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丹丹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我國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建立目的是為了“減輕農民因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1]。揚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自2004年啟動實施以來,我院作為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如何服務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促進醫院發展,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
1.1 建立組織領導機構 明確職能管理部門 根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我院結合實際,成立了醫院新農合管理委員會,院領導擔任該管理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各相關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主任為醫院新農合管理委員會委員。醫院新農合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是制定院內新農合管理政策,指導全院新農合工作;優化新農合服務流程,規范新農合服務行為;同時,明確院醫保辦為新農合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統一扎口管理和具體協調醫院新農合服務的相關工作,負責提供新農合相關政策文件和標準要求,制訂服務流程及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
1.2 加強自身素質建設 提高業務管理水平 醫保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加強自身學習,認真解讀各種新農合政策的精神掌握其要領。每季組織書面考試1次,內容涵蓋所有新農合政策,使大家及時掌握各類政策的動態變化,同時將考試內容和答案在院內網上公示,營造全院職工學習新農合知識和政策的氛圍。
1.3 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 落實新農合各類政策新農合工作能否有效開展,關鍵是健全管理制度。為此,我院根據新農合管理部門的相關文件精神,制定和完善了《醫保辦工作人員職責》、《住院處新農合工作制度》、《住院病房新農合工作制度》、《新農合費用審查制度》、《關于規范新農合住院流程的通知》、《關于加強新農合用藥管理的通知》、《新農合工作管理制度》等。為了使相關制度和措施能有效落實,醫保辦把上述各項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印發到每一個臨床科室、病區及相關處室,上墻公示,組織相關人員和醫務人員認真學習,了解和熟悉新農合工作的標準、要求和具體內容,強化責任意識,嚴格執行各項新農合制度和政策,積極為就診的新農合病人做好服務。
由于新農合政策的不斷出臺,各區的政策也不盡相同,這使得臨床醫務人員和參保人員均存在對新農合政策的不了解、不熟悉,最終導致患者不能切實享受到新農合政策帶來的實惠。針對以上情況,須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新農合政策深入人心,提高政策的知曉率。第一,醫保辦將新農合所有政策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和培訓:如在門診大廳服務臺、住院處放置宣傳單,便于就診患者自行拿取,在院內醒目位置設置宣傳欄、戧牌,在門診大廳安裝大屏幕電子顯示屏、在院內網站開辟醫保專欄等,提高了相關人員對政策的知曉率。第二,加強對臨床醫務人員政策的宣傳力度:幫助臨床科室解讀、強化、執行新農合政策;充分利用院內網的優勢,及時準確地將各區新農合政策在院內網站的醫保專欄上進行公示,便于臨床查詢指導工作。第三,加強對新農合病人政策的宣傳和解釋工作:新農合病人在醫院內隨處都可以看到新農合的有關政策;告知所有來就診的新農合病人,需住院治療時請先辦理轉診手續,若急診患者由醫保辦幫助代辦轉診手續;發放《新農合住院病人須知》,使新農合病人了解辦理住院的流程及注意事項,有效地提高了病人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最后,協助院宣傳處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及時將新增新農合服務的縣、市(區)通過媒體進行宣傳,同時將各相關優惠政策進行公示,增加了醫院的知名度和社會信譽度。
溝通和協調是醫保辦的重要工作職能,努力做到平衡醫、患、保三方利益,構建和諧的三者關系。醫保辦處于“醫、保、患”三方的交點位置,既要維護三方關系,又要協調三方關系,處于矛盾的焦點中。對此,我們十分注重與各職能部門的緊密溝通和交流,并取得各科科主任和護士長配合和幫助,使新農合信息得到及時互動并實施到位,逐步提高管理效率。對在執行政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困難,主動與各職能科室的溝通和交流,盡量在院端解決臨床醫療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減少新農合管理部門的負擔;另外做好與新農合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及時反饋臨床、醫技科室、病人對新農合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完善新農合政策和規章制度。
發揮監督管理職能,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合理控制醫療費用,是減輕新農合患者負擔、擴大新農合信譽、提高病人的就醫滿意度的關鍵。我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實行控制費用:(1)規范診療服務行為,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盡量使用《新農合基本用藥目錄》內的藥品,提供《新農合診療服務項目》內的醫療服務,如超出目錄范圍的必須征求新農合病人或家屬意見并簽訂同意書;對已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種應按照臨床路徑實施診療行為,避免過度醫療行為的出現;凡符合“農村重大疾病救助標準”的病人,一律進入重大疾病救助程序。(2)推行醫療服務信息公示,實行了醫用藥品、材料和醫療服務明碼標價收費公示,門診和住院均推行“門診費用超市式清單”、“住院費用每日清單”及“出院病人費用總清單”制度,并安裝了懸掛式觸摸顯示屏查詢系統,方便新農合病人實時查詢醫用藥品、耗材和醫療服務價格及收費情況。(3)以數據信息為指導對新農合醫療費用進行管理,依靠及時、規范、準確的數據,實施具體管理,使目標更加明確、針對性更強。在新農合服務中醫保辦根據院領導要求逐月統計各科室新農合患者住院總費用、平均住院費用、藥占比、耗材比等指標,并在院內網上進行公示,對超標的科室限期整改。此外協助醫務處制定相關獎懲細則,充分發揮醫保辦的監督管理職能,做到獎懲分明。
5.1 方便病人 加強協調 主動幫助參保病人辦理轉診、轉院手續;開通了新農合醫保的院端結算程序,病人出院結算時只須繳納個人自付部分的金額即可,減輕了病人全額墊付的負擔;若遇見在院端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與新農合管理部門的協調溝通盡快解決。
5.2 宣傳政策 措施落實 我院作為新農合11種慢性病門診聯網結算市區唯一定點醫院,慢性病的的鑒定每年兩次,由醫保辦牽頭組織專家進行鑒定,同時做好政策的宣傳工作,幫助病人做好慢性病鑒定前的準備工作,并指導相關科室正確實施,使這項惠民政策落到了實處。
5.3 充分溝通 完善程序 作為新農合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的定點醫院,醫保辦針對“重大疾病的醫療救助”這一項新政策,先后組織召開了幾次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會:首先是對“重大疾病的定額或限額醫療救助標準”的制定,由各專科主任與新農合管理部門共同分析、測算、制定出各種重大疾病的醫療救助標準;然后是對該政策的解讀與實施,與相關科室診療組長進行充分的溝通,使大家理解這是一項惠民政策,能有效減輕患重大疾病的新農合病人的經濟負擔,讓醫務人員明白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掌握救助標準,熟悉救助流程,在實施過程中各專科、診療組結合臨床實際,凡符合救助標準的病種必須進入救助程序。
總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醫院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應正確認識這一制度對醫院的影響,最終真正讓農民得到實惠,醫院得到發展[2]。
1 衛生部,財政部,農業部.關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S].國辦發[2003]3號.
2 侯新元.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我院運營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