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瓊
(廣西大學圖書館,廣西 南寧 530004)
劉開瓊 女,1970年生。學士,館員,流通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與服務。
首先,微博具有靈活的檢索功能。圖書館微博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對信息資源庫的檢索,讀者需要從圖書館中獲取相應的圖片、鏈接、音頻、視頻、文檔等信息數據,其在獲取情報過程中檢索手段十分重要。其次,微博具備及時的反饋互動功能。與傳統的微博關注新聞與思想感悟等內容不同,在圖書館微博群中,讀者的互動與信息反饋更為重要,其內容更側重于總結學習經驗、傳播隱性知識等,其需要群成員之間進行溝通與互動,才能對知識進行更好的整合與創新。最后,微博具備第二課堂的功能。圖書館微博的主要作用則是進行學習指導、提供交流平臺,圖書館員要及時了解讀者的學習動向,針對讀者所提問題要及時回復,為不同類型的讀者提供導讀與導航服務;并且圖書館員還要對微博平臺進行梳理與維護,防止與知識流、業務流無關的垃圾信息的侵入[1]。
現階段微博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隸屬于圖書館員的微博群交流模式,其由圖書館各部門的館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個人微博,主要內容是針對圖書館員的日常工作,比如綜合類、咨詢類以及采訪類等,各微博用戶彼此關注,形成圖書館的微博群。在微博上可以發布工作心得、新書推薦、信息直通車等等,通過解答問題、圍繞問題展開博弈式研究,營造一個自由、平等的學術氛圍,進而達到與讀者在線互動的導讀境界。另一種則是圖書館員與讀者互動的綜合性微博平臺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可以將關系到讀者的諸如數據庫培訓、服務流程、新書播報等信息、公告發布出來,與網頁發布相比,微博的速度更快、效能更好。讀者只需關注圖書館的微博賬號,便可即時了解圖書館的最新動態,實現隨時隨地查看信息,而且微博即時性與共享性的特征,還可以在讀者群之間產生互動,形成連鎖式反應。
高校圖書館微博是一個新興事物,在實際應用中并未達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我國各大知名門戶網站的微博,每天更新的帖子達數億之多,而圖書館微博要在這海量的微博中獲得持續關注非常困難。在相關調查中發現,高校圖書館微博的關注粉絲群最高的還未超過兩萬人,而一個普通高校僅在校師生就達數萬,再加上畢業生的數量可達數十萬[2]。由此可見,圖書館微博服務的關注度明顯不足,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通常圖書館微博內容相對較少,更新速度慢,并且內容的趣味性、娛樂性低,無法吸引讀者,用戶轉發、評論、參與交流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些圖書館微博尚處于封閉的狀態,學生與教師的參與度低。
多數圖書館微博信息發布內容僅限于書目推薦與活動通知,側重于本館原創博文的發布,缺少分享其他館信息的意識,對同行的關注度不足,這就導致圖書館在微博平臺上缺少必要的館際交流,圖書情報資訊共享意識淡薄。
有些圖書館的微博更新及時、內容豐富,包括新書推薦、讀書小感、新聞公告、開放信息等等,但是卻未進行合理分類,使得微博缺少有序性。現在很多大學生讀者會通過手機終端查看微博,這種缺少分類的微博會在讀者的微博動態里很快被覆蓋,從而失去了宣傳目的[3]。
3.1.1 豐富圖書館微博發布信息的內容
要想讓微博平臺發揮實質性效益并保持長期穩定的繁榮,圖書館微博發布的信息在內容和形式上必須奪人眼球,引起共鳴[4]。除了及時的新書公告、節假日開館時間、圖書館的最新舉措等,還要注意發布一些娛樂性、趣味性強的消息,比如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那么圖書館微博就可以搜集一些相關信息來發布,或者以莫言的著作為內容發布系列主題微博,介紹莫言的文學成就、作品的文學價值、故事的背景內容等等,以吸引更多的讀者。
3.1.2 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傾聽讀者的意見與訴求
開展一些鼓勵性的活動,比如“你的圖書館聽你的”,引導讀者廣泛提供建議,獲得更多的需求反饋;還可以舉辦有獎競賽活動,將圖書館的一些指南教育、館藏資源的更新、讀者服務項目的變動等動態消息發布在微博上,再將這些消息作為有獎競答的題目與答案,以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再比如發布“圖書館微博滿月了——為感謝各位童鞋的熱情支持,給第 500名粉絲(僅限本校師生)備了一份小禮物”之類的消息等等[5]。
3.1.3 突出微博信息更新的即時性
要求微博由專門負責人進行更新,以提高圖書館微博信息發布與服務的時效性。由于微博的“微”特征,圖書館利用微博開展服務時,要有選擇地整合各種信息,要做到言簡意賅、點到為止,如傳遞信息,提供一個鏈接即可。圖書館可以利用微博實現手機短信服務與圖書館網絡服務、現場服務的鏈接整合,實現多種媒介的聯動效應。
圖書館微博要將關注的視點與諸多實踐活動密切結合起來,比如讀者培訓講座、大型的讀書活動等,以提高圖書館微博的廣泛性。比如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可以在校內舉辦由圖書館主導的“圖書交換集市”活動,通過微博可以將活動預告、活動規則提前發布在網上,在舉辦過程中還可以用微博發布現場情況,實現全程實時轉播,活動結束后可以及時發布換書成果,將整個活動真實、完整地記錄在微博上。此外,還可以廣泛征集來自讀者的活動信息,比如圖片、視頻,將其發布到圖書館微博的粉絲群中,擴大圖書館的宣傳力度[6]。
通常高校圖書館相對側重于自身所擁有的數據庫,而對讀者由外部獲得信息資源的引導服務有所忽略,造成了圖書館電子資源的重復浪費。其實圖書館可以利用微博實現館際合作,除了推薦本館現有數據庫之外,還可以實現其他圖書館資源信息的共享。比如針對某個主題信息資源,除了各大圖書館、相關研究所、個人等進行積極搜集與整理外,還可以建設一個協作平臺,利用微博把本館所收集到的與主題信息相關的資源發布到平臺上,允許相關研究部門與個人直接訪問,不僅可以增進了解與協作,還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此外,利用圖書館微博還可以進行業務專題討論與部門業務培訓,或者尋求現場技術幫助,及時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聯絡各相關部門協同處理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加強部門之間的業務交流。
在圖書館服務中,內容的側重點存在差異。相應地,微博的內容范圍也要進行合理的分類與調整,建立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微博賬號,以形成一個圖書館微博的服務體系。比如圖書館綜合性微博主要發布的內容包括圖書館館訊、新書推薦、讀者培訓等;而部門館務微博則主要用于聯系部門、指導館員工作,并進行業務培訓與交流等;學科館主題微博則與各學科帶頭人等的需求相結合,針對學科資訊發布相關的館藏信息、資源動態,并及時接收相關人員的服務訴求等;讀者訴求專線微博的主要作用則是接收讀者的意見反饋、圖書館的經營建議、實際的服務需求等等,提高與讀者之間互動的效率與效用,總之要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多功能的、高效的不同類型圖書館的微博服務體系。
微博的交流形式呈現出動態、多變的特點,通常所發布的主題僅代表個人的觀點與行為,對文本格式的要求相對較低,甚至沒有規格要求。讀者發布信息過程中,有可能針對同一個主題,但是未集中分布,無規律、重復多變,甚至會由于互相抄襲而涉及知識產權問題,這種問題所折射出的正是社會誠信問題。微博的理念就是倡導共享,目前網絡秩序的維護在很大程度上只依靠人們的自覺意識與誠信水平。而圖書館服務中采用微博的形式,需要注意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即在社會中確立大眾誠信度[7]。圖書館通過微博與讀者建立聯系,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及時的信息服務,在提高互動性的同時更加注重誠信問題,否則會降低圖書館的服務質量,甚至阻礙圖書館的發展。
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而微博上所發布的信息良莠不齊,有時候難辨真假、難分對錯,問題集中的焦點不固定,選擇面廣泛,因此管理相對困難。微博是自下而上的發展,很難存在管理核心,而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體現出自上而下的特點,由館員參與,管理核心為領導層,通過傳達予以執行,二者的管理模式截然不同,所以運行過程中難免發生一些矛盾與沖突,從而會對圖書館微博的管理效率產生不利影響。微博的運作模式體現出一定的公益性,通過經營微博進行無償的知識整合與加工,整個過程堅持共享、奉獻的服務理念,并不以個人盈利為目的。在通過微博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讀者之間可能會產生矛盾與沖突,涉及個人利益,此時就需要博主主導工作,而圖書館的作用即為博主的作用,其需要對圖書館與讀者之間、讀者之間的矛盾予以協調、解決。而在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時效性與處理態度等則會對圖書館工作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對微博知識管理理念的正確理解。
目前,微博的很多功能還有待挖掘,圖書館要及時跟蹤網絡時代的技術發展,運用網絡新技術為圖書館工作服務。圖書館要改進微博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建設功能齊備的圖書館微博體系,為讀者提供及時主動的服務。
[1]王靜.Web2.0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微博客信息服務推廣的風險管理機制研究——以新浪微博被黑事件為視角[J].圖書館,2012(4):91-93.
[2] 劉蘭,李曉娟.嵌入用戶網絡社區的高校圖書館營銷與參考咨詢服務探索——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新浪微博服務實踐[J].圖書館雜志,2012(7):56-59.
[3] 孟玫.試論微博客與高校圖書館的新發展[J].福建電腦,2012(9):55-56.
[4] 朱俊卿,張宗華.微博服務在高校圖書館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5):72-75.
[5] 周青建.微博在“985工程”高校圖書館應用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界,2012(5):44-49.
[6] 蔣萍.微博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探究[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1(4):18-21.
[7]劉靜.我國高校圖書館認證用戶微博調查分析——以新浪微博為平臺[J].圖書館學研究,2012(1):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