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16例分析
孫萍
目的探討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病因、診斷及治療。方法回顧性分析我科2010~2011年收治的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1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16例患者術前彩超均發現甲狀腺低回聲結節。10例TSH升高,16例甲狀腺抗體檢測均增高。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均經術中冰凍病理確診。結論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漏診率高,診斷時需高度警惕。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術中冰凍病理檢查確診率高。預后較好。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臨床表現復雜,隨病程遷延可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現對我科2010~2011年收治的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16例患者的臨床診治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科2010~2011年共收治經病理檢查證實的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患者157例,其中16例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占10.2%。此16例患者中男2例,女14例,年齡22~61歲,平均41歲。病程2月至10年。10例以頸部無痛性腫塊就診,6例因單位健康查體時發現甲狀腺結節而就診。16例病例均無頸部疼痛,聲音嘶啞,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等癥狀。合并單側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者13例,雙側者3例。
1.2輔助檢查 此16例患者術前T3、T4檢測均正常。10例TSH略升高,6例正常。16例患者TGAb及TPOAb均升高。術前甲狀腺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提示16例均存在低回聲結節。單側結節13例,雙側結節3例。其中7例結節內發現鈣化并血流信號豐富。彩超檢查頸部均未發現腫大淋巴結。
1.3治療 16例患者均行手術治療。術中送冰凍病理檢查。病理證實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后,13例單側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行患側腺葉切除+峽部切除。3例雙側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行甲狀腺全切。16例患者術中均行喉返神經探查。術后予以左旋甲狀腺素片長期口服以抑制TSH水平。
1.4術后常規病理結果均提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單側癌變者13例,雙側癌變者3例。所以患者術后均未見聲音嘶啞,飲水嗆咳,低鈣血癥等并發癥發生。隨訪均未見復發轉移和死亡病例。
文獻報道,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癌發病率在0.5%~23.8%[1]。本組統計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發生率10.2%。與文獻報道相符。
目前,臨床上已將甲狀腺抗體檢測用于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診斷[2],但對于合并癌變的診斷尚無確定的臨床指標。術中行快速冰凍病理檢查,其確診率達90%以上[3]。本組16例病例均經術中冰凍病理檢查得以確診。
治療上,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一般以內科保守治療為主,而甲狀腺癌需行根治術手術治療。對于二者合并存在者治療原則是按照甲狀腺癌的治療方式行根治術手術。有頸部淋巴結轉移者同時還需行頸部淋巴結清掃。若為微小乳頭狀癌且未合并頸部淋巴結腫大者,可考慮患側甲狀腺腺葉切除+峽部切除,雙側者考慮全甲狀腺切除。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手術探查的指征:①甲狀腺掃描有冷結節。②甲狀腺腫大伴疼痛。③頸部淋巴結腫大或有粘連。④喉返神經受累或出現聲音嘶啞。⑤治療過程中仍有對稱性或不對稱性甲狀腺增大。⑥甲狀腺激素治療后結節不縮小。
術后應予以大劑量甲狀腺素終身服藥,劑量根據血TSH水平調整,維持血TSH于正常水平下限以下。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癌預后較單純甲狀腺癌預后好,遠處轉移少,生存率高。本組16例患者隨訪均無復發轉移及死亡發生。
[1] Pisanu A, Piu S, Cois A, et al. Coexising Hasshimoto’s thyroiditi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nd benign thyroid diseases; indications for thyroidectomy. Chir Ital,2003,55(3):365.
[2] 陶征,吳潔,李連喜.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甲狀腺自身抗體的臨床研究.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14(2):123-126.
[3] 吳唯,唐中華,呂新生,等.橋本病及其共存的甲狀腺疾病診治分析.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3,18(3):173.
457000 河南省濮陽市中原油田總醫院普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