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玲,劉東玲,李莉莉 (吉林大學口腔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臨床上的急危重患者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而口腔急危重癥患者又有其特殊性。口腔患者面部血運豐富,上至顱腦,下連頸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起端,具有專科解剖特點,因此需要口腔專科護士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給予及時準確的對癥處置[1-2]。本文通過對急診急救患者的接診及護理配合,就護理體會作如下報告。
選取于口腔急診就診患者1 000例為觀察分析對象,其口腔急診急救范圍包括:①牙痛: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損傷性牙周膜炎等549例。②口腔頜面部感染性疾病:急性智齒冠周炎,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急性化膿性頜骨骨髓炎,牙周膿腫,唇癰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急性口腔潰瘍,小兒鵝口瘡等211例[2]。③下頜關節疾病:關節脫位115例。④口腔頜面部損傷:頜面部外傷性出血,牙及牙槽骨外傷,上、下頜骨骨折,顴骨骨折,頜面部軟組織開放性損傷等86例[2]。⑤拔牙術后并發癥:拔牙后出血,拔牙后急性感染或牙關緊閉,拔牙后干槽癥39例[1]。
2.1 急診處理的一般護理要點:患者進入急診室,特別是外傷患者,護士首先在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迅速測量生命體征,并通知醫師,在救治過程中,要有整體觀念。檢查頜面部損傷的同時,要注意有無合并其他部位的損傷,一旦發現有危及生命的征象時,立即協同醫師進行搶救[2]。
伴發顱腦損傷的患者,除局部止血,保持呼吸道順暢外,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的變化,有無神經系統癥狀,及時與醫務處聯系,請腦外科醫師會診。
窒息患者,要盡快解除呼吸道阻塞,及時洗出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
2.1.1 急性牙髓炎應急治療:急性牙髓炎臨床表現為劇烈的疼痛,自發性、陣發性劇痛,早期發作時間短,間歇時間長,晚期發作頻繁,疼痛時間變長,部位不確定,冷熱刺激加劇疼痛。應急處理是迅速達到緩解癥狀和阻止炎性反應向深部發展為目的,解除患者劇烈的疼痛。應急治療原則,開髓減壓,開放髓腔,降低壓力,緩解疼痛。藥物止痛,可口服或注射止疼劑,針刺或指壓止痛[1]。
2.1.2 護理配合:急性牙髓炎患者疼痛劇烈,患者來醫院就診心情極其焦慮、煩躁,又因進食困難,休息欠佳,醫護人員應體貼患者的痛苦,做好解釋工作,情況允許,向其說明牙痛的原因、治療的方法和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以利于治療順利進行。囑患者按預約時間復診[3]。
2.2 口腔頜面部損傷患者的急救護理:口腔頜面損傷是較常見的疾病,由于損傷原因和程度不同,癥狀與體征各有差異,重者可喪失生命。在搶救和護理中要有整體觀念,以免貽誤搶救時機。口腔頜面部是人體暴露的部位,易受到損傷。平時多為非火器傷,也有少數火器傷發生。由于新式致傷武器的不斷發展,損傷的類型和發生率逐漸增多,傷情加重和復雜化,要求對損傷的認識和救治技術要有相應提高。交通事故傷已成為頜面部傷的主要損傷原因。
2.2.1 口腔頜面部損傷患者的急救:首先是處理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出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出血急救,壓迫止血、包扎止血和藥物止血。休克、顱腦損傷的急救,抗休克治療,維持生命體征平穩,應隨著體征的改變及時地采取有效措施。
2.2.2 口腔頜面部損傷會不同程度地導致解剖結構的破壞和生理功能障礙:對面容的影響必然加重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創傷。因此,在救治傷員時,應及早正確地作出傷情判斷,及時、有效地進行緊急處理,首先使患者轉危為安,再根據傷勢的輕重緩急采取相應的救治方法,減少傷員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2.2.3 口腔頜面部損傷的診治原則:迅速判斷傷情,及時搶救。首先通過對患者呼吸、脈搏、血壓、體溫等生命體征及意識、瞳孔的檢查,判斷有無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和體征,有無呼吸困難、大量失血、休克、昏迷及重要臟器損傷。根據傷情輕重緩急,決定救治先后順序。頜面部損傷的治療應在生命有保障的情況下進行。盡早實施正確的專科治療,正確的專科治療直接關系到治療的效果。傷員的分類和分級治療。不同級別的口腔醫院,應根據自身的設備和技術條件進行相應處理[3]。2.2.4 口腔頜面部損傷患者的護理:口腔頜面損傷是較常見的疾病,由于損傷原因和程度不同,癥狀與體征各有差異,重者可喪失生命。在搶救和護理中要有整體觀念,以免貽誤搶救時機[2]。
3.1 一般護理
3.1.1 創面的護理:已感染的傷口不宜縫合,常做創面的濕敷、清洗,控制感染,待創面清潔、肉芽組織健康后,做進一步處理。
3.1.2 頜骨骨折固定患者的護理:恢復正常咬合關系,促使骨折愈合為目的。注意觀察口內的夾板、結扎絲有無脫落、斷開、移位、是否損傷牙黏膜等,隨時調整改變牽引、固定的方向。飯后漱口,清潔口腔。
3.1.3 頜面部傷口縫合后的護理:頜面部傷口縫合后可予以暴露或適度加壓包扎。
3.1.4 急診:對于急診收治的患者做好相應處理,觀察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路。
3.1.5 醫囑:保持口腔清潔,患者外傷后,進食、說話、咀嚼等正常生理活動減少,口腔自潔作用減弱,用氯已啶按時漱口,必要時做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
3.2 營養支持
3.2.1 飲食種類:提供足夠的熱量,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樣。可選流質或稀軟食品,如牛奶、豆漿、蔬菜湯;也可選半流質飲食,豆腐、稀粥、面條、肉松。
3.2.2 進食方法:根據傷情和損傷部位采用不同進食方法。無頜骨骨折和口內無傷口者,一般可正常進食。口內傷口不大,已做縫合,張口受限者,可用湯勺、吸管進食,頜間固定的患者,可由胃管進食,進行腸內營養。
3.2.3 心理支持:根據不同的心理問題加以疏導,鼓勵其表達感受,指導患者學會放松的方法,保護和尊重患者隱私。讓患者逐漸適應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人際交往。
通過口腔急救護理措施的實施,促進護理水平和護理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增強了臨床治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劉清潔,熊志忠.口腔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350.
[2] 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76.
[3] 趙佛榮.口腔護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