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芳 (吉林省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吉林 長春 130123)
筆者調查了2011年1月~6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相關因素并對其進行護理,現將調查結果和護理對策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患者均為再住院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其中男50例,女10例,年齡59~83歲,平均67歲;文化程度:本科以上6例,高中至大專以上16例,初中以下38例。
1.2 方法:本組采用自擬調查問卷由專人發放,患者自愿填寫,無外界干擾,趕寫完畢即回收,共發放60份,收回60份,本組樣本采取使得抽樣。
情緒問題包括焦慮、恐懼、抑郁和孤獨感等,消極情緒47例,占78.3%;未重視飲食重要性32例,占53.3%;未保證充分休息16例,占26.7%;對糖尿病知識不解50例,占83.3%;對結核病知識不了解41例,占68.3%;未做到規律用胰島素或服用隆糖藥36例,占60%;未做到規律服抗結核藥物31例,占51.7%;不清楚出院后注意事項18例,占30%。
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漸增高,全球結核病上升,糖尿病發病率高峰年齡與結核病高峰年齡吻合[1],以中老年為最多。糖尿病與結核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促進發病。目前許多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有關知識知之甚少,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而這些患者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肺結核患者由于結核桿菌生長緩慢治療時間長,規律化療,療程需要1~1.5年,否則將會增加化療的失敗和增加傳染源數量[2]。因此,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治病除醫生指導之外,護理對策尤為重要。
3.1 加強宣教、穩定情緒:①給予患者一些藥品的減免和檢查,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②其次,針對患者性別、年齡、社會經歷、文化水平差異,針對性地進行糖尿病、結核病知識的宣教,解除或減輕不必要的心理負擔。③另外,消除不良刺激,提高應付能力,護士在與患者和家屬的密切接觸中,對患者耐心講解糖尿病、結核病的知識,只要規律用藥,病情可以控制,尤其結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并用治愈結核患者的具體事例加以說服。④加強社會心理支持,幫助患者與家屬、同事聯絡感情,改善抑郁心理。耐心聽取患者訴說,增加巡視病房次數,并給予積極安慰和鼓勵,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積極樂觀的對待疾病。
3.2 做好飲食護理:合理膳食。從上述結果中看出,未重視飲食重要性的患者占53.3%,有18例由于飲食不規律,不能保證三餐并未做到營養搭配,14例患者從思想上未引起重視,自認為用胰島素后糖尿病已控制或結核病已好轉,飲食不重要。對32例患者講解包含公示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治療重要性,耐心引導患者用科學學態度對待飲食治療,選擇優質蛋白質、高維生素飲食,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3.3 休息指導:從上述結果看出,未保證休息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占26.7%。告訴患者充足的休息有利于提高機體抵抗力,使病情早日康復。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尤其老年患者以休息為主,不宜過度勞累及運動。可以適當輕微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等。定點入睡、定點起床、生活規律化。
3.4 相關知識教育:從上述結果中看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對疾病的相關知識不了解分別占82.2%、70%。由于患者年齡偏大,社會經歷、文化水平的不同使他們對結核合并糖尿病的性質、嚴重程度及診療過程等方面的認識出現問題,造成不能全面客觀認識糖尿病和結核病。因而加強對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宣教非常重要。可以利用聊天、口頭宣講、圖片展出、視頻播放介紹有關知識。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結核病與糖尿病聯系與區別。如一些常見癥狀、傳播途徑與預防知識等。
3.5 做到規律用藥,提高患者依從性:規律用藥可以減少低血糖或酮癥酸中毒及減少耐藥性,提高療效是化療或成功的關鍵。護士與患者多溝通,提高社會、家庭的支持程度,家屬協助看藥用藥。
3.6 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肺結核尚未完全控制,從結果中看出不清楚出院后注意事項的患者占30%,護士必須做好出院宣教,告知患者調整心態。飲食管理方法和措施等。如:①出院后繼續規律治療,遵醫囑服藥,不可自行停藥,以免病情重或復發;②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預防感冒,調整心態,保證心情舒暢;③合理飲食,加強營養;④出院常規2~3天查血糖,1個月查1次肝功,復查胸片,如有異常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
[1] 唐神結,高 文.臨床結核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652.
[2] 張敦熔.肺結核病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