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巍 王彤
(1.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遼寧大連 116029; 2.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第30屆倫敦奧運會中國女子籃球隊和美國女子籃球隊。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搜索相關文獻以及搜狐(www.shouhu.com)收集整理第30屆奧運會中國女籃和美國女籃共24人的身高、體重、年齡以及此屆比賽的詳細技術統計資料。
1.2.2 錄像觀察法
觀看中國6場、美國8場比賽錄像,對比賽全部數據進行統計、核實、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軟件對身體特征數據和比賽技術表現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1.1 后衛運動員年齡、身體形態特征比較分析
依據表1分析,中國后衛平均年齡(26.6歲)比美國后衛平均年齡(27.8歲)小1歲;中國后衛平均身高(178.5cm)比美國后衛平均身高(181cm)2.5cm;中國后衛平均體重(71.8kg)比美國后衛平均挺(72.3kg)輕0.5kg。說明中國隊后衛符合最佳運動年齡26歲,由于后衛年齡組合差距大,老隊員受傷病的困擾,年輕隊員經驗不足關鍵時刻發揮不穩定,與美國隊相比還是是一只年輕的隊伍;雖然中國隊員的身體充實度和肌肉力量的發展程度好于美國隊,但是在與美國隊發生激烈的高空搶奪時處于劣勢。
2.1.2 前鋒運動員年齡、身體形態特征比較分析
依據表1分析,中國前鋒平均年齡(26.3歲)比美國前鋒平均年齡(29歲)小2.7歲;中國前鋒平均身高(188.3cm)比美國前鋒平均身高(188.6cm)低0.3cm;中國前鋒平均體重(78.8kg)比美國前鋒平均(82.4kg)輕3.6kg。說明中國隊前鋒也符合最佳運動年齡26歲,比賽經驗卻遠遠不敵美國隊;盡管中國隊前鋒與美國隊前鋒在身高上沒有明顯差距,中國隊員的身體充實度和肌肉力量的發展程度還是與美國隊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國隊與美國隊激烈對抗時比較處于劣勢。
2.1.3 中鋒運動員年齡、身體形態特征比較分析
依據表1分析,中國隊中鋒平均年齡(25.5歲)比美國隊中鋒年平均年齡(26歲)小0.5歲;中國中鋒的平均身高(202cm)比美國中鋒平均身高(196cm)高6cm;中國中鋒平均體重(86.5kg)比美國中鋒平均體重(91kg)輕4.5kg。說明中國隊中鋒與美國隊中鋒的年齡都在最佳運動年齡上;中國隊中鋒比美國隊中鋒身高高體重輕,在高空搶奪時比較有優勢,但是,在高頻度搶占有利位置對抗中略顯遜色一籌。
2.2.1 后衛運動員攻防技術統計比較分析
依據表2可以看出,中國隊的后衛與美國隊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兩分球、三分球、罰球的各項指標均低于美國隊。美國隊的后衛,只要出場都會得分,而中國的后衛出場時有不得分的情況。說明,中國隊遇到貼身緊逼防守后,得分能力有限,個人能力差距明顯。美國隊在具有身高優勢的情況下總籃板高于中國隊1.9個,其他7項指標中國隊也不敵美國隊,只有失誤與美國隊一樣,得分更是比美國隊少4.5分。說明中國隊進攻意識較好,傳球果斷,但效率較低,沖搶意識不強。防守時沖搶籃板意識較差,防守不夠兇狠,移動腳步慢。另外,美國隊后衛在具有身高優勢的情況下,速度好于中國,得分能力強、爭強意識強,防守兇狠,這也證明美國隊后衛向高大、快速、準確、靈巧、全面的方向發展。

表1 G后衛、F前鋒 C中鋒 (年齡、身高、體重采用平均值)

表2 后衛技術數據統計(平均每人每場為球隊貢獻值)

表3 前鋒技術數據統計(平均每人每場為球隊貢獻值)

表4 中鋒數據統計技術(平均每人每場為球隊貢獻值)
2.2.2 前鋒運動員攻防技術統計比較分析
依據表3可以看出,中國隊的前鋒投籃要好于美國隊,二分球投中的次數和出手次數都少于美國隊,但在命中率上高于美國隊20%,三分球指標中國隊均好于美國隊;中國隊罰球的次數少于美國隊,但進球多于美國隊,命中率超過美國隊27%。說明中國隊前鋒定點得分能力強,能夠抓住投籃機會。籃板上中國隊落后美國隊1.8個,另外7項指標中國隊都少于美國隊。看表5說明,中國隊前鋒位置整體在進攻意識和防守能力上差距不大。從技術統計表上看中國隊的主力前鋒與美國隊相比沒有差距,實際替補隊員實力與美國隊有很大的差距。也說明中國隊的新老交替沒有銜接好,老隊員在高強度的對抗后難免體力不支,年輕隊員又缺少大賽經驗,進攻得分意識強,但進攻方式單一,沖搶籃板意識差,攻防都不夠兇狠,至使球隊整體水平受到影響。另外也說明美國隊前鋒位置人員整齊,個人能力強,技術全面可勝任其他位置。
2.2.3 中鋒運動員攻防技術統計比較分析
依據表4可以看出,兩分球命中率和罰球的三項指標中國隊低于美國隊。說明中國隊在利用身高優勢獲得多次的投籃機會和二次投籃機會,盡管命中率低但是投籃次數多,命中的次數大于對方的命中次數使得分依然比對方高。擁有身高優勢的中國隊籃板緊多于美國隊1.2個,助攻多0.3個,失誤多0.5個,被侵多0.5個,得分多5.2分,封蓋低于美國隊0.2個,犯規低于0.6個。說明,中國隊進攻意識和配合意識比較強,但由于身材偏瘦,在緊逼防守下投籃命中率較低,在運用擠、扛、擋等技術時很吃虧,有時被迫用點搶來獲得籃板;防守對抗時的移動腳步慢,不夠兇狠,蓋帽都少于只有一名中鋒的美國隊。中國隊中鋒整體好于美國隊,實質通過比賽錄像可知美國隊隊員個人技術全面且能力強,能勝任多個位置,說明美國隊隊員位置模糊,靈活多變,中國隊與其對位時顯下風。
此外,通過錄像可以觀察到:美國女籃在打陣地進攻時,以圍繞重點人進行傳球和跑動加全隊機動進攻的打法為主。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女籃中鋒位置只有一人,加大了中鋒位置的靈活性,而且,美國的快速、連續突分投籃、內外線混合掩護等配合使用平凡,這種打法增加了進攻戰術的多變性和靈活性。美國女籃講究攻守平衡,一方面體現在除了個人的兇猛的貼身防守以外整體的防守配合很好;另一方面體現在由攻轉守時,積極領防,有適當的機會采取緊逼爭奪球權;有守轉功時,尋找一切機會發動快攻,提高比賽節奏和速度,掌控主動權。中國隊針對這種戰術突變的進攻模式的防守意識及能力有待提高。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女籃與美國女籃相比差距較大,具體表現在。
(1)中國女籃后衛,進攻意識較強,傳球果斷,但得分能力有限;前鋒位置經驗不足,攻守防守不夠兇狠,主力替補有實力差距;中鋒位置具有身高優勢,但身材單薄,在擠、扛、擋等動作時難免吃虧。
(2)中國女籃是以苗立杰、馬增玉、陳楠為主要進攻對象,講究整體進攻的打法。但整體比賽經驗不足,移動腳步慢,身體對抗能力差,有身高的沒體重、沒速度、沒力量,有速度的沒身高、沒力量,發展不全面,技藝不精,個人能力不強;在有激烈的對抗和強干擾時,傳接球的質量不高,保護球的能力差,傳球時機的選擇上和快速移動中轉移球速度慢;此外,中國女籃整體實力不均衡,在面對位置模糊,進攻方式多變靈活的美國隊應變能力不足。
(1)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對抗能力。身材高大、快速、準確、靈活、全面已成為世界女子籃球的發展趨勢,那么中國女籃也必須遵循這一發展趨勢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科學訓練和選材。所以中國女籃必須加強身體素質的訓練,提高身體對抗能力,避免在激勵的攻防對抗中和快速移動中吃虧。
(2)加強攻守能力的平衡發展。球隊陣容配備合理,注重高度和速度的統一;主力隊員作用明顯,各位置球員實力均衡。另外,在研究和借鑒世界強隊的訓練方法和打法時,結合自己現有球員的技術特點,形成自己的一種技戰術風格,實現中國女籃的可持續發展。
[1]陸長青.第29屆奧運會女籃8強運動員年齡和身體形態特征的比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9).
[2]于少勇.我國少年女籃運動員身體素質與基本技術對比賽成績影響的定量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2).
[3]楊飛,王鳳琴,羅立.21屆女籃亞錦賽中韓各位置技術指標比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