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武
麗江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云南麗江 674100
重癥胸外傷很容易引發呼吸窘迫綜合癥,而且其病死率很高,至一半以上,據統計,病死率已經高達56%~76%[1]。成人呼吸型窘迫綜合癥是因為代償性的反應綜合癥以及全身性的炎癥反應而引起失衡,導致該疾病的發生。重癥胸外傷是引發ARDS的一種主要的原因,甚至能夠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在臨床中,對ARDS其因素進行分析,并能夠及時的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進一步降低ARDS的病死率以及死亡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對重癥胸外傷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該研究即選取了該院中2007年7月—2012年8月中250例患者,對其發病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其提出救治的措施和方法,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250例患者,對其發病因素進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為200例,女性患者為50例;年齡在23~75歲,平均年齡在36歲;導致胸外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摔傷20例、炸傷5例、交替事故傷害150例、銳器傷22例、四肢骨折50例、腰椎骨折60例、休克20例、內臟損傷45例。患者其損傷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分:低于15分者有95例,15~30分的患者有125例,30~60分的有30例。其中并發有呼吸窘迫綜合癥的有85例。其發生率為34%。該病診斷的標準是:患者胸外傷若嚴重,其除了對大血管、外心臟、氣管進行處理之后,普通的給氧措施并不能對患者呼吸困難以及低氧血癥等癥狀進行糾正;X線胸片其所顯示的肺內存在著大量的云絮以及陰影;對患者胸部聽診具備有較為明顯的濕啰音;患者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甚至致使呼吸頻率達到50次/min。此外還有嚴重的低氧血癥,動脈血氧分壓PaO2僅為 45~50mmHg,氧合指數<200。
以病案記錄作為基礎,對可能會導致呼吸窘迫綜合癥的因素予以采集,包括以下幾點:性別、年齡、肺挫傷、慢性型肺病、腹內臟器損傷、嘔吐誤吸、吸煙等進行評分以及對其測量ISS值。
對其采用SPSS12.0進行處理分析,其計數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采用多因素進行回歸分析。
①影響重癥胸外傷并發呼吸窘迫綜合癥的因素有以下幾種:年齡高于52歲,肺挫傷、慢性肺疾病、吸煙、腹內臟器損傷、嘔吐誤吸等。在該組患者中,年齡不同、ISS值、GCS評分等,以及是否合并有肺挫傷、慢性肺疾病、吸煙、腹內臟器損傷等。ARDS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重癥胸外傷并呼吸窘迫綜合癥的因素[n(%)]
②經過多元回歸進行分析,其年齡高于52歲,肺挫傷、慢性肺疾病、吸煙、腹內傷、嘔吐誤吸等。在ISS值在>16分,以及GCS<8分是重癥胸外傷患者并發ARDS的一種高危因素。
重癥胸外傷是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一種重要因素,其發病率以及病死率都很高[1]。所謂胸外傷即為在創傷之后,患者胸部以及重要的臟器等受到嚴重性損傷,出現肺出血、肺間質和毛細血管充血水腫滲出、肺組織順應性下降,導致肺通氣換氣功能障礙,進而導致低氧血癥,在受傷后24 h內,可能就會發展成為急性呼吸窘迫、呼吸衰竭。該種疾病的體征往往會被胸外傷以及合并癥所掩蓋,導致延誤對疾病的診斷而對患者造成不利影響[2]。因此,對呼吸窘迫綜合征其高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重癥胸外傷往往會存在多發肋骨骨折以及合并腹內臟器的損傷,在研究中[3]已經表明,ARDS的發生于ISS成正比。因為胸外傷患者其他損傷以及并發癥可能會使得肺內的組織膨脹而受限,這就導致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質可能會減少,造成肺泡塌陷,使得肺泡的有效通氣量以及內部組織的有效通氣量均減少,進而引發高碳酸血癥以及低氧血癥,這就使得ARDS的發生率增加。
對于年齡過大的患者,尤其是對于一些老年患者來說,其身體內部的很多組織以及臟器功能均減退,而且伴有慢性疾病,這就意味著重癥胸外傷可能會使得患者其胸廓以及肺部的順應性降低,而且可能會加重其自身肺部原有的疾病,進而會導致因為氣體的彌散而發生一種嚴重性的障礙,致使產生ARDS[3]。在該組相關研究中,已經證明ARDS其與年齡以及ISS值均有呈現正相關。此外,對于老年人來說,其胸外傷的損傷不應該因為ISS值較低,而對其傷情的程度是否嚴重予以忽視。老年患者可能因為其自身肺部長期存在炎癥,導致在發生創傷之后,其身體內部的炎癥也就釋放的比較多,進而引發呼吸窘迫綜合征。
在該研究中已經證實嘔吐誤吸是一種產生ARDS的重要高位因素[3]。嘔吐誤吸能夠導致肺泡損傷,以及使得血漿可能會滲入進肺泡腔以及肺間質。在被吸入胃液之后,其PH值僅為2.5,可能會促使肺泡型的細胞壞死或者是對毛細血管以及內皮細胞產生損害,更或者是直接將表面性的活性物質滅活,而導致肺部不張。
對老年患者來說,主要是因為其身體內部肺部組織慢性炎癥的長期存在,尤其是吸煙者由于其煙齡較長,這就容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癥。肺挫傷尤其是出血或者是肺組織出血。在血管的滲透性增加以及有血管其活性物質的釋放中,在其局部以及周圍組織中可能會引起水腫現象[4],甚至是肺不張,進一步導致出現一種低氧血癥。在研究中證明,肺挫傷是一種胸外傷發生呼吸窘迫綜合癥重要以及高危因素。所以,對患者進行嚴密的動態監測,能夠對呼吸道保持通暢,充分的排痰以及供氧。若有必要,則應該實行氣管切開手術,盡早使用呼吸機對患者進行通氣。
該文研究資料顯示,是否合并有肺挫傷、慢性肺疾病、吸煙、腹內臟器損傷等,均是重癥胸外傷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的高危影響因素,且一般ISS值≥16分,GCS的評分<8分,臨床救治重癥胸外傷患者中應對以上相關情況做好嚴密的檢查或觀察,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或情況,要及時對癥處理,以防止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總之,在臨床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能夠準確并及時的進行血氣的分析,然后對患者的病情做出一種準確的判斷,以降低呼吸窘迫綜合癥的發生。
[1]郭發良,閻紅霞,蔡偉飛,等.嚴重胸外傷并發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早期預測、診斷與治療(附18例報告)[J].中國綜合臨床,2009(8):12-24.
[2]姜淑秋,郝林玉,楊素,等.胸部損傷48例臨床分析及護理[A].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2):104-110.
[3]陳駕君,李占飛,白祥軍,等.多發傷合并腹部損傷延遲診斷導致腹腔室隔綜合征的診治分析[J].創傷外科雜志,2010(1):105-120.
[4]土屋八千代,畠山義子,福永,等.關于精神科臨床實習中靈活運用自理模式的研究——評估與護理程序書寫的評價[A].第六屆中日護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中文版)[C].2009(5):15-21.