嚴重受影響。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對高血壓住院患者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初期沒有明顯癥狀,偶爾測量血壓時發現血壓升高,一般高血壓常見癥狀有頭暈、頭脹痛、失眠、健忘、多夢、耳鳴、易激動、心悸等,當高血壓患者有夜尿增多時,則提示腎功能開始有改變。
在平靜坐位狀況下,先后兩次不同時間按正確方法測量血壓均超過140/90 mm Hg,則考慮為高血壓。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期間,血壓測定在正常范圍內仍屬于高血壓。
高血壓目前呈現出三“高”,三“低”的狀況: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曉率低;服藥(治療)率低;控制率低。
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在高血壓病治療中患者常常出現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和做法。如:以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的高低;用藥斷斷續續;血壓一下降,便立即停藥;長時間服藥而不定期復查血壓;單純依賴降壓藥,不做綜合性治療;盲目長期服用一種類型的降壓藥;不求醫、相信廣告,自己購藥治療;血壓只是偏高,自認為不值得治療;擔心藥物副作不愿長期服用降壓藥等等。
3.1 控制體重 提倡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度增加有氧運動量:學會一種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方法:散步、慢跑、倒退行、騎車、游泳、太極拳、有氧舞,跳繩、爬山、踢踢毽,形式自便。保持理想體重,使體重指數保持在18.5~22.9[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2(m)2]。飲食原則: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新鮮的蔬菜和瓜果,適當多吃禽蛋白質高的食物如:魚、蝦,主食以粗糧為主,7~8分飽為好,少吃甜食。
3.2 膳食限鹽 限鹽量我們北方食鹽量較多先降至8 g/d,再降至6 g/d,每天所吃食物本身就含在2~3 g鹽,因此每日調味品的食鹽要控制在5 g以下較合適。小平勺鹽3 g,可樂瓶蓋鹽量為5 g。減鹽竅門:①人工制作的食品含鹽量較多,應盡量少吃;提倡多吃生吃新鮮清潔的蔬菜。②菜熟九成再放鹽,利于控制別太咸。③可利用醋糖、芝麻醬、香料來增加食物的味道。④可加蒜、蔥、胡椒等來變換風味和口味。
3.3 限制飲酒與咖啡,提倡戒煙和不飲或少飲酒與咖啡,不酗酒、每日飲酒量應≤1兩白酒(酒精30 g的量),已吸煙者勸其戒煙或逐漸減少吸煙<5支/d。所以對于高血壓患者建議戒煙和不要飲酒,要飲就喝紅葡萄酒,每日不超過50~100 ml,因為紅葡萄的皮上有“逆轉醇”,它可以抗衰老,還是氧化劑。
3.4 松馳與應急訓練對容易激動的患者,指導其保持平靜的心境,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沉著冷靜,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如向朋友、親人傾吐,與他們交談等,學會用“松馳”的方法,使激動的情緒通過轉移而緩解。對憂郁的患者,鼓勵參加輕松愉快的業余活動,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
3.5 心理疏導情緒激動常常是誘發急性心血管病和腦卒中的因素,盡量避免過累、緊張、激動、焦慮、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寬松、寧靜、愉快的心情。洪昭光教授講: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一切保健作用的總和。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
3.6 藥物治療中的注意事項:①為預防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不全的發生,高血壓患者要提高長期治療的依從性,嚴格按照醫囑堅持終生服藥,不可驟然停藥,以免血壓忽然升高而發生意外。②注意經常測量血壓,并與醫生保持聯系,遵醫囑調整用藥劑量、種類,維持血壓長期在較為穩定的理想范圍。③注意觀察藥物的副作用,遵醫囑定期復診。④出現頭暈頭疼,惡心嘔吐,心悸、胸悶、心前區疼痛,視物模糊,四肢發麻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通過健康教育使高血壓患者知道堅持按時服藥和非藥治療的重要性,使人們樹立健康意識,教會患者自己及家人測量血壓。讓患者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是穩定血壓的重要因素。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系統的、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導,對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壓及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