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燕 (新疆伊犁農四師醫院門診,新疆 伊犁 835000)
為提高門診工作質量,筆者采用調查問卷對500例患者進行調查,回收476份,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現將門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護理對策總結報告如下。
1.1 崗位多,工作雜:現代醫院門診護理的崗位一般設有咨詢分診服務臺、導醫服務、掛號、候診、采血室、手術換藥室、輸液室、急診室等、通常還配有中西醫藥房等。門診與護理工作主要涉及咨詢服務、導醫服務、掛號、抽血、注射、健康咨詢、手術、換藥護理、門診治療、體檢、急救等,同時還包括分科分診工作,衛生清潔及協調門診與住院部各科室門診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各科專家醫生門診流動情況、各科室門診醫生變化情況等。
1.2 患者特點:①病種繁多,科室綜合,每天接待上千人;②患者來源廣泛,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加強;③病情輕重不等;④患者年齡文化參差不齊。
1.3 診療時間短,環節多:門診患者要求接診快、檢查詳細、診治明確合理,存在患者數量與服務質量的矛盾。
1.4 應急變化多:門診的人數、病種、疾病輕重緩急程度難以預測,患者要求不一,門診護理人員必須做好應急準備和臨床調度的潛力,以應對門診的變化。
2.1 門診導醫服務缺乏主動性:缺乏人文關懷,42.3%的患者對分診護士只認病歷不認人的叫號做法感到不滿;醫生開出檢查單后,初診患者因對就診流程不熟悉,而盲目尋找科室。69.3%的患者希望可由護士引導到相應的檢查科室。36.5%的患者希望了解相關疾病防治知識、門診服務流程與患者就診之間存在很大差距。
2.2 護患之間缺乏有效溝通:門診服務投訴的環節中,以患者及家屬對就診和輔助檢查過程的服務投訴最多,占35.3%。由于低年資護士缺乏臨床經驗及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技巧,面對患者精神上的煩躁。另一方面,當門診流程出現高峰時,護患缺乏有效溝通,無暇顧及患者和家屬的情緒和心理,而埋下護患之間沖突的隱患。
2.3 管理因素:患者對服務流程不滿意,認為環節過多,候診時間長,導診服務不完善,32.6%的患者認為門診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坐診醫生和專家不能及時到位。在就診過程中,某個環節不順利,下一環節容易引起矛盾。如某患者在就診過程中需檢查三個項目,收費處少收或多收一個或兩個項目,或有姓名、性別、年齡不相符等疏漏,采血室護士核對有誤,請患者到收費處糾正,而耽誤就醫時間,或取實驗室檢查單時間長,引起患者不滿。
3.1 提高門診分診護士的服務意識:選派高年資護士承擔分診工作,與患者面對面交流,合理分流患者,實行預約掛號,節約衛生資源,建立首問負責制。保證就診有序、快捷。營造舒適的就診環境,候診室備有報紙、雜志,為患者提供開水、紙杯[1]。
3.2 加強門診導醫服務工作:導醫護士要善于觀察患者行為、動作、表情,主動攙扶老弱、活動不便患者,佩戴標有“為您服務”字樣的紅綢帶,負責引導性工作,介紹相關知識,為急危重病患者實行導醫全程陪同就診,建立綠色通道,盡量滿足患者合理要求,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2-3]。
3.3 提高門診護士綜合素質:加強護士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溝通技巧的培訓,學習衛生法規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和需求,給予有效的溝通交流。指導患者選醫生,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
3.4 加強門診護理管理:優選年資較高、臨床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士做分診、導診工作,語言文明,執行首問負責制。協調各種關系,制定并不斷完善崗位責任制。將門診分為若干功能區,實行咨詢、導醫、分診、掛號、導診、收費一條龍服務。合理調配護理人力資源,分離醫療工作中的非醫療成分。在就診高峰期增加護理機動人員,建立便民服務流程。樹立“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滿意為目標”的全新服務理念,提高門診護理質量[4-5]。
[1]孫海芳,俞曉紅.人性化護理在門診與輸液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7):17.
[2]趙 巖.提高門診導醫服務質量對就醫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33.
[3]董瑞馨.優質護理服務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實用醫藥雜志,2011,28(4):359.
[4]殷桂梅,吳紅霞.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前后患者滿意度調查[J].全科護理,2011,9(7 上):1765.
[5]張銀穗,張 鑫,王明俐.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提高護理服務質量[J].醫藥論壇雜志,2011,32(1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