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英
106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護理
陳紅英
目的探討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護理,總結臨床護理經驗。方法對106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進行精心的產前護理,合理掌握終止妊娠的時機、方式,全面做好剖宮產及分娩后的護理。結果本組患者有92例行剖宮產術終止妊娠,14例經陰道分娩。其中產后出血11例,經處理后病情穩定,均痊愈出院。新生兒有28例因早產入新生兒監護室,其余均健康,隨母出院,無1例胎死宮內。結論對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進行嚴密監測,精心護理,選擇正確方式適時終止妊娠可提高治療效果及產科護理質量,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率。
重度子癇前期;護理;產后出血;剖宮產;陰道分娩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常見的嚴重危害母嬰安全的產科疾病,我國的發病率為9.4%~10.4%。目前按發病基礎、器官的損害程度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為五類: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和慢性高血壓伴子癇前期[1]。而重度子癇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嚴重階段,并伴有終末靶器官的損害,引發子癇、胎盤早剝、心衰、高血壓腦病、腎功能損害、視網膜剝脫等并發癥,是孕產婦和圍生兒患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2]。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和護理對預防子癇的發生,保障母嬰安全,減少并發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湖南省婦幼保健院2011年度106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護理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科室共收治重度子癇前期孕婦106例,其中初產婦85例,經產婦21例。年齡為25~38歲,孕周32~38周。
1.2臨床表現 孕婦血壓≥160/110 mm Hg,伴有程度不等的頭痛、頭暈、視力模糊、上腹部不適等自覺癥狀。尿蛋白2+ ~ 4+,24 h尿蛋白>2.0,浮腫2+ ~ 4+,有肝腎功能及胎盤功能受損,血液濃縮,血小板減少。
1.3方法 本組106例孕婦均給予鎮靜、解痙、降壓,必要時采用利尿等對癥治療,病情平穩者延長孕周,自然臨產者病情允許經陰道分娩。病情較重、血壓控制不好者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106例患者經適當處理后無子癇發生,但產后出血有11例,出血量在1000 ml以內,經積極搶救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無其他并發癥。28例新生兒因早產入新生兒科觀察治療。經過有效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10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2.1產前護理 產前及時發現病情,早期入院治療對預防患者重度子癇前期相當重要。孕婦入院后,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胎心、胎動和宮縮情況。患者因環境陌生,擔心胎兒早產及存活率,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引起血壓升高。護士應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介紹病情、治療及護理方法,使其了解病情變化,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耐心傾聽,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做好健康和飲食宣教。鼓勵孕婦進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高鈣、清淡飲食,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勿過飽,保持大便通暢。將患者安排在環境舒適、安靜的單間病房,避免聲光刺激。醫護人員操作盡量集中,做到說話、走路、操作、開、關門輕。孕婦宜左側臥位,減少右旋子宮對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的壓迫,以改善胎盤血液循環,防止胎兒宮內缺氧。孕婦如變換體位,時間不宜超過30 min,并常規低流量給氧。床邊備急救車,出現病情異常變化,隨時通知醫生配合搶救。
2.2用藥護理 硫酸鎂是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的首選解痙藥[3]。在硫酸鎂使用過程中用輸液泵控制滴速,保持輸液通暢,嚴防藥液外漏。因硫酸鎂的治療有效濃度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為1.7~3.0 mmol/L),因此在用藥過程中需隨時觀察孕婦的膝反射、呼吸、尿量。如有膝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16次/min,尿量<25 ml/h或24 h尿量<600 ml,應停用硫酸鎂。并遵醫囑用10%葡萄糖酸鈣10 ml稀釋后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1 h后可重復使用。用降壓藥時,應遵醫囑準確給藥。從小劑量開始,用輸液泵控制滴速,根據血壓變化調整給藥劑量,并隨時監測血壓變化。如使用硝普鈉降壓,應采取避光,現配現用,超過6 h應重新配制。患者經口服給與降壓藥時,應定時測量血壓、觀察藥物療效,并做好記錄。用利尿劑者需觀察尿量及血鉀的變化,以免引起水、電解質紊亂。重度子癇前期是引起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早產易導致新生兒呼吸窘迫。地塞米松能促進胎兒肺成熟,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因此孕周<34周者遵醫囑給予地塞米松注射[4]。適當應用鎮靜劑可消除孕婦緊張、焦慮情緒,保證其休息與睡眠,降低血壓,緩解癥狀。
2.3產時護理 終止妊娠是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的有效措施。應根據病情及母兒情況全面評估,適時終止妊娠。行剖宮產術者需做好術前準備,與手術室護士認真交接。手術室護士應了解患者心情,主動關心安慰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使患者放松心情接受手術。術中室溫應控制在25℃左右,以免患者寒顫加重全身小血管收縮,術中應嚴密觀察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的變化,觀察尿色尿量,準確記錄出入水量。臨產經陰道分娩者應專人全程陪護。第一產程應嚴密觀察血壓、心率尿量及胎心變化,及時詢問患者自覺癥狀。注意宮縮強度及產程進展,盡量減少患者的緊張和疼痛,安慰和鼓勵患者,可給予鎮痛泵鎮痛。第二產程避免產婦屏氣用力,可使用會陰側切和助產術。胎兒娩出后立即給予宮縮劑,按摩子宮,防止產后出血。新生兒娩出后及時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其呼吸、心率、皮膚顏色及反應。未足月者請兒科醫生在旁參與搶救,早產兒及Apgar評分<7分者入監護室治療。
2.4產后護理 由于勞累、哺乳、子宮收縮及傷口疼痛,患者產后或術后48 h仍有發生子癇的危險。因此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持續心電監護,注意患者自覺癥狀。妥善固定各種管道,保持通暢,觀察尿色尿量。術后適當應用鎮靜、鎮痛、解痙、降壓等治療。因產前大量應用解痙、鎮靜藥,可致宮縮乏力,應密切觀察患者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必要時用聚血盆。定時按壓宮底,應用宮縮劑及抗炎藥,預防產后出血及感染。按時進行外陰擦洗,保持外陰清潔。術后6 h協助患者翻身,使其早日下床活動,肛門排氣后逐步恢復飲食。順產者及時協助患者下床自解小便。做好各項基礎護理,使患者清潔、舒適,心情愉快,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同時做好母乳喂養指導、新生兒護理指導。
重度子癇前期是產科的嚴重并發癥,其病理變化為全身小動脈痙攣,表現為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使心、腦、肝、腎、胎盤等重要器官受累,易造成胎盤早剝、胎兒窘迫、早產甚至胎死宮內。因此產前及時發現,及早進行干預和治療,選擇合適的時機終止妊娠;產后積極監護是防止病情惡化、保障母嬰健康與安全的重要手段。對患者從心理護理、專科護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強監管,以穩定病情,有效減少子癇和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產科護理質量。
[1] 樂杰.婦產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9-101.
[2] 楊孜,王伽略,黃萍,等.重度子癇前期臨床發病類型及特點與圍產結局的關系.2006,11(5):302-306.
[3] 周雪靜,張鴻斌. 硫酸鎂在妊高癥治療中的應用體會. 內蒙古中醫藥,2012(4):91-92.
[4] 鐵煒煒,白幼鵬,方芳,等.子癇前期治療的循證評價.現代預防醫學,2008,35(1):4-6.
410008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