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云麗 (天津市西青區中醫醫院,天津 30038)
腦出血是指腦實質內有血管破裂,大多數是由于動脈破裂所致,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意外[1]。是致死、致殘的一個主要原因,良好的護理工作,在整個治療過程及疾病的預后起到重要作用。現將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46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內科收治的4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男30例,女16例。年齡48~78歲。入院時意識障礙32例,意識清楚14例;失語8例,口齒不清30例;該4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偏癱。
2.1 急性期護理:保持室內安靜,絕對臥床休息4~6周,減少頭部搬動。根據血壓變化,適當抬高床頭15~30度以利于靜脈回流,減輕頭部過度充血、水腫[2]。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及頭痛、嘔吐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治療。遵醫囑給予治療藥物。昏迷患者應將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急性期輸液靜脈以上肢易固定的較大靜脈為主,且一般不宜選癱瘓肢體靜脈穿刺和輸液。某些靜脈給藥控制輸注速度,以防顱內壓增高。
2.2 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
2.2.1 呼吸道感染的預防護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濕度適宜。嚴格無菌操作,口腔護理2次/d,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防止窒息。
2.2.2 消化道應激性潰瘍、出血及便秘的預防護理:昏迷及吞咽困難者,48 h后可留置鼻飼管,鼻飼流質飲食。發生應激性潰瘍出血者,應立即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血壓,預防出血性休克,同時應禁食。僅有少量柏油樣便者可少量進食溫流質食物,遵醫囑查血型及備血、及時補充血容量,保持水、電解質平衡。意識清醒患者,指導患者養成在床上大小便的習慣,用力不可過猛。大便失禁者,臀部墊一次性透氣尿墊,污染時更換,清洗肛門周圍及臀部以保持清潔。囑多吃粗纖維食物、蔬菜、水果,保持2 000 m l/d的飲水量,保證至少2 d排便1次。便秘患者,可給予口服緩瀉藥或開塞露肛注,必要時給予結腸環形按摩促進腸蠕動助排便。無效時,可進行低壓清潔灌腸。
2.2.3 泌尿系統的預防護理:對于尿失禁、尿潴留的患者,應嚴格無菌操作下留置導尿,并保持尿管通暢,尿袋應低于恥骨聯合水平。每天更換尿袋、用溫熱的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和外陰2次,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量并記錄。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尿量,預防泌尿道感染。必要時以生理鹽水行膀胱沖洗。7~14 d后逐漸定時夾管,指導練習排尿的隨意性動作,訓練其膀胱功能。
2.2.4 壓瘡的預防護理:腦出血患者大多數有肢體癱瘓,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所以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組46例腦出血患者通過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無一例壓瘡發生。患者若條件允許可睡氣墊床,并建立翻身記錄卡,協助并指導家屬如何翻身、叩背,2h進行1次。每次翻身時要使體位處于比較放松的狀態,避免拖、拉、推等動作,防止擦傷皮膚,關節部位要防止過伸、過展,并協助患肢做被動運動,避免關節攣縮和肌肉萎縮;對骨骼突出部位進行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如局部受壓發紅,應增加翻身次數,同時用50%乙醇按摩受壓部位,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水擦洗全身2次/d。穿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
2.2.5 中樞性高熱的預防護理:患者體溫波動在40℃左右時,即為中樞性高熱。臨床護理中,要及時用50%乙醇或溫水在前額、頭頂或頸部、腋下、腹股溝、腋窩等體表大血管處反復多次擦洗至皮膚發紅,或將冰袋置于這些部位,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退熱藥,降溫前后要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加強基礎護理及體溫的監測。高熱、昏迷及吞咽困難患者進行口腔護理2次/d;張口呼吸者用生理鹽水紗布覆蓋口腔,以保持空氣濕潤。
2.3 必要的功能鍛煉:急性期時:取仰臥位,保持肢體功能位置,患側上肢墊高超過肩部,肘略彎曲,腕和手指輕度伸展,手握紗布卷,膝下放一小枕,腿外側放沙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足底放置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隨翻身變動體位為半仰臥位、側臥位和半俯臥位。按關節活動范圍進行被動運動,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漸進,對肘、指、踝關節要特別注意,因這些部位易發生強直,應多做鍛煉。恢復期:以增強患肢的活動為主。患者能自行翻身后,指導其訓練脊柱和髖關節肌肉、韌帶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之后,進行站立訓練,防止肢體萎縮。行走訓練時,在患者站穩10~15 min而無疲勞時,即可開始步行鍛煉[3]。語言訓練應及早進行,待患者病情穩定、意識清楚后進行,從簡單語言訓練開始,循序漸進。還可用聽覺刺激訓練,逐步喚醒患者的認知覺,誘導其發音,達到治療的目的。本組38例語言障礙患者,出院時18例吐詞基本清楚,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手及四肢的協調訓練,運用正確的姿勢反復拿筷子、穿脫衣褲、刷牙等,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本組7例痊愈,無肢體功能障礙,30例肢體能做主動運動,生活部分自理。
2.4 出院注意事項指導:腦出血患者病程長,大多往往沒有完全康復即出院。護理人員要教會其家屬掌握一定的護理知識,如環境要安靜,地面不宜過滑、衣著要寬松,生活有規律,飲食宜低脂、低鹽、高蛋白、富含纖維素,加強肢體或語言訓練,督促患者按時服藥,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
腦出血作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造成的后遺癥有肢體癱瘓、失語、心理障礙等。目前腦出血尚無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和康復訓練可直接影響其恢復的程度和生活質量。靈活運用臨床護理知識,采取各項護理措施,以期避免或者減少并發癥,減輕后遺癥,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自理和勞動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3]。
患者多發病突然,肢體功能障礙、失語等導致部分或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產生焦慮、恐懼、依賴、孤獨感、自卑、性格怪異等,甚至輕生。故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要向患者及家屬耐心講解相關知識及預后情況,使其消除顧慮,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做好功能康復訓練。同時也要重視患者情感需要,關心體貼他們,在精神上給予安慰,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治療。
以上46例患者經過我科醫生的積極治療,護士的精心護理,患者家屬的密切配合,肢體肌力、語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狀態均有明顯好轉。本組患者出院后35例能生活自理,其中7例重返工作崗位。10例需協助生活,1例放棄治療而死亡。
腦出血的護理工作是細致而繁重的,關系到患者的生存質量。護理工作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熟練過硬的技術。精心的護理,預防并發癥,早期功能鍛煉,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對減少致殘、致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1] 王忠誠.高血壓腦出血.腦血管病及其外科治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6-57.
[2] 粱小燕,劉 婧,李瑞金,等.40例腦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護理體會[J].全科護理,2009,7(7A):1716.
[3] 王艷靈.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0):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