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5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今后,國務院每年將專門組織工作組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的質量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對當地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問責的重要依據。
《辦法》共10條,分別明確了考核原則、對象、方式、步驟和結果運用、責任追究等具體要求,并從質量目標、質量措施兩個維度提出了產品質量量化指標、工程質量量化指標、質量宏觀管理、質量安全監管、質量基礎建設5個方面的考核指標。
《辦法》規定,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為一個考核年度,考核工作由國家質檢總局牽頭,會同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及有關領域專家組成考核工作組負責組織實施,每年9月底前完成上一考核年度的考核工作。考核按照目標備案、自我評價、實地核查、綜合考核、報批與通報5個步驟進行。考核結果根據評分分數高低,分為A、B、C、D 4個等級,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實行“一票否決”,考核結果一律為D級。
考核結果經國務院審定后,由質檢總局通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并向社會公告。考核結果同時交由干部主管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作為對省(區、市)人民政府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和實行問責的重要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應根據《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結合當地實際,對本行政區域內質量工作進行考核。
據悉,國務院還將下發有關實施細則,對考核的目標設置、統計方案、評價方法、評分標準等進行詳細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