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芝 白樺
宮腔鏡清洗、消毒滅菌、使用中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
張鳳芝 白樺
目的探討宮腔鏡室醫務人員在內鏡清洗、消毒滅菌及使用中的職業防護。方法內鏡清洗、消毒滅菌及使用中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嚴格按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2004年版) 及醫務人員職業防護制度進行防護結果嚴格的防護制度減少了職業暴露的發生,降低了噪聲和空氣污染對醫務人員健康的損害結論有效地職業防護方法是醫務人員減少自身感染,保護自身健康的有效措施
宮腔鏡;清洗;消毒滅菌;職業防護
醫務人員工作中面臨著各種各樣職業性危害的威脅和挑戰。宮腔鏡室的醫務人員常受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消毒劑、清洗劑及噪聲等污染危害,如何減少避免上述職業危害的發生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我中心自2000 年3 月開展宮腔鏡檢查及手術,至今已完成檢查3萬多例,完成手術近1萬例。現將宮腔鏡清洗、消毒滅菌、使用中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體會報告如下。
1.1宮腔鏡清洗過程中的職業危害 ①液體飛濺:宮腔鏡的清洗流程按《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分為水洗、酶洗+超聲、末洗、干燥等。在初次水洗中,因內鏡上附帶患者的血液,體液,需用毛刷、水槍沖洗,由于管腔狹窄,水流大,容易噴到面部、前身,造成污染。末洗和干燥中,同樣要用到水槍與氣槍,防護不當,同樣會造成污染。②酶洗液:我中心使用的是內窺鏡專用魯沃夫多酶洗劑。多酶洗液是一種含有蛋白水解酶等多種酶的清洗劑,可有效地分解人體的各種有機分泌物,即分解蛋白、黏多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1],可以清除內鏡表面及管腔附著的血液,組織,黏膜等。因此,接觸到皮膚黏膜,同樣會造成破壞。③噪聲:超聲機、氣槍、空氣壓縮機使用中發出的噪聲對醫務人員長期刺激,易引起疲勞、煩躁、頭痛、頭暈、聽力減退等癥狀。國外文獻報道[2~4],噪聲可能會對醫務人員之間的溝通造成負面影響,引起聽力損失,強調立法和提議,盡量減少噪音的影響。
1.2防護對策 ①術前患者查傳染病四項,明確是否攜帶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對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后的內鏡先用1:2000含氯消毒劑浸泡半小時后再進行清洗。②清洗過程中嚴格操作規程,必須穿戴防護用品:手術衣、橡膠手套、口罩、帽子、防滲透圍裙、膠靴、護目鏡,清洗傳染患者內鏡時帶雙層手套,當受到污染和破損時應立即更換。③水槍沖洗及氣槍吹干過程中,用手或紗布蓋住管腔口,并遠離身體,減少液體飛濺污染面部及身體,同時可以降低噪聲。如果污染液體濺到身體上,立即用清水沖洗。如果酶洗液濺到皮膚黏膜上,立即用大量水沖>10 min[5]。④設備定期檢修,氣槍干燥內鏡時,操作者可以帶耳塞或耳罩,減少噪聲污染。⑤醫務人員定期復查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定期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無乙型肝炎保護性抗體者被乙型肝炎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最好在24 h內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并追蹤。⑥最好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對于污染的敷料、注射器等嚴格按醫療垃圾處理。⑦清洗工作完成后嚴格手衛生制度。
2.1消毒滅菌中的職業危害 宮腔鏡使用的內鏡光學試管不耐受高溫高壓,需低溫滅菌或滅菌劑浸泡消毒滅菌。我中心自開展宮腔鏡檢查及手術以來,一直使用2%堿性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滅菌10 h以上,效果穩定,未發生過感染暴發。大量文獻報道[6~8]空氣中戊二醛濃度過高會引起過敏反應,刺激皮膚、眼睛、鼻腔、肺,引起哮喘,其中以頭痛,眼睛癢的患病率較高。
2.2防護措施 對內鏡進行浸泡消毒滅菌時醫務人員要按要求穿戴防護用品:帽子、口罩、手術手套、護目鏡。浸泡盤要加蓋,浸泡速度要快,以減少戊二醛的揮發。如果操作過程中戊二醛不小心飛濺到皮膚上要快速用自來水沖洗,以免腐蝕皮膚。d’Angelo R[9]認為使用戊二醛消毒內鏡的工作場所如果通風不好,會造成空氣中戊二醛的濃度達到最高限值(0.05ppm)。因此消毒滅菌室要求安裝強力通風設施,有效地通風裝置是降低空氣中戊二醛濃度,保護醫務人員身體健康的關鍵。有條件的科室可以用低溫等離子滅菌,避免滅菌劑對醫務人員的危害。
3.1宮腔鏡使用中的職業危害 在進行檢查時,由于宮腔需液體膨宮后才能進行觀察,有可能被噴濺的血液、體液、污染的膨宮液等污染。進行取環操作時,勾取節育環過程中可能會彈出,有被血液污染的可能。進行宮頸麻醉時,注射器針頭有刺傷可能。
3.2防護措施 ①醫生進行檢查時應穿戴防護用品:口罩、帽子、膠靴、乳膠手套、隔離衣,對待特殊感染的患者應戴護目鏡或面罩[10]。筆者認為,即使對待無特殊感染的患者,亦應防護眼部,帶護目鏡或眼鏡。因為一旦患者體液、血液飛濺入眼部,很難進行處理,感染的可能性較大。②鏡子進出宮腔時應緩慢操作,以免撤鏡時宮腔壓力驟然釋放將宮腔中的膨宮液快速擠出,造成液體噴濺,污染操作者。③取環時,可以在宮口填塞紗布防止節育環彈出。④進行宮頸麻醉時,針頭不要回套針套,直接棄置銳器盒內,以免刺傷。如果被污染的針頭刺傷,按針刺傷處理流程進行處理。
在宮腔鏡的清洗、消毒滅菌、使用中醫務人員嚴格按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2004年版)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工作,按醫務人員職業防護制度進行防護,嚴格手衛生制度,有效地減少了職業暴露的發生,保護了醫務人員自身健康及安全。
[1] 李桂萍.多酶洗液在消毒供應室的應用體會.中國消毒學雜志,2010,27(6):729.
[2] Tsiou C, Efthymiatos G, Katostaras T. Noise in the operating rooms of Greek hospitals. J Acoust Soc Am,2008,123(2):757-765.
[3] Daud MK, Noh NF, Sidek DS, et al. Screening of dental staff nurses for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B-ENT,2011,7(4):245-249.
[4] Oliveira CR, Arenas GW.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noise pollution in anesthesiology. Rev Bras Anestesiol,2012,62(2):253-261.
[5] 邢啟德,鄧永強,孫心寧,等.多酶清洗液在醫院的合理應用.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3):565-566.
[6] Cohen NL, Patton CM. Worker safety and glutaraldehyde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lab environment. Gastroenterol Nurs,2006,29(2):100-104.
[7] Di Stefano F, Siriruttanapruk S, McCoach JS, et al. Occupational asthma due to glutaraldehyde. Monaldi Arch Chest Dis,1998,53(1):50-55.
[8] Nayebzadeh A. The effect of work practices on personal exposure to glutaraldehyde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d Health,2007,45(2):289-295.
[9] d’Angelo R, Russo E, Lama A.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glutaraldehyde in the hospital setting. G Ital Med Lav Ergon,2006,28(2):192-194.
[10] 朱會英,曹洪濤,阮曉紅,等.內鏡清洗消毒的規范化管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3):308-309.
450052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科內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