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進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張掖試驗場,甘肅 張掖 734000)
梨小食心蟲[Grapholithamolesta(Busck)]簡稱梨小,又名東方果蛀蛾、桃折梢蟲,屬鱗翅目小卷葉蛾科,為寄主范圍廣泛的世界性雜食害蟲,以幼蟲蛀食桃梢和梨、蘋果、桃果實,國內分布遍及南北各果區,尤以東北、華北、華東、西北桃、梨產區發生嚴重,可為害多種果樹。在張掖地區主要危害梨、蘋果等,蘋果、梨混栽或鄰近栽培的果園往往受害嚴重。近年來梨小食心蟲在張掖地區梨樹上發生較重,2009年一些梨園幼蟲蛀果率達到50%以上,嚴重影響了果品質量,顯著降低了果農收入。為此,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張掖試驗場通過2010、2011年調查研究,總結了張掖地區梨小食心蟲發生規律,并提出綜合防治措施。
梨小食心蟲在張掖地區1 a發生3代,老熟幼蟲以在枝、干、根、莖、粗皮裂縫、樹枝主干的分叉處以及剪鋸口的翹縫中結繭越冬為主,也可在樹下落葉、雜草、土表下結繭越冬,翌年春天化蛹羽化出成蟲,越冬死亡率可達30%~50%,最高可達80%以上。越冬幼蟲于4月上旬化蛹,越冬代成蟲一般出現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成蟲主要產卵于梨、蘋果的嫩梢上。第1代幼蟲為害新梢一般發生在5月,第2代幼蟲主要發生于6月中旬至7月初,多為害新梢,部分為害幼果;第3代幼蟲主要發生于7月中旬至8月初,多為害果實。蛹期7~10 d,成蟲壽命5~6 d,卵期8~10 d,各代幼蟲期10~15 d。由于梨小食心蟲有轉移寄主的習性,因此在多寄主的地方發生規律更為復雜。
幼蟲喜鉆嫩梢和近成熟的果實。幼蟲在鉆蛀梨稍時,一般從梢端第2~3片葉的基部蛀入,在梢內先向下取食,碰到木質化程度較高的地方再向上爬出蛀食其它新梢,1頭幼蟲能為害2~3個新梢。蛀果時喜歡近成熟果實,多在萼洼、梗洼和兩果相貼處蛀入。幼蟲孵化后多以果肩或萼洼處蛀入果實,先取食果肉,后直線蛀入果心,在核(或仁)周圍蛀食危害。初蛀入果實時,蛀孔外滲出透明小珠形膠狀物,后有糞便排出,果心部存有大量糞便,失去果實商品價值。老熟幼蟲脫果后在果面留下明顯的蛀孔,蛀孔周圍變黑、凹陷并腐爛,俗稱“黑膏藥”。雨量多、空氣濕度大有利該蟲發生。梨小食心蟲交尾產卵需要較高濕度,多雨年份相對濕度較高時成蟲交配率和每頭雌蟲產卵數明顯高于干旱年份。雌雄蟲均喜食糖醋液,雄蟲對梨小性誘劑有很強的趨性。
以性誘預報為主,于3月中旬在園中掛誘芯至9月上旬結束,每點設10個觀測點,每觀測點準備一盆水和一個誘芯,以引誘雄蛾。當成蟲數量連續幾天突然增加,表明已進入羽化高峰期,誘捕數大量減少時表明高峰期已過,一般羽化高峰期3~4 d。
主要措施有避免蘋果和梨混栽和臨近栽培,發現被害新梢時及時剪下集中燒毀或深埋,及時摘除蟲果深埋,9月上旬在越冬幼蟲下樹前在樹干上利用束草誘殺越冬幼蟲,及時刮除老翹皮和清掃落葉集中燒毀消滅越冬蟲源等。
3.3.1 利用性誘劑誘殺成蟲 每年3月下旬在園內懸掛誘芯,用粘板或水盆收集成蟲,至9月上旬結束,水盆口越大、誘蟲量越多,盆內水分蒸發后應隨時加水。性誘劑懸掛高度1.5m,以每3 000~6 000m2懸掛1個為宜,期間更換誘芯2次。
3.3.2 利用糖醋液誘殺成蟲 糖醋液的配制比例為紅糖1份、醋3份、水16份,每年3月下旬在園內用罐頭瓶裝糖醋液懸掛、誘殺,直至9月上旬。每150~200m2懸掛1個,罐頭瓶內裝糖醋液半瓶較合適,瓶內糖醋液蒸發后應隨時添加,遇下雨天后應更換糖醋液。
要以蟲情測報為前提,在成蟲羽化高峰期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2 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或40.7%毒死蜱乳油(樂斯本)噴霧防治,間隔7~10 d再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