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慧穎
55例臂叢神經損傷的神經肌電圖檢查分析
仉慧穎
臂叢神經損傷;肌電圖
臂叢神經損傷是臨床常見的神經損傷之一,由于該神經解剖結構復雜,損傷類型較多,僅根據病史、體征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資料很難確診,而神經電生理檢查可以從電生理角度為臨床提供臂叢神經損傷的類型和嚴重程度等情況。為了提高臂叢神經損傷的診斷水平,筆者對55例該病患者的神經肌電圖(EMG)檢查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55例外傷性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男44例、女11例,年齡6個月~56歲,平均33歲。病程15 d~2年,受傷原因包括車禍25例、機械絞傷10例、切割傷8例、摔傷6例、產傷6例。
1.2肌電圖(EMG)檢查方法 使用丹麥產KEYPOINT肌電圖儀,根據病情,對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腋神經、肌皮神經和肩胛上神經的復合肌肉動作電位(CMAP)、運動傳導速度(MCV)、感覺傳導速度(SCV)和末端運動潛伏期等項目進行測定。同時,對以上神經支配的肌肉進行針極肌電圖檢查,對于懷疑有神經根損害的患者,增加肩胛背神經、胸長神經、菱形肌、椎旁肌和前鋸肌的檢查。
1.3診斷標準[1]定性診斷: ①完全損傷:相應神經根或其分支支配肌群的EMG出現大量的自發電活動,無運動單位電位。電刺激神經,相應肌肉測不出CMAP,并計算不出MCV。②不完全損傷:a.嚴重損傷:相應神經根或其分支支配肌群的EMG出現大量自發電活動,僅有少量MUP存在。電刺激神經出現CMAP或(和)感覺神經動作電位(SNAP),但MUP的潛伏期明顯延長,波幅明顯降低。MCV和SCV明顯減慢;b.輕度損傷:相應神經根支配肌群的EMG出現自發電活動,肌肉收縮時MUP為單純相或單純混合相。CMAP和SNAP的潛伏期、波幅正常或輕度延長及降低。MCV和SCV正常或輕度減慢。
定位診斷:當肢體某神經支感覺支配區感覺消失,而相應的SNAP保存則提示損傷可能在節前以及根性病變;若相應的SNAP缺失,則損傷可能在節后以及根以下外周部分病變。
通過神經肌電圖(EMG)的檢測,確定本組55例中包括:全臂叢神經損害13例,臂叢上中干損害9例,臂叢下干損害11例,臂叢內索損害6例,臂叢后索損害7例,臂叢側索損害5例,根性損害4例。各自的神經電生理表現如下:①全臂叢神經損害:EMG顯示小指展肌、拇短展肌、食指固有伸肌、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存在失神經損害。其中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肌皮神經和腋神經的MCV、SCV都沒有引出波形。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肌皮神經和腋神經的MCV明顯減慢,波幅明顯降低。②臂叢上中干損害:EMG顯示食指固有伸肌、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存在失神經損害。其中4例(占44.4%)橈神經、腋神經、肌皮神經的MCV減慢、波幅降低,5例(占55.6%)肌皮神經、腋神經的MCV減慢、波幅下降。③臂叢下干損害:EMG顯示小指展肌、食指固有伸肌、拇短展肌存在失神經損害,其中5例(占45.5%)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MCV減慢,6例(占54.5%)小指SCV減慢,F波異常。④臂叢內索損害:EMG顯示小指展肌、拇短展肌存在失神經損害,食指固有伸肌正常。4例(占66.7%)正中神經、尺神經MCV減慢, 波幅下降,小指 SCV減慢;正中神經、尺神經SCV未引出,F波消失2例(占33.3%)。⑤臂叢后索損害:EMG顯示食指固有伸肌、三角肌存在失神經損害。3例(占42.9%)橈神經、腋神經MCV減慢、波幅降低,4例(占57.1%)橈神經、腋神經沒有引出波形。⑥臂叢側索損害:EMG顯示肱二頭肌存在失神經損害。3例(占60%)肌皮神經MCV減慢、波幅降低,2例(占40%)肌皮神經未引出波形。⑦根性損害:EMG示食指固有伸肌、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肱二頭肌、三角肌存在失神經損害,并伴有菱形肌、椎旁肌、前鋸肌神經改變。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肌皮神經、腋神經MCV都沒有引出波形。
由于臂叢神經位置表淺,周圍有很多骨性結構,又處在肩胛和頸部經常活動區域,所以臂叢神經很容易受到傷害。常見原因有車禍、穿透傷、槍傷、人工或機械牽拉、擠壓傷、肩關節脫位、肱骨骨折等[2]。神經電生理檢查可以檢測出臂叢神經主要分支的功能狀況,明確損傷范圍、類型和程度。為了提高診斷水平,筆者對55例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的神經肌電圖檢查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結果表明,臂叢神經損傷后,肌電圖主要表現為神經支配肌肉的失神經改變,典型特點是出現纖顫電位、正相電位以及運動單位電位的減少,MCV、SCV呈現輕度減慢或者測不出來。當臂叢上干損傷時,可累及腋神經、肌皮神經、肩胛下神經及其支配的肌肉,當臂叢中干損傷時可累及橈神經及其支配的肌肉,當臂叢下干損傷時可累及尺神經及其支配的肌肉,當臂叢內側束損傷時可累及正中神經、尺神經及所支配的肌肉,當臂叢外側束損傷時可累及正中神經、肌皮神經及所支配的肌肉,當臂叢后束損傷時可累及橈神經、腋神經及所支配的肌肉。臂叢根性損害可導致其支配的大部分肌肉(尤其是前鋸肌、頸椎椎旁肌)存在失神經改變。根據以上特征,通過對本組神經肌電圖檢測結果的分析,確定本組包括全臂叢神經損害13例,臂叢上中干損害9例,臂叢下干損害11例,臂叢內索損害6例,臂叢后索損害7例,臂叢側索損害5例,根性損害4例。
總之,神經肌電圖既可以明確臂叢神經損傷的受傷范圍和部位,又可以提供神經損害類型和嚴重程度等情況,是臂叢神經損傷的有效診斷方法。
[1] 托亞,肖劍平.50例臂叢神經損傷的肌電圖診斷.臨床神經電生理學雜志,2004,13(4):232-233.
[2] 黨靜霞.肌電圖診斷與臨床應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83-294.
163000 大慶油田總醫院肌電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