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基華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46例臨床治療分析
謝基華
目的探討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影像學特點、治療方法及轉歸。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46例患者中 40 例(87.0%)臨床癥狀、體征好轉,腦脊液部分或全部指標恢復正常,出院后繼續抗結核治療;4例(8.7%)臨床癥狀、體征、腦脊液指標均無明顯好轉;2 例(4.3%)病情惡化自動出院;1 例(2.2%)死亡,死于呼吸循環衰竭。結論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現象復雜、發病原因多樣,盡早診斷、盡早治療是改善本病預后的關鍵。
結核性;腦膜炎;臨床治療
結核性腦膜炎是結核分枝桿菌侵入大腦的腦實質和腦膜進而引起相關部位非化膿性炎癥,是最嚴重的肺外結核病[1]。結核性腦膜炎好發于五歲以下的兒童,感染源多為患有結核病的成年患者[2]。近年來,隨著耐藥結核患者的增加、流動人口的增多,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了少年兒童的生命安全。因此,迅速準確的診斷和及時有效的治療對降低結核性腦膜炎的致殘率和病死率至關重要。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影像學特點、治療方法及轉歸,現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結核性腦膜炎診斷標準:頭痛、發熱、腦膜刺激征;CSF呈非化膿性炎癥改變;隱球菌墨汁染色陰性;合并活動性肺結核或肺外結核。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1~12歲,其中1~3歲21例(45.7%),3~6歲13例(28.3%),6~9歲8例(17.4%),9~12歲4例(8.7%)。
1.2影像學檢查 所有患者均進行胸部X線或CT檢查:正常13例,肺結核28例,肺炎4例,肺氣腫2例,胸腔積液1例。頭顱CT或MRI診斷結果顯示,32例(69.6%)患者有異常,其中腦梗死23例,腦室擴張或腦積水7例,腦結核瘤2例。
1.3CSF檢查 所有患者均進行腦脊液檢查,37例(80.4 %)的患者腦脊液符合結核性腦膜炎的表現,其中腦脊液壓力升高患者28例,占60.9%,180~300 mmH2O 的 17 例,>300 mmH2O的 12 例,其腦脊液生化、常規檢查,腦脊液抗酸染色、墨汁染色及結核桿菌培養均陰性。
1.4治療方法 ①43例抗結核治療:早期靜脈滴注異煙肼,用藥量為15~25 mg/(kg·d)且患者每天最大的攝入量要控制在400 mg以下,用藥時間為四周;在患者有病情好轉后讓患者實行頓服方式,用藥1年。吡嗪酰胺每日兩次總共的用藥量控制在15~35 mg/(kg·d),用藥3個月;利福平的使用量在15~20 mg/(kg·d),使用期為1年。②43例激素治療:地塞米松用量為1~1.5 mg/(kg·d),1次/d。③42例脫水劑治療:選擇15%甘露醇或甘油果糖,用藥量為10 mg/(kg·d)左右,注射方法為快速靜脈注射,待患者病情好轉開始逐步減少藥量。④18例鞘內注藥:先放出腦脊液 5~10 ml,然后鞘內注入異煙肼 100 mg加地塞米松5 mg,每周1~2次,重癥者隔日1次,腦脊液正常后停用。⑤3例外科手術治療:1例行左小腦占位病變切除術,2例行右顳葉結核瘤多病灶切除術,左小腦結核性膿腫切除術,右側腦室三角區穿刺腦室外引流。
本組46例患者中40例(87.0%)臨床癥狀、體征好轉,腦脊液部分或全部指標恢復正常,出院后繼續抗結核治療;4例(8.7%)臨床癥狀、體征、腦脊液指標均無明顯好轉;2例(4.3%)病情惡化自動出院;1例(2.2%)死亡,死于呼吸循環衰竭。
結核性腦膜炎是重癥肺外結核,病死率和致殘率很高。結核性腦膜炎繼發于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核病,最初病灶通常在肺部,但也可位于淋巴結、骨髓、鼻竇、胃腸道或身體的其他任何器官[3]。小兒由于免疫能力較差,極易受到結合桿菌對大腦的入侵,再加上小兒的飲食生活易受外界的影響,沒有很強的自身習慣,很容易因為相關的炎癥引發自身的疾病[4]。因此,迅速準確的診斷和及時有效的治療對降低結核性腦膜炎的致殘率和病死率至關重要。目前,結核性腦膜炎的診斷方法主要有: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輔助檢查。CT、MRI 檢查可對結核性腦膜炎的病變部位、累及范圍、病理形態提供準確的定位、定性診斷依據,對判定病期、臨床分型、指導治療方案和估計預后有重要價值[5]。
抗結核藥物治療是結核性腦膜炎治療的核心,通常采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鏈霉素的四聯療法。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為結核性腦膜炎治療的輔助用藥早已開始使用,但一直存在爭議,有關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能減輕炎癥,減少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促進康復。鞘內注藥是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一種有效方法,可以引流出顱內過多的腦脊液,有效降低顱內壓,緩解頭痛、嘔吐等癥狀。外科手術也是目前臨床上治療結核性腦膜炎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組46例患者中 40 例(87.0%)臨床癥狀、體征好轉,腦脊液部分或全部指標恢復正常,出院后繼續抗結核治療;4例(8.7%)臨床癥狀、體征、腦脊液指標均無明顯好轉;2 例(4.3%)病情惡化自動出院;1 例(2.2%)死亡,死于呼吸循環衰竭。
綜上所述,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現象復雜、發病原因多樣,盡早診斷、盡早治療是改善本病預后的關鍵。
[1] 張潤. 重癥結核性腦膜炎32例療效分析. 青海醫藥雜志, 2012,42(3):14-15.
[2] 徐嘉莉. 69例兒童結核性腦膜炎中西醫臨床特征分析. 時珍國醫國藥, 2012, 23(9): 2362-2363.
[3] 李啟壽. 產后結核性腦膜炎一例報告. 青海醫藥雜志, 2011, 41(8): 34.
[4] 馬克林,馬志強.嬰幼兒結核性腦膜炎44例臨床分析.中國社區醫師,2011, 13(28):47-48.
[5] 朱成祥.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診治分析(附90例報告). 當代醫學, 2009,(9): 37-38.
330008 江西省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