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萍
預見性思維在護理帶教中的干預應用
劉繼萍
目的運用預見性思維進行護理帶教,不僅增強了對護理風險的預見性,而且針對存在的風險采取預防措施,從而保證護理安全方法選拔帶教老師及建立激勵機制,培養帶教老師、護生和低年資護士運用預見性思維的能力結果減少護理不良事件,強化護理安全管理。結論預見性思維的干預應用,體現了護理安全管理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變被動應付為主動預防護理不良事件,起到了積極應對的作用。
預見性思維;護理帶教;干預
護理帶教作為護理安全管理前饋控制的首站,起到了規范護士行為習慣、增強護士思維意識、培養護士整體素質的目的。保證護理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護生和低年資護士工作習慣的養成,帶教老師的行為習慣及思維的預見性將會深深地影響著護生和低年資護士。下面就預見性思維在護理帶教中的干預應用體會報告如下。
通過對2011年至2012年護理帶教質量的評定,發現護理帶教質量的優劣取決于護理管理者對護理帶教全過程的重視,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護理帶教質量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各級護理管理者在護理安全過程監管中,要充分意識到護理帶教質量的重要性,帶教老師好的工作習慣起到了示范的榜樣力量,保證了護理安全;預防在先、防范于未然的意識,使患者受益;慎獨觀念的培養,從源頭上排除了護生不良習慣存在的隱患。
1.2帶教老師的觀念意識及行為 學生的水平是帶教老師的意識和行為映射。因此,帶教老師要求嚴格、行為規范、素質形象好、慎獨意識強等優秀品質會影響一代又一代護生和低年資護士;反之,伴隨著護生和低年資護士的成長,護理安全隱患將會伴隨帶教后很長一段時間,除非遇到被發現和整改的機會。
1.3低年資護士的業務素質及風險防范能力 護生、新上崗人員、3~5年內護士即低年資護士(工作≤5年以下)因其工作時間段,經驗相對不足,發生護理缺陷達54%,屬高危人群[1]。低年資護士在獨立面對工作中緊張狀況時,往往膽小不知所措顯得慌亂緊張。分析原因為年輕護士正處于知識和能力的磨合期,存在銜接漏洞,所學基礎理論不能很好應用、結合于臨床所致。
我院護理部在反思以往安全管理時,發現經驗性管理有應付現象、忽視存在問題的改進、缺乏創新性、主動性和預見性。預見性思維的應用、發展,使護理工作變被動為主動,先動腦后動手,同時也更加鮮明地體現了護理工作的獨立性、科學性,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價值[2]。在護理管理中應用預見性思維不僅能對護理工作進行綜合觀察、分析、評價與預測,并且從多角度、多方面看待問題,提出防范措施,保證護理安全。
2.1培養、培訓帶教老師的預見性思維 首先邀請專家講解預見性思維的相關知識,采取頭腦風暴的形式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其次通過對護士長進行培訓,由護士長再培訓護士的方式進行。
采用預見性思維審慎現有護理工作流程,針對流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將實際工作與理論相結合,檢驗護理人員的預見性思維應用能力,尤其是培養帶教老師的預見性思維能力作為檢查考核重點。
2.1.1多種方式考核帶教質量 通過聽講座、舉辦護理業務查房、5W1 h方法的應用等方式考核護理帶教質量(考護生)。要求帶教老師掌握5W1 h的方法,在選定的護理操作項目、程序及流程上,從對象(what)、地點(where)、時間(when)、人員(who)、目的(why)、方法(how)等六個方面提出問題進行思考。什么事情?什么地點?什么時間?責任人?為什么這樣做?在設定計劃時采取預見性思維進行分析和規劃,提高帶教質量和效率。
2.1.2針對某一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在臨床傳幫帶中,帶教老師的經驗尤其顯得珍貴。帶教老師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年輕護士,并交給她們如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如:在排查護理安全隱患時,要求人人參與管理,運用5W1 h的方法對護理安全管理某一問題展開深入討論,大膽剖析流程及個人存在的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和建議,提出整改防范措施。
2.1.3選拔帶教老師 在全院范圍內選拔帶教老師,選拔的標準是:①大專以上學歷、>5年護齡經驗、護師以上職稱、慎獨意識強、護德及專業素質好的科室護理骨干作為選拔對象。②經理論、技能考試合格者,嚴格按照選拔要求,寧缺勿濫,選拔出優秀的護理帶教老師,頒發帶教老師合格證予以帶教資格,具備帶教資格的老師才有資格帶教,每年對帶教資格進行重新考核認定,如果出現不合格者,取消其帶教資格。在檢查帶教質量時,作為評定實際工作的一項指標。
2.1.4激勵措施 為了鼓勵帶教老師的積極性,在科室績效考核中體現帶教系數和分值,與獎金掛鉤,體現優勞優酬。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在職稱晉升和評先評優中傾斜予以權重,預先干預護理安全。
2.2帶教老師行為的榜樣力量 發揮帶教老師傳幫帶的榜樣力量,樹立正面典型并注重其形象設計和宣傳。表揚、鼓勵帶教老師好的行為及工作習慣,使正性競爭成為科室主流,人人爭當帶教老師,人人朝帶教老師方向努力準備。
2.3注重慎獨意識、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 實施院科兩級安全預防措施。護理部組織季度質量講評分析會,針對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原因分析,共享防范經驗,落實整改措施,在邀請護士長、護理帶教老師參加的同時,特別強調要求3~5年內護士參加現場互動。科室除組織討論本科室當月發生的不良事件外,還傳達學習護理部組織的不良事件討論,將老護士的經驗分享給科室年輕護士,幫助他們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學習護理安全管理條例,借鑒其他科室發生的不良事件和護理風險,針對隱患,大家共同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做到人人參與安全管理。
護理部收集工作中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編訂成冊,對新上崗護士逐條詳細講解發生的主要原因和根源,并針對原因將整改措施和預防措施教給她們,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她們有能力避免。
在科室發揮帶教老師的骨干作用,監管年輕護士各種護理操作,督查她們的慎獨意識,針對低年資護士不良行為當即予以糾正,限期整改到位,不定時進行再次驗證督查效果,從頭腦中上強化慎獨意識,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
帶教老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制定詳細的培養和考核計劃,包括培養目標、時間安排、培養措施、培養效果的檢測方式以及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完成學習任務時的處理方式[3]等內容。
在經過一年的努力后,帶教質量有很大提高,護理不良事件由去年的52例減少到36例,較去年同期降低30%。
預見性思維是認識的一種特殊表現方式,它前瞻性地解釋了未來客體的本質及發展過程,是主體實踐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所謂思維的預見性就是決策者根據事物的發展特點、方向、趨勢所進行的預測、推理的一種思維能力,是思維能動性的表現。合理應用預見性思維,起到了引導思維、靈活性的掌握、可能性的預防、隨機性的應變處理的作用。
預見性思維在護理帶教中的干預應用,不僅在護理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預防在先,防范于未然的作用,而且通過對現有護理流程的審慎,改革了流程,消除了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護理管理者通過多種方式,發揮帶教老師的榜樣作用,提高護生及低年資護士應用預見性思維的能力。
預見性思維不僅將護理工作由被動變主動,而且有利于低年資護士自身業務素質和預見能力的增強,學習新技術新業務的主動性得到提高。
管理思維方式主導管理行為,影響管理效果。護理部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在護理管理中學習領導藝術與管理方法,采用預見性思維方式干預護理管理,既能對護理未來工作發展趨勢進行規劃,也能對現在護理管理模式、管理手段進行調整,使護理管理科學化。護理管理者也由以往的經驗型管理轉為科學型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護理管理工作效率[4]。
[1] 沈貽萍,裴艷,陳雯華,等.低年資護士護理差錯剖析與對策.上海護理雜志,2008,28(1):12.
[2] 張東林,黃素芳,李秀云,等.預見性思維在急診病情觀察中的應用.護理學雜志,2008,23(21):53.
[3] 劉學蘭.急診科輪轉護士急救技能的培養與管理體會.慢性病學雜志,2010,12(6):567-568.
[4] 何夏君,李秋屏,黃翠紅.急診帶班護長在管理中的預見性思維.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08,13(5):396-397.
450053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