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云 萬能文 鄧宏 陳國濤
作為一種微創的手術方式,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對上尿路結石進行治療,具有創傷小、效果好、術后恢復快等優點。通過“鉆孔效應”,鈥激光將結石汽化為細小的碎粒并使其排出體外,對泌尿系結石的處理非常高效[1]。我院于2004年7月至2012年4月對640例上尿路結石患者采取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進行了治療,通過療效觀察和分析,進一步證實了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對上尿路結石治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現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4年7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上尿路結石患者640例,男335例,女305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49.5歲。借助KUB、超聲、CT等手段的檢查,證實97例患者為雙腎多發性結石、89例患者為雙腎單發鹿角狀結石、208例患者為單腎多發性結石、246例患者為單腎單發鹿角狀結石。640例上尿路結石患者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進行治療,以促使患者病情的治愈和康復。
1.2 方法 全部患者采取連續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并取膀胱截石位,膀胱鏡下逆行插入4~6 F輸尿管導管于患側,使膀胱導尿管留置。另取俯臥位,墊高腹部。B超下依據結石的位置,由11肋間向中盞進行穿刺,也可從12肋下向上、下盞寬刺單通道取石。腎穿刺針為18號,造影劑或逆行注水形成腎積液,后將0.889 mm斑馬導絲置入,以筋膜擴張器從6~8 F起始,擴張至14~16 F,并對Peel-away塑料薄鞘進行留置,同時對皮腎取石通道進行建立。MCC電腦灌注泵的利用下,促使手術視野逐步清晰,至腎集合系統沿薄鞘進行Stroz8.0/9.8F輸尿管腎鏡的插入,運用鈥激光碎石,并通過逆行導管、灌注泵的高壓脈沖水流對碎石進行沖洗,取石鉗鉗夾較大結石。完成手術后,依據實際情況向輸尿管插入導絲達膀胱,并置入14~16F硅橡膠微創腎造瘺管、5.0~6.0F雙J管。術后3 d內行B超檢查,治療完成后停留3~5 d,再次手術時應延長腎造瘺管停留時間[2-4]。
640例患者一期穿刺取石,未出現中轉開放手術現象,其中一次碎石成功的患者達600例,結石清除率為93.8%,再次手術取凈結石患者32例,少量殘石碎片患者為8例。本組病例中,雙通道與單通道患者分別為20例和620例。手術時間1~4.5 h,平均手術時間2.5 h。術后患者出現肉眼血尿現象,持續1.5 d并未輸血。其中有4例患者由于腎通道出血的影響,破壞了手術的視野而停止手術操作,后夾閉腎造瘺管后停止出血,并再次進行手術治療得以治愈。全部患者沒有發生嚴重的并發癥狀,術后一周后雙J管拔除[5]。
鈥激光作為脈沖式激光,其傳輸通過光纖進行,組織穿透深度低于0.5 mm,對腎組織的損傷比較小。液體條件下鈥激光措施的實施具備的止血效應非常有效,凝固范圍可達0.5~1 mm,同時能夠充分實現對直徑>1 mm的小血管出血問題的有效處理,且手術視野尤為清晰,與傳統的經皮穿刺腎造瘺腎鏡取石術相比,具有更為優越的治療效果。本組病例中,600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無中轉開放手術,結石清除率為93.8%。明顯可知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治療的有效性。具體的手術過程中,應注意的相關事項包括:①對正確的穿刺點進行選擇,并促使操作通道的有效建立,是實施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的重要條件。②造瘺之前,常規輸尿管行逆行插管,同時注入生理鹽水作“人工腎積水”,促使腎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提高。③借助輸尿管鏡對結石的殘留情況進行確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應同時結合B超進行有效檢查,對較大的殘石進行探查并取出。④術中出血較為明顯的患者,主要是操作通道建立過程中發生的撕裂葉間血管或腎臟受損導致的,發生此種狀況時應立即停止手術操作,并對止血藥物進行運用,待出血情況完全制止后再次進行手術。
總而言之,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治療上尿路結石具有良好的操作效果,其出血較少,并發癥發生概率低,結石清除率較高,手術操作較為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1] 陳臻.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30例報告.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30(3):455.
[2] 孫穎浩,王林輝,廖國強,等.氣壓彈道碎石術與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比較.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1,22(3):145-147.
[3] 李遜,曾國華,吳開俊,等.微創皮腎穿刺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3,18(9):516-518.
[4] 杜國順,余兆雄,胡清,等.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后嚴重并發癥7例臨床分析.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19(8):502-503.
[5] 王司軍,穆曉楠.經皮腎穿刺微造瘺輸尿管鏡術治療復雜上尿路結石(附17例報告).中國內鏡雜志,2004,10(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