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京
奇臺縣是邊境縣、農業大縣,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三類地區。奇臺縣幼兒園建于1956年是公辦園,窮縣辦大教育,又經歷了2000年險被出售的風潮,目前在編職工20人(財政發工資),聘用職工40人(自收自支),面臨著私立幼兒園競爭,園領導舉債改善辦園條件,強化內部管理,在發展中求生存,于2007年爭創州級示范性幼兒園成功。2010年9月,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下,在園領導的努力下,本園遷入新址,投入一千多萬元的新保教大樓正式使用。隨著全社會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幼兒入園的壓力越來越大,本園保教人員配備嚴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幼兒憑《幼兒入園健康檢查表》入園,組織在園幼兒一年一度健康檢查工作,保教人員憑《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方可上崗;查驗幼兒《預防接種證》及查漏補種工作;開展衛生消毒工作為幼兒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開展傳染病防控的一系列工作;應用帶量食譜科學調配幼兒膳食。
2.1 保健人員配備不齊 2012年年初在冊幼兒912人,應配備保健醫6人,實際配備保健醫1人。由于保健醫少,部分衛生保健工作顧不上開展,如幼兒體質測評等。
2.2 接受兒保專業培訓晚 工作起點低 需規范的工作面廣、量大,與新疆伊犁州地區幼兒園等先進幼兒園差距較大,本園衛生保健工作雖有部分開展但很不規范。接受的培訓無法滿足開展工作的需要,開展體弱兒管理、幼兒眼保健及口腔保健工作想做不會做。
為了盡快將縣幼兒園保健工作的納入正軌,我們采取了跨越式追趕的對策,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2年,在本縣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考核中,本園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3.1 學習先進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模式 南京地區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發展在我國屬領先水平,我們加入了南京地區幼兒園保健醫QQ群,積極主動地了解他們開展衛生保健工作模式,進行職業交流。相應部門創建學習平臺,展示南京等地區培訓幼兒園保健醫的課程,新疆的保健醫在網絡有選擇地學習,與每年的醫生繼續醫學教育相統一。
3.2 接受專家的指導和幫助 利用南京幼兒園軟件——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網絡管理系統,首先解決幼兒單人一日帶量食譜的周周營養分析難題;然后利用幼兒園軟件指導開展體弱兒篩查及管理、幼兒視力篩查及評價。在具體工作中遇到卡殼時,認真學習從南京購買的《托幼機構衛生保健指南》。
3.3 虛心向同行中的先進單位學習 組織昌吉州全地區的縣幼兒園保健醫每年定期進行技術交流,接受相關的培訓,仔細研讀《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規范2012年版》,多了解掌握本州姐妹園開展衛生保健工作的情況,多聽本州同行的想法,勤思考取長補短,制定科學工作方案,全面在本園開展衛生保健工作。
國家政策的導向、黨委政府的關心、單位領導的重視、行業專家的引領、基層工作人員的努力是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大發展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