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傳臻,蔡朝敏 (貴州省湄潭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貴州 湄潭 564100)
1983年Marshal和Warren在微氧條件下從人體胃黏膜活檢標本中找到幽門螺桿菌(Helicobator pylori,HP)。多年的研究表明,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重要病因[1]。HP感染呈世界范圍分布,一般感染率發展中國家高于發達國家。HP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女差異不大。我國屬HP高感染率國家,估計人群中HP感染率在40%~70%左右[2],因此抗HP的治療至關重要。目前已證明體內滅HP作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環素、呋喃唑酮,某些奎諾酮類如左氧氟。目前尚無單一藥物可有效根除HP,因此必須聯合用藥。現在以質子抑制劑(PPI)或膠體鉍為基礎,加兩種抗生素的三聯療法較為常用。除此外,還有PPI加鉍劑加兩種抗生素的四聯療法。我院使用四聯療法取得滿意療效,現將結果報導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門診收治的符合入選標準的患者116例。入選標準:①HP陽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患者;②快速尿素酶試驗或14C呼氣試驗陽性;③年齡20~65歲,男女不限;④既往未經過正規治療。排除標準:①治療前4周用過抗生素、鉍劑,或治療前2周用H2受體拮抗劑(H2RA)和PPI者;②患者同時存在嚴重的肝病、心臟病、腎病、惡性腫瘤病或乙醇中毒性疾病;③對本治療所用藥物過敏者;④患者不能正確表達、傾訴,如精神病、不能配合試驗者。剔除標準:①不按規定服藥者;②出現不良反應或出現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者;③治療期間出現其他疾病干擾治療者;④治療期間妊娠或未按規定復診者。116例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56例,男30例,女26例,平均(44 ±21)歲,消化性潰瘍17例,慢性胃炎39例;B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42±20)歲,消化性潰瘍19例,慢性胃炎41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藥物選擇及儀器:阿莫西林膠囊(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3020726),0.25/粒;蘭索拉唑(山東羅貿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317),15mg/粒;克拉霉素(河南天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6141),0.25/粒;果膠鉍膠囊(貴州威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424),150mg/粒;14C-UBT膠囊(上海欣科醫藥有限公司)。14C-UBT檢測儀:YHO4型HP檢測儀[安徽善和醫療器械設備有限公司,產品注冊號:皖食藥監械(準)字2008第2400013(更)號]。HP檢測儀呼氣卡產品注冊號:皖食藥監械(準)字2011第2400136號。
1.3 治療方法: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為三聯療法(PPI加兩種抗生素),給予蘭索拉唑30 mg,1次/d,阿莫西林1.0、克拉霉素0.5,2次/d;B組為四聯療法(PPI加兩種抗生素加鉍劑),即在A組的基礎上加用鉍劑治療,加服果膠鉍囊150 mg,4次/d,飯前1 h服用。兩組療程均為7 d。
1.4 療效判斷:患者療程結束后4周復查14C呼氣試驗。結果采用安徽善和醫療器械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HP檢測儀進行判斷。檢測為陽性,提示根除失敗;檢測為陰性,即根除成功。
1.5 統計學方法:以率(%)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三聯療法)與B組(四聯療法)比較,A組56例,根除38例,未根除18例,根除率67.9%;B組60例,根除54例,未根除6例,根除率9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幽門螺桿菌(H pylori,HP)是微需氧革蘭陰性菌,全球人群感染率高達50%。目前已確認HP與胃腸道疾病中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4種疾病關系密切,并且認為根除HP對上述4種疾病的治療極為重要。HP感染是消化性潰病和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在胃病及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瘤的發病中具重要意義。《第三次全國HP感染若干問題共識報告》(2007.廬山)指出,對消化性潰瘍、早期胃癌手術后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病和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縮糜爛患者,必須根除HP[3]。
本研究表明,A組三聯療法(蘭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對幽門螺桿菌根除率67.9%,明顯低于B組四聯療法(蘭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膠鉍)的90.0%。
蘭索拉唑屬于PPI,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pH值,從而降低抗菌藥分解,使抗菌藥的最小抑菌濃度降低,對HP的根治起重要作用。克拉霉素與阿莫西林為抗菌藥,克拉霉素屬于生長期抑菌藥,具有相對穩定、半衰期長、最小抑菌濃度低、在體內轉化成的活性代謝產物也具有抗菌活性等特點,是目前已知抗菌藥中對HP作用最強的藥物之一;阿莫西林為繁殖期殺菌藥,耐藥率低,甚至部分檢測未見阿莫西林耐藥株,是根除治療的首選藥[4]。近年來有研究顯示,鉍劑可降低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濃度,增強抗生素的體外殺菌作用,進而提高根除率[5]。
本研究分別用四聯療法與三聯療法進行比較,結果四聯療法顯示了較高療效。因此在臨床上可選用PPI+鉍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四聯7 d療法可作為根除HP的臨床首選治療方案。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740-1752.
[2]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82-386.
[3] 沈建沖,施衛國,陸備軍,等.序貫療法與標準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菌桿菌的療效對比分析[J].新醫學,2010,41 (2):80.
[4] 薛 艷,馮 璜,周麗稚,等.根除幽門螺桿菌不同療程方案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32(9):693.
[5] 趙 蕊,霍麗娟.不同療法三聯及四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32(1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