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琦
經皮加壓鋼板治療36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
范琦
目的總結經皮加壓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方法回顧性36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經皮加壓鋼板治療的臨床資料,總結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結果經皮加壓鋼板治療后,平均手術時間(63.5±8.6)min,平均出血量(100.5±20.4)ml,平均住院時間(10.7±3.4)d,配合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經影像學復查顯示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現二次骨折和嚴重手術并發癥病例。結論經皮加壓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確切,配合圍手術期護理措施,能夠降低手術風險和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在降低致殘率、病死率、改善生存質量和促進患肢早期康復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對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繼續探討。
股骨轉子間骨折;經皮加壓鋼板;圍手術期護理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科疾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患肢縮短、內收或外旋畸形等活動受限,手術治療以恢復或保持正常頸干角、前傾角以預防髖內翻畸形為主[1]。筆者總結經皮加壓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骨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間36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經臨床癥狀、體征、髖部正側位X線片和CT骨掃描等檢查確診,均為閉合性損傷,符合徐衛東等著[2]《實用骨科治療學》中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描述,排除手術禁忌癥和臨床資料不完整等患者,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54~78歲,平均(62.7±5.4)歲;Evans-Jensen分型為ⅡA型9例,ⅡB型19例,Ⅲ型8例;受傷至入院間隔1~8 d,平均(3.6±1.4)d;合并高血壓19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8例,其他疾病10例。
1.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行全麻或連續性硬膜外麻醉,牽引床牽引配合手法復位滿意后,在大轉子斜坡水平做髖部外側切口,然后沿股骨干長軸做骨膜外插入,C臂機透視下確認鋼板位置后,施術者采用鋼板夾固定,做輔助切口并沿股骨頸方向導入2枚導針,依次置入股骨頸螺釘,最后將股骨干螺釘置入,確認位置滿意后逐層縫合。
經皮加壓鋼板治療后,手術時間54~79 min,平均(63.5±8.6)min;出血量69~118 ml,平均(100.5±20.4)ml;住院時間8~16 d,平均(10.7±3.4)d,所有患者配合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經影像學復查顯示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現二次骨折和嚴重手術并發癥病例。
3.1術前護理 入院后,護理人員立即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當前病情情況,本次手術治療方法的可靠性,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可能的預后情況等;完善相關檢查后,根據病情需要給予內科基礎性疾病治療以適應手術需要,詳細記錄術前生命體征變化;協助患者行股骨踝上貨脛骨結節骨牽引術[3];指導患者聯系抬臀訓練、床上大小便和患肢等長收縮訓練等以預防骨骼肌失用性萎縮。
3.2術后護理 麻醉清醒后,護理人員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尤其重視高齡骨折和合并嚴重基礎疾病患者,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通知值班醫生,并配合對癥處理;術后早期采取半臥位,鼓勵患者行擴胸和深呼吸運動,翻身扣背以預防墜積性肺炎和肺部感染;保持會陰部清潔,囑咐患者多飲水以預防泌尿系感染;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患者適當抬高患肢,保持髖關節和膝關節稍微屈曲以促進靜脈回流,配合深呼吸和咳嗽運動預防腹壓升高和深靜脈血栓[4];密切觀察患肢皮膚顏色、溫度、足背動脈搏動和淺靜脈充盈情況,耐心聽取患肢的主訴以樹立治療信心。
3.3出院指導 囑咐家屬掌握床上翻身鍛煉、站位訓練、坐位鍛煉和扶拐行走等動作要領,從而促進骨折早期愈合;指導患者患肢逐步負重練習,術后1月末、2月末、6月末以及12月末復查以確認骨折愈合情況;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合理膳食,確保一定時間的日照和適量的運動,根據病情需要給予預防骨質疏松類藥物[5]。
經皮加壓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確切,配合圍手術期護理措施,能夠通過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和促進患肢早期康復等措施降低手術風險,且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在降低致殘率、病死率、改善生存質量和促進患肢早期康復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對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繼續探討。
[1] 鄭荷娟,洪曉琦.經皮加壓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護理.護理與康復,2011,10(11):974-975.
[2] 徐衛東,侯鐵勝.實用骨科治療學.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225.
[3] 呂玉華.PCCP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8):28-29.
[4] 徐愛芳.經皮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的護理配合.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2):2844-2845.
[5] 俞建珍.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術53例圍術期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5):60-61.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