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蓮
醫療是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領域,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權,醫生只有自己具備了人性的尊嚴,他才會尊重病人的人性尊嚴;自己是人性豐滿的人,他才會把病人當作完整的人[1]。21世紀需要高度專業型、全面發展型、開拓創新型和嚴謹求實型的醫生,臨床醫生的兩個精神引擎,一是探索與創新,一是關愛與仁慈。正如裘法祖院士所說:“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科學素質,“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人文素質??茖W素質和人文素質的統一構成了醫師的基本素質。因此,醫院要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重視醫學人文建設的氛圍,這樣才能有助于有效提高醫生的人文素養,找回醫患之間迷失的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院管理者在重視醫學技術的同時,也要重視醫學人文的氛圍,如果醫學技術與醫學人文發展不平衡必然會導致醫療中人性化的缺失、醫患之間對立格局的產生[2]。我院領導一貫重視醫學人文的建設,從1997年開始,我院便開始了從“一切以醫療為中心”向“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轉變和實踐探索,為病人服務的意識不斷增強,舉措不斷增加。2004年醫院專題開展了“服務年”活動,通過弘揚身邊的好人好事,推進人文服務理念的實現:如嘉獎在平凡的崗位禮貌待人、文明服務的電梯班;宣傳把病人當親人,建立“朋友式”病區,提出“調整好心情,準備好微笑”口號,連續多年創下零投訴記錄的腫瘤科;贊揚為病人專門設立便民箱,入院人手一冊術前指南,出院每人一本健康手冊,過生日還特別定做壽面的心胸外科等。通過醫學人文理念的再度弘揚,服務品牌又添特色,服務水平再次提高。2006年醫院專門開展了“文化年”活動,院領導帶頭進行“醫院價值觀建設調查研究”,對醫院文化建設現狀進行總結分析,明確了加強文化建設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重點內容,確定了醫院價值觀、使命、愿景、院訓,認識到單純地拼技術、拼規模、拼設備的粗放式管理時代已不能適應現代醫學模式,醫院要保持生命之樹常青,就必須加強文化建設。文化建設是人文醫院的基礎。2008年開始至今,醫院拉開了建設“國內服務最好的人文醫院”的序幕,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強化了全體員工的人文理念。
醫學是一門由科學和人文構成的“人”學,醫學科學與人文分離的醫學必然是跛行的、不健全的,目前醫患之間某些不和諧的問題出現是其必然結果[3]。醫務人員不僅要掌握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術,還要有意識地加強人文修養,學習專業以外的人文社會科學如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醫學哲學、醫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知識,接受現代醫學人文理念,只有這樣,在接觸患者中才能滲透進同情、仁愛、道德、信仰、敬畏生命等人文因素。
多年來,我院管理者不僅重視自身醫學人文修養,而且也重視全體員工醫學人文理念的培養。在用房困難、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騰出了建院初期的病房樓,投入200余萬元建成了醫院歷史紀念館。紀念館陳列了建院以來近千件珍貴歷史文物和鮮活的人文案例,不管是醫院創始人馬林先生跪地救治乞丐的照片,還是陳祖蔭院長用胸口捂熱病人雙腳的照片,都成了傳承醫院人文的活教材,激勵后人的群英榜。因而激發了我院當代最美護士街頭救人,心胸外科醫生為了病人能夠順利手術自愿獻血、骨科門診醫生借錢給病人看病等事例。醫院還注重醫學人文理念的培養從新員工開始,在新員工的崗前培訓中合理安排課程,不斷增加醫學人文內容。通過不同方式的培養和熏陶,提高了管理者自身和醫務人員培養醫學人文精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隨著醫學模式從傳統的生物醫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和醫學人文走向的發展,醫院不斷健全并完善管理模式和制度,實行人文管理。
多年來,我院在大力倡導廣大醫務工作者弘揚人文精神,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的同時,也積極推進醫院內部的人文管理,尤其重視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做到尊重、激勵、關心、理解員工,著重體現院務公開的范圍及方式,不斷擴大和重視職工代表的意見及建議,對職代會的提案,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先后落實關系職工實際利益的提案若干條,大到臨床科室的發展,小到職工的自身發展,還特別注重維護員工的待遇,保證員工收入逐年增長。在各項改革措施比如績效考核出臺以前,均充分考慮員工的物質利益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強溝通,努力形成共識,醫院內部形成了良好的理解人、尊重人、滿足人、發展人的人文環境,激發員工的人文道德關愛,使醫院真正呈現醫院內部和諧、醫患和諧的新局面。
醫學人文建設的重要性是其能促進臨床醫療的和諧發展,或是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多年來,我院將醫學人文素養作為醫生考核的重要指標,建立了醫護人員醫德檔案,將職業道德培訓、服務態度、醫患溝通、“四合理”檢查等情況作為考核醫務人員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受患者稱贊的醫務人員要給予表揚和加分,對于患者不滿意的醫務人員要給予批評和減分,并作為年終醫德考評的重要依據。深化人文醫院建設,人文科室是基礎,人文管理是關鍵。2012年,我院將創建人文科室納入科主任綜合目標責任制的考核,并制定了人文科室、人文員工的考核細則,要求每個科室針對標準找差距,結合實際定計劃,確保落實敢爭先。管理者率先垂范,同時激勵科室員工人人爭當“人文員工”,共創“人文科室”,年終在全院范圍內進行了評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將醫院醫學人文的建設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邀請著名人文學者、人文素養深厚的醫學專家、心理學專家、管理者、身邊醫務人員等,進行人文講座,讓員工進一步掌握和理解醫學人文的內涵,提高人文素養。多年來,醫院采取定期邀請專家的形式開展了系列講座,如邀請中國醫院管理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教授以“醫學普世價值的再思考”為題,深入闡述了醫學的本質與人類生命價值密切相關,強調醫學是科學的,更是人文的;國內專業培訓師王勇主講的高效院內溝通的要素和藝術,對構建院內和諧關系和醫患和諧關系起到積極推進作用;在邀請專家的同時,還請身邊的醫生——從美國梅奧診所做訪問學者歸來的兩位博士作了“梅奧診所歸來話人文”的專題講座,他們以大量的圖片、生動的語言、真實的內心感悟講述了世界頂級醫療機構之一——梅奧診所時時處處顯示的“The Needs of patient come first(病人至上)”的理念,讓在場醫院員工為之神往和動容。醫學人文系列講座的開展,使臨床醫師從人文學者和醫學專家那里直接學習了解一些醫學人文的新理念和發展趨勢,引導他們在臨床中去思考和實踐醫學人文的內涵,使其在臨床中自發地關注患者尊嚴、敬畏患者的生命,自然醫患之間就會不斷閃現出人文的光輝。
在開展各種講座的同時,醫院還積極舉辦各種活動,擴大參與面,如開展“真情——我難忘的醫患故事”征文活動和演講比賽及“醫患互信,服務改進”演講比賽。體現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和醫德風范,宣揚醫院人文服務的先進事跡,倡導和諧的醫患關系,促進人文醫院建設。
我院經過多年努力,重視醫學人文建設的重要性和建設國內服務最好的人文醫院的愿景,已經成為全院職工的共識,醫學人文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齊心協力建設人文醫院的氛圍正在逐漸形成,醫院員工的幸福感逐年得到提高,醫患關系進一步和諧,醫療行風投訴逐年下降,患者滿意度逐年上升。在江蘇省衛生廳舉辦的出院病人問卷函調中,出院病人函調滿意度連續6年都在90%以上,在南京地區各大醫院中名列前茅。
1 周國平.醫學與人文[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6,27(5):36.
2 杜治政.論現代臨床醫學發展的人文走向[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6,27(5):2-5.
3 汪明燈.重視醫院人文 回歸人性化醫患關系[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0,2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