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心路獨舞
自己的作業自己做
文 _ 心路獨舞

從丫丫上了學前班起,每次開學前的迎新會上,老師在講課后作業的時候都不忘對家長提一句:“不管是不是全部正確,一定要鼓勵孩子們自己去完成作業。”習慣了中國教育方式的我一開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頗有些驚詫,在我的心目中,家長坐在孩子旁邊監督、輔導和檢查孩子做作業是最正常不過的風景。
為此,我專門向丫丫的校長請教過,他是這樣給我解釋的:“給孩子布置作業的目的,除了增加孩子對課堂傳授知識的了解、提高對相關學科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打開孩子的視野,鍛煉自我探索和拓寬知識面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最后能形成對事物獨立的看法。而讓家長輔導完成作業,老師評判的實際上是家長的水平和思路,根本看不出學生的想法,這就失去了做作業的本來意義。只有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做,才能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如果真需要輔導,那也應該是我們這樣經過職業訓練的教師的工作,而不應該由父母來承擔。”
如果作業中孩子確實有大量不懂的地方怎么辦?對此,美國的教育專家指出,在作業上家長應該對孩子放手,允許孩子犯錯誤,而不是企圖幫助孩子把作業“修理”完美,因為只有孩子從小學會了怎么面對和解決困難,養成接受并戰勝挫折的能力,才可慢慢錘煉出自己的學習技能,從而應付將來人生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困難。如果孩子確實需要幫助才能完成作業的,家長應該把幫了孩子多少報告給老師。此外,學校有專門的部門幫助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他們會介入并綜合診斷學生的情況,從而給出專業性的建議和幫助。
前一段時間曾有亞裔組織在媒體上抱怨,亞裔學生的考試成績非常完美,卻比其他族裔更難被常青藤高校錄取。《紐約時報》馬上回以批評的口吻說:“一些亞裔家長為了輔導孩子出錢買了很多課本,讓他們用機械重復的手段做海量的練習題來培訓孩子升學考試的技能,這樣考出的分數有什么意義呢?”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家長就可以袖手旁觀呢?杜克大學的心理學和精神科學教授庫帕指出,家長如果想在學習上幫助孩子的話,提供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是最重要的,比如:劃定做作業的固定時間,保證時間上的專時專用;辟出專門做作業的空間,確保里面沒有可以分散注意力的東西等。家長還可以把做作業當成一個親子互動的過程,沒有什么比榜樣的力量更重要了,你若想你的孩子熱愛閱讀的話,你自己也要拿起書本;你要想孩子愛學習,你自己要身先士卒才行。
最后把我翻譯的美國教育專家的建議列在這里,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做作業的話,不妨參考。
不要:告訴孩子答案,這會讓孩子把你當拐杖。
要:幫助孩子啟動項目,廣泛提出建議,但讓他自己決定。
不要:允許孩子看電視、講電話、吃東西等。
要:在房子里專門辟出適合做作業的一角。
不要:打壓或者念叨孩子以脅迫他完成作業,這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應該注重培養的是動力。
要:贊揚孩子,因為每一點滴的進步對孩子的成長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不要:用錢和禮物賄賂孩子做作業,這會養成孩子追逐利益的心態。
要:用積極的活動鼓勵孩子,比如一起去一次孩子渴望去的動物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