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肖俊,吳俊偉,林忠亮 (廣東省汕頭市中心醫院外二科,廣東 汕頭 515041)
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AST)是臨床上非常少見的甲狀腺細菌性感染性疾病。其臨床表現復雜多變,診斷困難,如對此病的特點認識不足,容易誤診,我院近10年收治AST患者23例,現就其診斷與治療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AST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齡11個月~10歲。均以頸前包塊就醫,其中左側18例,右側5例;患兒均以自覺頸前區逐漸或驟然疼痛就診,1例伴同側耳、下頜、面部腫痛。查體: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其中5例高熱,最高達39.2℃,包塊可隨吞咽上下活動,質地中等偏硬,邊界欠清,壓痛明顯,周圍可捫及多個腫大淋巴結。白細胞均升高,最高達23.9×109/L。B超檢查均見甲狀腺增大,輪廓不清晰,內部呈不均勻回聲,以低回聲為主,并可見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囊實混合性結構,以囊性為主。12例CT檢查顯示病灶邊緣模糊,邊界不清,膿腫內壁不整齊,壁厚,氣管未見偏移。
1.2 方法:23例均給予聯合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抗感染治療加局部50%硫酸鎂和魚石脂軟膏外用。
1例膿腫自行消退;4例甲狀腺膿腫穿刺抽膿;18例因廣泛組織壞死、或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予手術膿腫切開引流,手術分離膿腫,徹底清除膿液。術中引流膿液10~50 ml,均行細菌培養及病理學檢查,并根據細菌培養結果使用敏感抗生素,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病理學檢查提示為甲狀腺組織、腺體中央呈化膿性改變,符合化膿性甲狀腺炎的診斷。對全組病例均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3個月~10年,未再復發。
AST是臨床上極為少見的一種甲狀腺感染性疾病,發病率低,一般情況下甲狀腺不易發生化膿性感染,其原因是甲狀腺有完整包膜、豐富的血液供應和淋巴灌流以及局部高濃度的碘離子[1]。AST發病無季節性,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別,多見于兒童,成人發病主要與甲狀腺基礎疾病有關,如甲狀腺腫、腺瘤或結節性甲狀腺腫;小兒發病主要與胚胎腮弓閉合不全等先天性畸形有關,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梨狀窩瘺[2],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部壓力過大時,瘺道會遭受損傷,口腔內化膿性細菌由此瘺道進入甲狀腺內而誘發AST,其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急性甲狀腺炎[3]。AST的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等陽性球菌,少見于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布魯菌、沙門菌、放線菌、假絲酵母菌、寄生蟲或梅毒等,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亦可出現卡氏肺囊蟲感染,厭氧菌也占一定比例。AST可為單一病原菌感染,也可為混合感染。本組病例中14例葡萄球菌,6例鏈球菌,混合感染2例。
頸部腫塊、疼痛、全身發熱等為小兒臨床常見疾病,可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嚴重者可形成膿腫,引起呼吸及吞咽困難,AST患兒甲狀腺功能檢測多在正常范圍內。但真菌感染可有甲狀腺功能減低的表現,當AST伴有甲狀腺功能改變時,應警惕是否為真菌感染。超聲及CT檢查是較為可靠準確的檢查方法。CT檢查可顯示是否存在氣管受壓及縱隔膿腫。穿刺抽出膿液可獲得較明確的診斷,并可作細菌培養藥敏試驗。本組23例B超和CT檢查結果為甲狀腺大小、包膜情況、實質改變均提供了很好的診斷依據。此外,AST還需與甲狀腺結節或囊腫、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或甲狀腺惡性腫瘤等病相鑒別,對診斷可疑者行甲狀腺穿刺以鑒別,以避免延誤病情。診斷明確后應積極治療,AST的治療應早期積極給予足量有效廣譜的抗生素,且用藥時間要足夠,一般3~4周直至痊愈。以往文獻資料證實AST的致病菌以G+球菌為主,近年來有文獻報道G-桿菌、厭氧菌感染所占比例越來越高,因此在抗生素的選擇上要應用抗G+球菌、G-桿菌藥物同時兼用抗厭氧菌的藥物聯合治療[4]。根據病原菌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最為合理、有效。本組療程至少3周。膿腫形成時,部分可自行破潰或行穿刺抽膿,如果膿腫侵蝕頸前肌而波及皮下或甲狀腺周圍組織,或深入縱隔時,則不宜穿刺。當膿腫較大,出現氣管壓迫癥狀等嚴重并發癥時,應及時切開引流。術中應仔細探查患葉甲狀腺,對多房、多處膿腫應徹底、有效引流。對切開后痊愈的患兒,特別是膿腫發生在甲狀腺左葉者,應定期隨訪,警惕梨狀窩痿的存在,尤其是術后仍反復發作者,在炎性反應消退后6~8周行食管鋇餐造影或咽喉部內窺鏡檢查以明確瘺的存在,擇期行瘺管切除術以防復發[5],也有研究表明,62%的患兒在炎性反應后瘺道會自行閉合。
總之,兒童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臨床少見,癥狀、體征不典型,易被誤診,對于以發熱、頸前區疼痛來就診的患兒,應警惕此病,一旦確診應積極抗感染治療,必要時切開引流。對于高度梨狀窩瘺管者,應待炎性反應消退后檢查,如發現有瘺管者,應用纖維凝膠封閉瘺管或手術切除。
[1]Yolmo D,Madana J,Kalaiarasi R,et al.Retrospective case review of pyriform sinus fistulae of third branchial arch origin commonly presenting as 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 in children[J].The Journal of laryngology and otoltgy,2012,126(7):737.
[2]張立洪,呂志葆.兒童梨狀窩瘺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07,6(5):43.
[3]Madana J,Yolmo D,Gopalakrishnan S,et al.Complete congenitalthird branchial fistula with left- sided,recurrent,suppurative thyroiditis[J].The Journal of laryngology and otoltgy,2010,124(9):1025.
[4]蔣 莉,徐 旭,周立娜,等.小兒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163.
[5]Pirola I,Morassi ML,Braga M,et al.A Case of Concurrent Riedel’s,Hashimoto’s and 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J].Case Report Med,2009,200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