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梅
小兒呼吸道感染為兒科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主要病原體為細菌或病毒。如何準確、快速地鑒別兩種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對于指導臨床治療意義重大[1]。前白蛋白及C反應蛋白為常見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臨床廣泛應用于細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2]。本研究對C反應蛋白及前白蛋白在兒童呼吸道感染鑒別診斷中的價值作一探討,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呼吸道感染患兒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4.2±2.5)歲,發病時間:2~5 d,經實驗室檢測:白細胞(WBC)計數為(12.3~25.4)×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7.39~22.8)×109/L,有60例,經抗生素治療后好轉。為細菌感染組。白細胞數量在12.0×109/L以下,中性細胞為7.0×109/L以下的,經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患兒有60例,為病毒感染組。取同期正常體檢的兒童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齡(4.5±2.2)歲,設為對照組,對照組患兒無感染癥狀。
1.2 標本采集方法 所以患兒入院后取晨起空腹靜脈血進行血常規檢測,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檢測C反應蛋白(CRP)與前白蛋白(PA)。
1.3 檢測方法 血常規使用SYSMEX XS-800I五分類自動血細胞計數儀檢測,試劑購自希森美康醫用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正常范圍為(4~10)×109/L。CRP與PA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采用日立7080型全自動生化儀進行測定,試劑購自科華公司,CRP正常范圍為0~8 mg/L,PA正常范圍為30~800 mg/L。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治療前CRP、PA比較 細菌組60例,CRP(73.12±17.86)mg/L,PA(110.52±40.59)mg/L。對照組 CRP(5.81±1.32)mg/L,PA(252.9±69.73)mg/L。病毒感染組60例,CRP(5.76±1.24)mg/L,PA(246.5±70.2)mg/L。細菌感染組的CRP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PA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病毒感染組CRP、PA水平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CRP、PA比較 細菌感染組治療前CRP、PA分別為(73.12±17.86)mg/L,(110.52±40.59)mg/L。治療后分別為(5.92±1.31)mg/L,(250.8±70.4)mg/L。治療后CRP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P<0.01),PA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P<0.01)。
臨床要求準確快速地鑒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病原體類型,從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使患者獲得滿意預后。目前,臨床常用的快速鑒別病原體類型的方法為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法,但臨床觀察治療中,有部分細菌感染患兒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指標變化不明顯,無法給臨床診斷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C反應蛋白為急性時相蛋白的一種,于炎癥后6~8 h內,由白細胞吞噬細菌引起白介素釋放,導致肝臟不斷產生C反應蛋白,從而使血清或血漿中可見顯著上升。因此,C反應蛋白可作為早期診斷細菌感染的指標之一[3]。C反應蛋白半衰期為4~6 h,治療有效后,C反應蛋白即恢復正常水平。具有不受紅細胞、脂質、血紅蛋白。年齡等因素影響,反應靈敏度高,受干擾小等優點。本組研究中,細菌感染組患兒CRP顯著高于對照組,病毒感染組與對照組CRP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給予治療后細菌感染組CRP即恢復至正常水平。提示CRP對于早期診斷及監測臨床療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前白蛋白為負急性時相蛋白,為非特異性宿主防御物質,可清除感染過程中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自身逐漸消耗,在急性時相反應過程中,前白蛋白迅速降低[4]。本組研究中,細菌感染患者血清前白蛋白顯著降低,病毒感染未見明顯降低。因此,血清前白蛋白可作為負急性時相蛋白鑒別診斷兒童細菌及病毒感染。
綜上所述,CRP、PA均可用于鑒別診斷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細菌或病毒感染,操作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黃波,鮑依稀,鐘方才.血清C-反應蛋白和前白蛋白檢測在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7,28(7):668-669.
[2] 張迪,劉大問,吳彬彬,等.C反應蛋白對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東南國防醫藥,2011,13(4):361-362.
[3] 宋紅,趙彩妮.血清C反應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診斷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蚌埠醫學院學報,2011,36(8):870-871.
[4] 葛青瑋,高原.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應蛋白檢測在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上海醫學檢驗雜志,2002,17(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