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貴州省骨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7)
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確診為帶狀皰疹的患者,經神經阻滯配合抗病毒藥物,給予合理的護理取得滿意療效,隨訪42例無神經后遺痛,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42例帶狀皰疹患者,男28例,女14例;年齡25~68歲,中位48歲;其中上肢帶狀皰疹3例,胸背部帶狀皰疹18例,腰腹部帶狀皰疹15例,顏面4例,下肢帶狀皰疹2例;病程最長2個月,最短3 d。
1.2 治療方法:口服阿昔洛韋一次0.8 g(4片),5次/d;臂叢神經阻滯治療上肢帶狀皰疹;肋間神經阻滯治療胸背部帶狀皰疹;腰骶叢神經阻滯治療腰腹部及下肢帶狀皰疹;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顏面部帶狀皰疹,所用藥物為:2%鹽酸利多卡因3 m l+伊痛舒2 m l+維生素B120.5 mg。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胸、背、腰部帶狀皰疹配合硬膜外神經阻滯,1次/5 d。所用藥物為:2%鹽酸利多卡因3 m l+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維生素B120.5 mg+0.9%NaCl溶液10ml。阿昔洛韋軟膏涂擦皰疹處,3次/d。
1.3 護理
1.3.1 做好心理護理:由于皮膚的疼痛,患者存在恐懼、緊張的心理。應讓其完全了解此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堅持治療,防止神經后遺痛的發生。
1.3.2 環境: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護理過程中操作要輕柔,注意患者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安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以減輕心理負擔,從而提高對疼痛的耐受力。
1.3.3 衛生: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應穿清潔柔軟的棉制衣物,以減輕對患處的摩擦。
1.3.4 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進食辛辣、刺激性、發酵食品;禁忌飲酒,并保持大便通暢。
1.3.5 正確指導:指導患者避免抓傷皮膚,挑破皰壁,涂擦藥膏時動作輕柔,有水皰時用75%的乙醇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出皰內液體,防止外溢,水皰破潰糜爛時用偏振光照射20 min利于創面干燥[1]。
1.3.6 鍛煉:平時要堅持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避免過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1.4 療效判定:①治愈:經過治療護理,幾乎無疼痛感,刺激或觸摸疼痛區域,感覺恢復正常,無疼痛感;②顯效:治療護理后,疼痛感覺明顯減輕,刺激或觸摸疼痛區域有輕微疼痛感;③好轉:疼痛感覺減輕,刺激或觸摸疼痛區域都能引起疼痛或加重;④無效:治療護理后,沒有明顯的疼痛減輕的感覺。總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總例數。
本組42例中,治愈15例,顯效23例,好轉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達97.6%。
神經阻滯阻止了神經病毒以逆行軸突的方式進入神經系統,直接、阻斷惡性刺激傳導,具有消除神經系統遭受強烈刺激的作用;使支配脊神經的營養血管擴張、神經營養狀況得到了改善[2];有效改善患者的煩躁和焦慮狀態,避免了惡性循環;神經阻滯急性期可預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生。
阿昔洛韋進入病毒感染的細胞后轉化為活化型阿昔洛韋磷酯,與病毒DNA復制的底物脫氧鳥苷三磷酯競爭病毒DNA聚合酶,從而抑制病毒DNA合成;曲安奈德具有減少抗體產生,抑制炎性反應細胞趨化,保護受累細胞受破壞的作用[3];伊痛舒有鎮痛、消炎、解毒、解痙、活血化瘀等效果;VitB具有共同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的健康,增強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的作用。
偏振光能降低神經興奮性,減輕肌張力,促進組織活性物質的生成和疼痛物質的代謝,從而消除炎性反應達到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疼痛的目的;同時改善局部微循環,加強組織營養,促進皰疹愈合。
[1] 嚴相默,李香月,孫 玉.直線偏振光近紅外線照射合用神經阻滯提高治痛效果的量化評估[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6):44.
[2] 肖 紅,李 茜,劉 慧,等.神經阻滯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8,5(1):26.
[3] 徐惠珍,張春蘭.苦參素和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3,36(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