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向喜
(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湖南 長沙 410000)
車務段作為鐵路行車組織部門,是為旅客、貨主提供服務的窗口,承擔著接發車、調車、裝卸車等大量繁重的運輸業務,在鐵路運輸生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安全管理是確保運輸安全有序的根本保證,因此如何強化車務段的安全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習期間,本人到南寧鐵路局百色車務段對安全管理進行調研,分析了該段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難點,并就如何加強該段的安全管理進行了深入探討。
1.1 點多線長及崗點分散百色車務段管轄南昆線和田靖線(田陽-靖西)上的55個中間站和1個列尾作業點,其中三等站2個,二等站2個,管理跨度近600 km。截至2012年末,全段在冊人數為1 034人,生產一線設有車站值班員、調車長、貨運員等18個工種(崗位),共有職工948人,生產班組86個。
1.2 交通運輸不便由于南昆線在艱險山區修建,多數車站交通困難,僅段管內就有橋梁277座,隧道135座,特別是百色以西就有7個站不通公路,職工上下班只能依靠57009/10次通勤車。由于公路交通不便,一旦發生事故,給人員趕赴現場、救援機具運送、運輸組織指揮等搶險救援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1.3 職工隊伍不穩2012年數據顯示,全段職工平均年齡36.3歲,正是婚育的高峰時期,大多職工面臨著戀愛成家、子女就學、照料父母、夫妻分居等諸多問題和困難。而段管內只有7個站區建有職工住房,因此上述問題將會長期存在,造成近年來提出調動申請的職工就多達331人。
1.4 現場控制難度大據2012年統計,全段日均裝368車,卸250車,發送旅客4 712人,到達5 654人;接發車7 963列,其中產生調車作業81列計608勾;涉及行車的施工41項。現場作業點多、量大、面廣,增加了現場作業控制的難度。
2.1 優化管理設置優化管理設置就是根據百色車務段點多線長及崗點分散的管理實際,通過劃分管理區段、實行車間自管和優化管理人員配置進行優化設置。
2.1.1 劃分管理區段 將全段56個站點及近600 km的管理跨度,劃分為若干個管理區段。管理分為車務段-區段-車站(車間)3個等級,每個區段設1名區段管理人員,負責區段內安全管理、人員調配及隊伍穩定等工作,強化區段的管理。
2.1.2 實行車間自管 在百色、興義、鄭屯等4個二、三等站實行車間自管,車務段每月按獎金標準將總額下撥到車站作為獎勵基金,并明確規定對車站自查問題進行量化考核的具體標準,以提高二、三等站自我管理力度,從而減輕車務段的安全管理壓力。
2.1.3 優化管理人員配置 將段領導、科室干部、區段管理人員及安全員,按區段進行安全包保,負責區段業務指導、日常檢查及重點跟蹤等工作,包保區段安全好壞與包保人獎金掛鉤考核。
2.2 夯實安全基礎夯實安全基礎就是通過安全標準化建設規范管理標準、完善規章制度、加強業務培訓和加強自控型班組建設等工作,大力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2.2.1 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 以管理規范化、作業標準化為重點,開展科室標準化建設和制定主要行車工種一次、一班作業標準。明確科室崗位職責和工作要求,理順好各科室間的關系,避免職責空缺和交叉。抓好作業標準化的“建標、學標、貫標”工作,不斷的規范作業流程和標準,強化作業標準化的落實。
2.2.2 完善安全規章制度 按照全面、簡潔、管用的原則,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監督、管理、考核等制度辦法,修訂完善《站細》、《客細》、《貨細》等基本制度,制定規范、清晰、操作性強的作業流程,堵塞安全漏洞。
2.2.3 加強職工業務培訓 在培訓模式上,根據車務段點多線長及交通不便的實際,大力開展網絡化培訓,解決工學矛盾和提高培訓效率。在培訓的內容上,要把發生在職工身邊的接發車、調車、施工配合、勞動安全等方面的典型事故案例制作成培訓課件,增強培訓效果。在培訓的師資上,要把全段的技師充實到教學隊伍當中,發揮其傳幫帶作用,緩解師資隊伍短缺的問題。在培訓方式上,可采取業務干部送課到現場或利用“天窗修”時段,邀請工務、電務人員開展非正常情況應急培訓,提高職工應急處理能力。
2.2.4 加強自控型班組建設 自控型班組建設要做到班組設置要合理可控、考核辦法要科學可行、過程管理和考核結果并重,充分發揮自控型班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作用,提高班組間、崗位間、工種間的自控、互控能力。
2.3 強化過程控制車務段必須明確安全卡控重點,從信息收集、作業監控、應急處置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增強對安全生產全過程的掌控力。
2.3.1 明確安全卡控重點 以《事規》為依據,采取事故倒推的方式,確定安全風險項點和風險源,逐條制定卡控措施。制定施工、防洪及非正常接發車等關鍵作業的流程圖和安全控制卡,作業及監控人員依表逐項勾畫,防止作業錯漏項發生。
2.3.2 提升設備保安全能力 在運轉室、學習室、站調樓等關鍵崗點安裝錄音及視頻監控系統,車務段安調室可實現實時的監控指導。在段內平交道口及車站站場通道等地安裝路外安全警示牌。將鐵鞋、人力制動機緊固器、擋車器等行車設備全部上反光漆等,提升設備保安全能力。
2.3.3 強化安全信息管理 在信息收集上,一是通過查閱TDCS資料、調聽錄音、回放監控視頻等手段收集安全信息;二是通過與機務、工務、電務等部門的走訪,側面進行安全信息收集;三是對關鍵崗位、關鍵作業、關鍵環節,通過設障檢查的方式收集安全信息,真實反映現場作業情況,為有針對性地強化現場作業控制提供信息支撐。在信息處理上,建立安全信息系統,各級檢查人員每日將檢查發現的問題上傳,實現對安全信息的匯總、分析、追蹤、銷號及對安全典型問題的實時公示。
2.3.4 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由于車務段復雜的地形及不便的交通,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就顯得尤為必要。要以加強應急組織、預案體系、應急保障、應急培訓等建設為重點,形成完整的應急體系。按照工種和崗位要求建立干部和職工應急培訓的檔案,未達到應急培訓要求的一律不得上崗。分車務段、區段、車站三個等級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三級應急組織協調能力。
2.4 狠抓責任落實按照“問題在現場、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管理思路,明晰干部安全職責、開展作風督查,不斷完善干部履職追責機制,促使各級干部主動抓管理、抓落實。
2.4.1 明晰安全職責 將全段安全管理人員分為段領導、科室干部、區段管理人員及安全員、車站管理人員四個層次。按照“逐級負責、專業負責、分工負責、崗位負責”的要求,明晰各層次的安全管理職責,將風險控制責任和風險防范措施逐層傳遞,從安全問題中逐級倒追各層級管理責任,促使各級管理人員明責、盡責、履責。
2.4.2 開展作風督查 設立干部作風督查組,根據重點工作落實、周工作安排、季節性安全要求等列出督查項點,通過開展作風督查“盯住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
2.4.3 提升執行能力 建立科室干部周學、月考制度,以規章制度、思想政治、應急處理等為重點內容集中進行學習和考試,提高科室干部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采取助勤鍛煉、競爭上崗、群眾推選、公開招聘等多種形式拓寬干部選用渠道,把“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的干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來。完善干部績效考核辦法,將干部工作業績評估和工作能力評估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據,促推干部不斷提高執行的水平和能力。
2.5 加強文化建設以干部職工“心有信仰,行有準則,學有榜樣,說有故事,娛有舞臺”為出發點,開展民主管理、和諧管理、典型引路的安全文化建設。
2.5.1 建設民主管理文化 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抓好車務段、車間兩級職代會的召開,廣泛開展合理化意見征集及職工代表查安全活動,讓職工廣泛參與到安全、經營、管理的每一個領域,聽百家之言,匯百家之智。
2.5.2 建設和諧管理的文化 堅持嚴管和關愛結合,在收入分配上,要照顧艱苦車站和異地上班職工群體,通過發放艱苦和異地工作補貼,讓職工感受組織的關心。在工作調動上,按照職工工作表現、在艱苦站工作年限及調動意向崗位空缺等情況,實行評分管理,按分數高低逐步解決在艱苦站職工的調動問題。
2.5.3 建設典型引路的文化 選樹安全管理中先進的站(班組),挖掘身邊的先進典型,以他們為榜樣,通過開展思想討論、參觀學習、經驗交流等多種活動,在全段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
車務段所處地理位置及承擔的運輸任務的不同,決定了其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不同的難點與特點,應根據安全風險管理的系統性、全過程性、多變性的特點,不斷的創新和強化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手段,才能有效的確保車務段運輸安全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